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沂源县悦庄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 ||
---|---|---|---|
索引号: | 11370323493219886F/2024-5486745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11-14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
悦庄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要求,以课程教育和实践育人为主要途径,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品质,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二)工作原则
依托民俗馆和劳动基地,以劳动课堂为主渠道,以劳动社团和主题活动为载体,多学科、课内外融合,突出特色,注重可操作性,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切实保证劳动教育效果。
二、教育目标
(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具有必备的劳动技能。
(三)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
(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三、组织与实施
小学一至五年级开设一节劳动课,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总课时统筹安排。
(一)劳动课堂
以课堂为主渠道,围绕劳动教育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习惯及技能教育。
(二)课外实践
1.根据《淄博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清单》,分学段进行衣物洗涤、卫生清理、厨房技能、加工食品、照顾家人、种植养护等九类劳动教育。
2.依托校内民俗馆和劳动基地,分学段组织学生依据自身兴趣,进行土地丈量、作物种植、收获加工等劳动实践体验,了解本地域农业、手工业生产习俗。
3.组建草编、烘焙、手工等特色劳动社团,培养学生手工技艺,传承传统文化。
4.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组织学生到老年公寓、社区等校外活动基地参加尊老敬老、学雷锋等主题服务劳动。
(三)集体劳动周
建立校内劳动教育清单,让学生承担公共区域卫生清洁、植树除草等力所能及的校务劳动。
(四)融合活动
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开展相关主题劳动教育。
四、职责安排
(一)职能科室职责
德育处:与思想教育、家校共育、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组织开展习惯培养、民俗教育、技能比赛等主题教育活动,评选悦动少年。
教务处:劳动教师和课程的管理与考评,劳动课堂和社团特色课程的管理与指导,期末劳动教师及相关人员的评价。
总务处:民俗馆教育内容整理和小讲解员培养,劳动教育后勤保障和技术指导,制定校内劳动教育清单,统筹安排劳动周、收获节等主题活动日程、内容。
(二)相关教师职责
班主任: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指导,家校共育沟通,思想教育实施,主题活动具体组织。
劳动教师:劳动课实施,学生日常种植养殖活动,与班主任协同做好劳动周组织指导,劳动基地生产活动体验,组织民俗馆参观教育,与相关学科教师配合收集整理学生劳动成果。
劳动社团辅导教师:组织好本社团劳动(活动),做好记录,收集整理成果
语文教师:安排指导撰写观察体验习作
美术教师:安排指导写生、劳动主题绘画
科学教师:安排与教材对应的科学观察活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1),统筹协调全校劳动教育相关工作,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劳动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部署下阶段重点工作。
(二)完善安全保障。加强安全风险预防,加强师生劳动安全教育,健全劳动教育安全管理体系。
(三)抓好队伍建设。根据需要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加强劳动教育教研,强化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指导。
(四)做好经费保障。学校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器材设施、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