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索引号: 11370323493219886F/2022-5275879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9-30 发布机构: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2-09-30
  • 字号:
  • |
  • 打印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淄博市教育局《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的通知》(淄职教字〔2020〕4号)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树立科学教育政绩观,按照省、市、县关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要求,找准学校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系统设计学校教育体系框架、结构布局和运行机制,推动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和管理结构调整,建立产教深度融合、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密切对接、与教育现代化整体契合的学校发展模式,探索总结创新经验,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建设基础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是第一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首批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立项建设单位、淄博市文明校园,连年被县政府考核为优秀单位。

1.立德树人成果显现。立足“两课”,顶层设计主题系列活动,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坚持“品格+技能”的育人策略,构建起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江秀龙、唐凤苹、孙浩文、唐亮、冯义凯、周英涵等六名同学荣获2018—2019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闫俊翰被评为2019年省级优秀学生;许泽昊、刘毓敏分别被评为2018、2019年“淄博市最美中职生”。

2.专业内涵建设提速。以机械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引领的加工制造类专业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省品牌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市级品牌专业,在建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建成市级精品课程3门,在建市级精品课程5门。多次承办市级技能大赛,获得省市技能大赛35个一等奖。

3.教师队伍优质成长。实施“三大目标”“五步走”教师成长规划,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激励教师立足课堂加强教科研。3名教师获得全国说课比赛二等奖、1个教学团队获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5名青年教师在市级各类比赛中获一等奖;现有淄博市名师1人、淄博市首席技师3人、淄博市有突出贡献技师2人、市教学名师建设者1人、沂源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沂源县突出贡献技能人才3人;发表国家级论文9篇,完成省级教改项目4个,在建省级教改项目1个,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个。

4.产教融合成效凸显。牵头组建淄博电子工程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单位有35家省内外企业和20所院校。与山东合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机电技术应用、电气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实现学生校企双方共育共管、责任共担。与鲁阳集团、卓意玻纤、三利集团、海尔集团、太平洋保险等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5.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借助省市县各类技能培训政策,服务企业,年培训达60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及社区教育服务能力强,学校成为县域居民终身教育的优质平台。

三、建设目标

经过三年建设,学校整体布局科学合理,现代学校制度完善规范,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示范、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办学质量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升,努力建成高水平中职学校。

1.依托“两课”“主题系列活动”打造“体验式”德育特色品牌。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将职业技术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优化淄博电子工程职业教育集团的职能。在现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完成与1至2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的紧密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3.牢固树立标准意识,将教学标准落实转化纳入学校层面评估和督查的重要指标,作为开展教学评价与诊断的可靠依据。创新教学模式,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能力与资格并重。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课程融通。

4.基于教学标准进行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培养,顶层设计教师能力提升的层级结构。分层级培养教师的基本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等五种能力,争创省级教学团队,打造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

5.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新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稳妥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作。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设计,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开展新型学徒培养。

四、建设内容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健全组织体系,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领导和促进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建设。

(牵头处室:党建办,配合处室:各处室)

(二)高质量完成山东省示范校建设工作

立足国家和山东省职业教育强劲发展的大背景,按照学校制定的《山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项目任务书》,高质量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学校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综合素养教育、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推进信息化建设、完善学校内部管理等方面都将有质的突破。

(牵头处室:教务处、创建办、总务处,配合处室:各处室)

(三)依法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学校积极寻求政府行政部门支持,落实好管理体制、专业设置、教师待遇、职称评定、校企合作、教师招聘等方面的自主权,探索适应学校发展的内部管理机制,做好人员编制、选聘机制。未来三年,依据学校专业设置及发展需求,每年完成20余人的招聘计划。

(牵头处室:办公室,配合处室:各处室)

(四)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

1.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围绕全县新旧动能转换“6341”现代产业体系,结合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及时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对不符合地区产业需求的专业及时调整。

2.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拟投入300万元,重点建设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焊接技术应用三个特色专业,力争三个专业学生在省赛国赛中取得金牌,争取以此三个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入选省高水平中职专业群。

