标题: | 沂源县南鲁山镇朱阿村2020年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 ||
---|---|---|---|
索引号: | 1137032300422348XJ/2020-5063693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0-05-07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南鲁山镇人民政府 |
沂源县南鲁山镇朱阿村
2020年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扎实做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提高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水平,根据《山东省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和省市县美丽乡村建设部署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朱阿村位于南鲁山镇政府驻地北2公里处,现有农村住户212户、616人,总面积807公顷,耕地面积323亩,村民以种植粮食、干鲜果品为主,2019年人均纯收入17566元。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村民对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要求不断提高,迫切要求开展以村庄“五化”建设为主的综合工程项目,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二、基础条件
(一)基础设施建设。村内道路已完成硬化,村民出行方便,改变了出行难问题。
(二)通讯设施建设。村内电话、网络等通讯设施已实现全覆盖,村民通讯及时便捷。
(三)自来水工程建设。村庄自来水覆盖率达到100%,村民全部吃上了饮用自来水。
(四)建立了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村庄配足配齐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配有专职保洁员3名,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实现公司化运作。
(五)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村内新建便民服务中心1处,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正常运行,为村民提供了便捷服务。
三、创建优势
(一)村组织坚强有力。村“两委”班子团结,凝聚力、向心力强,群众威信高,能够带领大家干事创业,建设美丽乡村愿望强烈,积极性高。
(二)交通便利。该村紧邻鲁山风景区道路,村民出行、物资运输便捷。
(三)实施了改厕项目。该村旱厕改造覆盖率达到90%以上,传统卫生习惯明显转变。
(四)村民文明素质高。村民能够遵纪守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睦邻和谐,尊老爱幼,文明素质较高。
(五)文体活动常态化开展。村里组建了民间艺术团队,经常开展各类文体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文化素质。
(六)产业发展潜力大。朱阿板栗是地方特色产品,远近闻名,板栗、樱桃是村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板栗、核桃常年种植面积500亩,鲜果面积200亩。朱阿村紧邻鲁山国家森林公园、沂源溶洞群风景区,近年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果品采摘业、餐饮业,常年吸引游客5000多人,为乡村旅游业发展和村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五、项目建设内容
(一)河道治理工程。
河道清淤:2100立方米,投资9.45万元。
(二)河道内建设:新砌景观石河坝5道,修复原浆砌石坝4道,共计486立方米,新砌浆砌石挡土墙320米,560立方米,景观石挡土墙280米、680立方米,铺设景观石步行道、观景台300平方米,木栈道100平方米,投资118.6万元。
(三)村容改造工程。
1、休闲凉亭2座,投资9万元。
2、加装防腐木栏杆202米,投资6.46万元。
3、墙面粉刷1800平方米,投资8.05万元。
五、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151.56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62万元,省市切块资金50万元,乡村振兴片区38万,村自筹1.56万元。
六、工程进度安排
1、河道治理工程。2020年3月动工,2021年11月完工。
2、河道内建设工程。2020年3月动工,2021年11月完工。
3、村容改造工程。2020年3月动工,2021年11月完工。
七、组织与建设管理安排
(一)成立组织机构。镇上专门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站所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项目质量监管小组,对项目实施进行跟踪督查和质量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标准。
1.领导小组
组 长: 张 宁 南鲁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王晋修 南鲁山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
唐文忠 南鲁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
成 员:任道德 南鲁山镇村建办主任
窦保国 财政所所长
陈 斌 南鲁山镇农经站站长
宋志双 南鲁山镇农技站站长
陈吉柱 朱阿村党支部书记
2.质量监管小组
组长:刘斌 南鲁山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成员:任 伟 南鲁山镇纪委副书记
杨兴强 南鲁山镇土门责任区书记
宋志双 南鲁山镇农技站站长
窦方华 南鲁山镇村建办科员
3.村组织协调监督小组
成立项目组织协调和民主理财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组织协调、财务核算。
组织协调小组:
组长:陈吉柱
成员:陈维柱、侯振凤民主理财监督小组:
组长:陈维斌
成员:叶才田、陈维刚
(二)科学规划设计。聘请县规划设计院专业人员立足该村资源特点和村庄布局,按照突出重点、特色鲜明、操作性强的原则,结合沂源全域旅游规划,科学规划设计,着力打造具有山区特色的美丽乡村标杆典型,增强示范带动效果。
(三)严格项目招投标。严格项目招投标制度,所有重点项目全部向社会公开招标,增加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要求,精心组织施工,保证建设进度和质量标准。