3.围绕产业需求开设新兴产业。三年内,淘汰市场营销等3个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优化计算机应用技术、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调整为计算机平面设计和旅游管理与服务等与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

(牵头处室:教务处,配合处室:各处室)

(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1.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发挥淄博电子职教集团的作用,推行集团化办学,吸纳规模以上企业成为成员单位,链接优质资源,为学生搭建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优质平台。

2.加强校企人才互派与交流。学校将聘请校企合作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专家为学校客座教师,参与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训学习、锻炼,把企业技术标准引入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3.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继续以“订单班”“冠名班”方式,在招生录取、课程设置、就业安置等方面加强与山东合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每年至少为企业招收定向订单班2个。优化“企中校”“校中企”,与山东合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4.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加快产教融合试点。推进“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推动每个专业群至少建立一个高端的产教融合平台。加工制造专业群与三利集团共建“智能制造学院”,与海尔集团共建“柔性线体实训中心”,电子信息专业群与合力泰共建“智能终端核心部件制造实训中心”,财经商贸专业群与太平洋保险在线服务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电子商务实训中心”。校企共建大师工作室2个。

(牵头处室:招生办,配合处室:各处室)

(六)提升学校基础设施标准

1.完成新校迁址建设。学校拟申请利用国家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资金,实施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异址新建一期),建设一处占地260亩,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能满足中职学生实习实训、企业员工技能再提升、社区各类继续教育技能培训的大型实习实训平台暨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

(牵头处室:总务处、教务处,配合处室:各处室)

2.建设标准化实训基地

计划投资100余万元,与莱茵科斯特公司共建立机电一体化立体式教学工厂,完善高端装备制造实训基地内配,构建“产、教、研”一体的产教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将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打造为省级品牌。计划投资500万元,升级改造数控车间。拟申请利用国家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资金,建设一个共享型的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打造服务全县“6341”现代产业体系的技术高地和面向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企业培训紧缺技能人才的实践中心。

(牵头处室:总务处、教务处,配合处室:各处室)

(七)建设高素质“双师型”师资队伍

1.完善教师成长体系。继续实施“三大目标”“五步走”的教师成长战略,完善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双师素质”教师的四级教师成长体系。引导中青年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按年度达成目标。

2.科学规划教师培训方案。教师培养培训规范化、制度化,分类培训,分级认定,充分利用省示范校专项资金和公用事业经费中的5%,链接优质培训资源,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学校计划与山东莱茵科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教师培训基地合作,开展专业教师全员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技能水平。

3.实施“师资结构优化工程”。建立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的双向聘用机制,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三年内自主招聘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优秀技能人才40人,引进高层次人才,力争三年内引进6名高层次人才。

4.改革教师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学校开展的校企合作,对外开展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收入结余,学校承担的培训任务等收入的50%用于绩效奖励。

5.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三年内,培养10名县级技能名师,10名市级骨干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培育1—2个市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形成合理的师生比以及专业教师与专任教师比例。专业教师梯队结构更加合理,专业专任教师达到专任教师总数67%,其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5.6%,技师水平35%。形成在教学、科研、技能大赛、校企合作、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均有建树且可传承的教师梯队。

(牵头处室:教务处,配合处室:各处室)

(八)拓宽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途径

目前我校已有四个专业与高职院校开展“三二连读”贯通培养。2020年计划增设数控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机电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4个专业;2021年计划增设高星级饭店运行与管理、会计、电气技术应用3个专业;到2022年“三二连读”专业年招生计划达600人(占年度招生计划的50%)。选取优势专业积极开展五年制高职教育以及“3+4”贯通培养教育,计划与山东莱茵科斯特公司合作建设一个五年制试点专业。

(牵头处室:招生办,配合处室:各处室)

(九)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引领质量提升,建设高水平中职学校

1.牢固树立标准意识。认真落实教育部、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包括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公共基础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等一系列职业教育标准。学校评估和督查中将教学标准落实转化作为开展教学评价与诊断的可靠依据。

2.基于教学标准进行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培养。成立各专业教学标准研习组,学习研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让教师能够学习、理解、认同专业教学标准,内化标准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及其提倡的理念和方法,促使标准全面落实。

3.对接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流程再造,积极参与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的建设。完善10个左右校级特色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参与3个以上市级专业标准、1个省级课程标准的建设。

4.建立行业、企业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环节加强过程指导和评价,严格人才培养方案质量。

5.聚焦课堂“主阵地”,加强教科研究。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设1个省级创新团队。参与开发1个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门以上在线开放精品课程。

6.切实做好职教高考工作。按照“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要求,推进学校教学“诊改”,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推行就业、升学双向育人,为高职院校输送优质生源。承办、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及创新创业大赛,做好在大赛中优秀选手接受高职及应用型本科的推荐和辅导工作。做好“齐鲁工匠”后备人才的推选及培育工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可持续学习和发展搭建优质平台。

7.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实现学校管理、教学、教育、科研、质量评价全方位智能化,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创山东省职业教育信息化创新与改革试点学校。

8.与青岛三利集团“双元”合作开发数控加工、焊接技术等省级规划教材。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试用新型活页式、工作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

(牵头处室:教务处、招生办,配合处室:各处室)

(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完善“全员育人”机制。落实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构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的思政课程体系”,实施“体验式”主题德育活动模式,提高职业技术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和职业素养,让学生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人才。

2.大力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在开展以母婴看护“1+X”证书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申报特殊焊接“1+X”专业,三年后学生双证(多证)率达到90%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本领被社会认可。探索实施学分制银行,认真做好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为学生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3.以学分制的实施推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实施学分制改革,修订完善各类量化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学分银行,记录学生学业水平提升和综合职业素养成长足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加科学。

(牵头处室:教务处、政教处,配合处室:各处室)

(十一)构建沂源县终身教育发展平台,扎实有效的履行好育训并举职责

1.创新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稳妥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工作。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开展新型学徒培养。企业、学校制订与岗位生产、学校管理、技能考核相适应的培养制度,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学徒培训,建立弹性学制、学分制的教学质量考评体系。三年内与合力泰进行钳工高级工培训100人以上,与县域内规模以上企业探讨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

2.加强成人学历教育。充分利用国家开放教育大学的优质资源平台,拓宽成人学历教育途径,三年内计划招收成人学历教育本专科人数达到600余人。

3.创新社区教育载体,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青少年职业体验认知教育,开设“技能超市”“家庭教育资源超市”,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学习,自主选择,提升新时代社区居民素养。

4.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认真解读各类技能培训政策,拓展技能培训市场。将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驾驶员培训等提质量,上规模。计划年培训6000人以上。

(牵头处室:师训处、成教处,配合处室:各处室)

(十二)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合作

完善学校《国际(地区)交流与合作工作方案》。与莱茵科斯特深入合作,学习借鉴德国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新机制,在教学标准、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牵头处室:教务处,配合处室:各处室)

五、预期效益

通过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建设,学校在落实教学标准体系方面打下牢固基础,现代学校制度健全,内部机制完善;在办学条件、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服务模式等方面更加科学,效益突显;学校教育质量大幅提高;教科研能力增强,教师素养整体提升;专业品牌效益更加突出;产教深度融合扎实推进;校企合作更加紧密;技能培训成果显著,社会服务效能大幅度提升。

六、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切实以党中央、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最新教育方针政策及最新要求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提升政治站位。紧跟时代步伐,以长远目光谋划学校发展布局,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成立学校领导机构,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

3.加强考核激励。把学校创新发展工作作为各处室部和个人履行职责的重要评价内容,评价结果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的各处室部和个人给与表彰奖励。

4.整体设计、协同推进。对照《意见》及市县主管部门统一部署,统筹规划学校发展方向,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落实经费保障、制度保障,以山东省示范校创建为中心,找准重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附件:1.淄博电子工程学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领导小组