(四)加强项目监管。镇质量监管小组对项目建设实行全程跟踪监督和质量监管,明确监管责任,落实监管措施,切实发挥好监管作用。对因监管不到位、造成质量问题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从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资金管理规定,上级财政资金全部划拨镇农经站代管资金账户,凭项目建设正规发票领取,并配合搞好同步审计,做到专款专用,绝不允许截留、挤占和挪用,项目资金要足额投入到项目建设中,保证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六)评估验收。项目完成后,镇村要组织专业人员对建设项目进行初步验收和效果评估,在此基础上,向县委农工委和县财政局申请,进行再次验收和评估,并申请县审计事务所对全部建设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形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建设审计报告,做好省级验收评估准备。
八、预期建设效果
通过项目建设,最大程度保护好乡村地域文化元素的记忆,进一步展现朱阿村的历史和自然风貌,促进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丰富朱阿村独特乡村文化内涵,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渠道。同时,通过对村庄的改造和整治,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提升村民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
九、长效管护机制
项目竣工后,建立健全项目管护制度,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村容整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养护”原则,明确基础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建立长效维护机制,确保项目建成后持续有效运行。
附件1
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申报表
一、申报村庄基本情况 |
|||||||||||
村庄名称 |
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朱阿村 |
||||||||||
村庄规模 |
212(户)616(人) |
村域面积 |
建设用地 2 亩 |
||||||||
耕 地 323 亩 |
|||||||||||
村庄性质 |
□镇郊 □城郊 √乡村 |
地形地貌 |
□平原□山区 √丘陵 |
||||||||
村集体年收入 |
3 万元 |
上年度村民人均 纯收入 |
1.7566万元 |
||||||||
本村特色产业 |
□高效设施农业 □花卉苗木种植 □乡村旅游业 √林果 |
||||||||||
二、村庄规划 |
|||||||||||
村庄规划编制 情况 |
□已编 √未编 |
规划期限 |
年到 年 |
||||||||
三、村庄基础条件(用文字表述建设、运行情况等) |
|||||||||||
公共服务设施 |
1.村委会 |
朱阿村村委办公室基础设施完善,能够及时满足村委各项活动。村委会有3人,班子成员群众基础好,班子能力强。 |
|||||||||
2.卫生室(计生服务站) |
村委办公室设有卫生室、计生服务站。 |
||||||||||
3.文化活动室 |
在村委办公室设有农家书屋,藏书达670余册;设有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
||||||||||
4.幼儿园(托儿所) |
全村适龄儿童统一到镇政府中心幼儿园入学,距离3公里。 |
||||||||||
5.便民服务中心 |
村内设有便民服务中心、村民事物代办中心,各项功能运行正常。 |
||||||||||
6.农资超市 |
村内农资超市能够为村民提供基本生产生活服务。 |
||||||||||
7.公共活动及健身场地 |
村内设有文化广场和篮球场,健身器材配备完善。 |
||||||||||
8.其他 |
|
||||||||||
基础设施 |
1.内部道路 |
村内道路基本实现硬化道路“户户通”。 |
|||||||||
2.给水 |
村集体实现户户接入自来水。 |
||||||||||
3.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 |
排水管网完善。 |
||||||||||
4.供电及通讯 |
供电、通讯通畅。 |
||||||||||
5. 农村厕所改造 |
2016年全村已完成90%旱厕改造任务。 |
||||||||||
村容环境 |
1.生活垃圾收运 |
全村实行市场化保洁,村内3名保洁员负责环境清理,县、镇统一收运处理。 |
|||||||||
2.村庄绿化 |
村庄地处丘陵地带,林草覆盖率达80%以上,村庄内部有公共绿地,街道两侧绿化尚未达标。 |
||||||||||
3.农房建设 |
村内大部分保留原貌,部分墙体立面粉刷,风格统一。 |
||||||||||
其他 |
|
||||||||||
四、村庄发展定位 开展以村内道路建设,村容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建设和村内环卫设施建设为主的综合整治工程建设,结合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以产业发展为依托,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
|||||||||||
五、资金来源(万元) |
|||||||||||
1.中央级安排资金 |
62 |
2.省、市级安排资金 |
50 |
||||||||
3.乡村振兴安排资金 |
32 |
4.村集体自筹资金 |
1.56 |
||||||||
5.贷款融资 |
0 |
6.社会和能人大户捐助 |
0 |
||||||||
六、县(市、区)人民政府意见(盖章)
|
|||||||||||
七、市委农工办意见(盖章) 市财政局意见(盖章)
|
附件2
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建设表
序号 |
工程项目名称 |
建设内容 |
开工时间 |
完成时间 |
投资额(万元) |
备注 |
|||||
村级 |
镇级 |
乡村振兴片区 |
省市切块资金 |
中央资金 |
|
||||||
1 |
河道治理工程 |
河道清淤:2100立方米 |
2020年3月 |
2021年11月 |
9.45 |
|
|
9.45 |
|
|
|
2 |
河道内建设工程 |
新砌浆砌石挡土墙320米,560立方米,景观石挡土墙280米、680立方米,铺设景观石步行道、观景台300平方米,木栈道100平方米,新砌景观石河坝5道,修复原浆砌石坝4道,共计486立方米. |
2020年3月 |
2021年11月 |
118.6 |
|
|
6.6 |
50 |
62 |
|
3 |
村容改造工程 |
休闲凉亭2座,加装防木栏杆202米,墙面粉刷1800平方米。 |
2020年3月 |
2021年11月 |
23.51 |
1.56 |
|
21.95 |
|
|
|
|
合 计 |
|
|
|
151.56 |
1.56 |
|
38 |
50 |
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