          2.淄博电子工程学校职业教育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0-2022年)

          3.淄博电子工程学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重点项目推进落实计划

          4.淄博电子工程学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工作任务清单

 

2020年4月28日

 

 

 附件1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

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领导小组

 

组  长:白道德  耿益民

副组长:马  进  张庆琴

成  员:吴  峰  何  雷  江修东  宋成文  冯军文

庞允锋  郑继龙  侯振国  江  勇  刘玉军

张建军  李  丹  吴明星  江秀国  张德国

王家军  唐乃波  王仕军  李德芬  毕京祥

 

 

 

附件2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职业教育提质升级行动计划(2020-2022年)

 

一、专业布局

产业

现有基础(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开设专业

专业

点数

学生数

开设专业

专业

点数

学生数

开设专业

专业

点数

学生数

开设专业

专业

点数

学生数

新一代信息技术

计算机应用

1

528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

2

625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

2

631

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

2

650

高端装备

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

2

270

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

2

225

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

2

240

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

2

260

新能源新材料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现代海洋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医养健康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高端化工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现代高效农业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文化创意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精品旅游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

1

220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

1

240

旅游管理与服务

1

50

旅游管理与服务

1

100

现代金融服务

0

0

0

0

0

0

电子商务

1

50

电子商务

1

200

其他重点产业1

机电技术用用

1

180

机电技术用用

1

280

机电技术用用

1

200

机电技术用用

1

180

其他重点产业2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1

400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1

420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1

450

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1

500

 

电子技术应用

1

510

电子技术应用

1

530

电子技术应用

1

550

电子技术应用

1

560

 

机械加工技术

1

420

机械加工技术

1

420

机械加工技术

1

430

机械加工技术

1

450

 

服装设计与工艺

1

77

服装设计与工艺

1

90

服装设计与工艺

1

100

服装设计与工艺

1

110

 

学前教育

1

496

学前教育

1

436

学前教育

1

280

学前教育

1

270

 

幼儿保育

1

89

幼儿保育

1

180

幼儿保育

1

180

幼儿保育

1

190

备注:1.上述为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2.其他重点产业,各市根据实际情况据实填写。3.每个产业填写一行。

二、师资队伍

指标

现有基础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职业院校招聘教师数

9

10

12

15

其中,招聘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人数

1

3

9

10

其中,招聘有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数

1

1

2

4

中职学校生师比(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

1:18.4

1:17.4

1:16.2

1:16.2

高职院校生师比(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

 

 

 

 

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数/专业课教师总数)

74.48%

74.83%

75.17%

75.64%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数/专业课教师总数)

 

 

 

 

职业院校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数量(人)

13

15

17

19

备注:1.中职学校生师比为全校平均数。2.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包括首席技师、齐鲁工匠、技术能手、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等。

三、实训基地

指标

现有基础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个)

0

0

0

1

校内实训基地(个)

4

4

4

4

校内实训基地工位数(个)

1936

1936

2000

2100

校内实训基地生均工位数(个)

0.48

0.48

0.49

0.5

校内实习实训设备仪器总值(万元)

3070.55

3100

3500

3757

校内生均实习实训设备仪器值(万元)

0.7604

0.7700

0.8537

0.8945

备注: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应统筹考虑全县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情况,避免重复建设。

四、经费投入

指标

现有基础(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万元)

1179

1290

1350

1420

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

 

 

 

 

市本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万元)

 

 

 

 

县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投入(万元)

529

320

490

670

省市共建职业院校经费投入(万元)

 

 

 

 

中职教育吸引社会力量经费总投入(万元)

 

 

 

 

高职教育吸引社会力量经费总投入(万元)

 

 

 

 

中职财政投入总额(万元)

1708

 

1610

1840

2090

高职财政投入总额(万元)

 

 

 

 

中职生均拨款(万元)

0.33或0.28万元

0.33或0.28万元

0.43或0.38万元

0.43或0.38万元

高职生均拨款(万元)

 

 

 

 

备注:中职生均拨款为全县平均数。

五、社会培训

指标

现有基础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培训规模(人次)

6000

7000

8000

9000

培训规模与全日制在校生比例

1.49:1

1.73:1

1.95:1

2.14:1

承担补贴性培训规模(人/日)

79

105

110

120

培训到款额(万元)

75

112

133

147

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去产能分流职工、农民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残疾人等培训规模(人/日)

0

30

50

60

 

 

附件3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重点项目推进落实计划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落实措施

完成时限

责任人

1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异址新建工程项目

1.完成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异址新建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

1.积极与县政府相关工作部门职能科室会商、协同推进。

2.落实专项经费。

2022年12月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校长、党委书记

2.实施学校“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2

省示范性中职学校建设工程项目

全面实施项目建设计划,按照《项目建设方案》与《项目任务书》规定的目标与任务,按月制定和落实实施计划,按期顺利通过项目验收。

1.项目领导小组责任化。

2.制作任务台账,明确完成时限。

3.落实阶段督查,确保整体推进。

2021年12月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校长、党委书记

 

 

 

 

 

 

 

 

 

 

 

 

 

 

 

 

 

附件4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重点任务

责任部门

完成时限

1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异址新建工程项目

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2022年12月

2

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项目

示范校创建办公室、各处室

2021年12月

3

积极申办五年一贯制高等教育,增加“三二连读”贯通培养专业。创建高水平中职学校。

招生安置就业处、示范校创建办公室、各处室

2022年12月

4

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各种专项资金、奖补资金,加强实习实训及基础设施建设。 

财务科、教务处、总务处

2021年12月

5

建设共享型的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

总务处、实训中心

2022年12月

6

在单位编制限额内,自主设立内设机构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自主设置岗位,自主确定用人计划,自主确定招考标准、内容和程序,在相应人事考试官方网站公开招聘岗位信息,自主招聘各类人才,实行事后备案。落实职业学校20%编制员额内自主招聘兼职教师政策。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由学校自主聘用内设机构干部,推行校内岗位聘用制,并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引进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和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技术技能人才担任专业专任教师。2020年6月底前,制定落实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确保职业学校自主办学制度化与规范化。制定公开招聘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文件,促进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实现质的提高。

办公室、财务科、教务处

2021年12月

7

改革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在技术开发等活动中取得的收入结余,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师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劳动报酬,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落实专业教师可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取酬的规定。2020年6月底前,制定新形势下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文件,全面拓宽人才成长渠道,激发教师创新创业活力,全面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评估处、财务科

2021年9月

8

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订单班”“冠名班”等多种方式,校企合作共建高端产教融合平台。

招生安置就业办公室

2021年12月

9

围绕县新旧动能转换现代产业体系及省十强、市四强产业体系规划,建立专业预警调控机制,形成对接产业、结构合理的专业(群)体系。重点建设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医药等四强产业和现代农业相关专业。扶持现代服务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紧缺专业。至2022年,争取3个专业群入选省高水平中职专业群。

招生安置就业办公室、教务处、资助中心、电气工程教学部、机械工程教学部

2022年12月

10

 

 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10名县级技能名师、10名市级青年骨干技能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培育1—2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开发20门以上在线开放精品课程。2022年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超过75%。

教务处、教学研究室、电气工程部、机械工程部、经贸部、艺术教育部

2022年12月

11

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去产能分流职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残疾人等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面向企业职工开展岗位技术技能、安全技能培训和在职学历教育培训,促进行业企业从业人员文化技能素质全面提高。年培训总量1.5万人次以上

培训处

2021年9月

12

探索建立有突出贡献的技术技能人才在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中兼任职务的制度,以及推荐符合条件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团代会代表等的人选的制度。清理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歧视政策,畅通技术技能人才就业渠道。优化技能人才成长环境。落实技术技能人才休疗养制度。

办公室、工会、团委

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