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沂源四中 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学年工作计划要点
索引号: 11370323493219886F/2023-5347899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4-23 发布机构: 沂源县第四中学

沂源四中 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学年工作计划要点

发布日期:2023-04-23
  • 字号:
  • |
  • 打印

沂源四中

2023年工作总结及下学年工作计划要点

 

第一部分:综述

一年来,学校按照“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打造幸福和谐校园”的要求,抓住“强镇筑基”契机,按照年初制定的学校计划稳步推进,幸福和谐的氛围越来越浓。

第二部分:2023年度工作总结

一、求细求实,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显著成效

(一)做好文化引领

学校按照年初计划,加强校园文化的解读与应用,进一步向全校教职工宣传校园文化的内涵,用文化启迪思维,各方面工作从校园文化出发,验证文化、依靠文化、丰富文化。新建“源文化”广场、党建红色广场、宿舍楼“和源养性”古典诗词、探源楼“探源科学”文化、教学楼班级园地等,重点打造了校门口的“文源”景观湖。

(二)提升办学档次

一是绿化美化环境。新栽较大面积的芝樱花、欧石竹花,进行了树木修剪、草皮养护整理。二是打造“温馨办公室”,在办公室内装设文化标牌,购买绿植,清理卫生。三是改造20口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更方便教学。四是加强食堂管理,设立专人负责餐厅的生产过程、成品质量、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管理、监督,学校食堂创成县“星级食堂”。

(三)打造“温馨校园”

严格按制度办事,考核公开透明,有问题及时纠正,为老师们构建了公平、清明、规范的工作环境,老师们心气和顺、热情高涨。另有对制度的人性化调整,考勤由每天6次改为4次。评选“最美女教师”,举办“班主任节”,组织退休教师荣退仪式,组织书画比赛、跳大绳比赛等系列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唤起教师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加强队伍建设

教师老龄化严重,50周岁以上的有65人,但教师队伍中依旧有着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很多教师带病坚持工作,有的女教师产假时间未满,有的老师体检后做手术还没有完全康复,就心系学生,返回课堂;班主任早来晚走是常态,许多干部兼任班主任,有的还是整人的工作量;非考试学科教师大部分在干好本职工作后,欣然接受其他任务安排,特别的是在疫情防控时,有15人次参加县镇抽调。党员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

(五)狠抓师德教育

严肃办公纪律,开展整风、纠偏运动,大会小会讲师德,全校教师遵守职业道德,顾全大局,我校分级聘任、教师竞岗等方面的涉及教师利益的难点工作均能顺利完成。团结协作意识在增强,各科室之间、老师之间,均能相互理解支持,协作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任务。悦庄疫情涉及到5个重点村时,我校有100余名学生周末不能回家,各年级班主任轮流值班,负责学生的衣食住行、核酸检测,高二全省会考,我校承担悦庄片区核酸检测任务,安办和部分非考试学科教师连续三天来校检测。

(六)抓实德育工作

加强德育机制建设。在8月底,对学校的德育管理网络进行了重新设计,四个级部分别有一名包级主任负责学生德育工作,这四人又同时分别负责政教处的一部分工作,使德育工作可以有整体计划,分层推进。

认真开展德育活动。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人生价值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学雷锋教育等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以“感恩”“博爱”为主线,构建“感恩思源”教育体系,在11月份的“感恩教育月”中,组织孝老敬亲、捡拾垃圾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提高品德修养。及时组建各年级学生会,并立即投入工作。实行挂牌服务,从路队到自习到两休,均有学生参与,学生的自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规范学生行为。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坐立行走规范、待人接物礼仪、吃饭穿衣习惯,整改学生发型,规范学生路队,严查课间纪律,督促学生每天晚上洗脚。

特色、社团活动有成效。成立20多个社团,学生自主选择,政教处、教务处跟上管理,活动卓有成效,学生参加体育、经典诵读、书法绘画等县级以上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七)扎实抓好教学

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教师提前三分钟候课,教务处节节查课,校领导加强巡课,加大了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力度;每学期分期中、期末两次全面检查教学常规工作。

认真开展教学活动。每学期组织校内优质课评选、备课组长示范课等140余节次,组织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比赛、领导推门听课等多种活动,有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202210月,组织140余人次到县城学校学习学科教学方法,开阔了思路,增长了见识。专人负责海淀区教学成果推广工作的落实与推进,有3次在市推进会上交流发言。建立了校内听评课制度,做好听课记录及评议,效果好。实行领导干部包组、包学科制度,全面参与教研、指导教学,领导班子深入课堂听课每学期人均超过40节。有14人通过镇“骨干教师”认定,有21人参加县以上“一师一优课”,推荐22人评选县优课。

(八)促进教学科研有突破。教务处有专门人员负责教科研工作,为老师们购买教学、科研图书资料,开通中国知网、淄博市教育资源网等相关文献检索平台。积极承担县级及以上教研任务,语文、英语、数学、化学等多学科多次承担全县教研活动现场,多个学科在县级及以上教研活动中展示交流经验。积极申报教研课题,完成三项县级课题立项。

另外,学校在安全防疫、作业管理、手机管理、睡眠时间管理等方面均开展扎实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本年度,我校创成省级“绿色校园”、市级“平安校园”、市级“智慧校园”、市级“温馨校园案例学校”、沂源县文明校园、沂源县教学质量特别突出单位、海淀教研成果推广优秀试点学校,成功承办强镇筑基现场会;初四中考取得全县第三优异成绩,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录取沂源一中人数达到200人,初三结业考试2B2C过关249人,过关比例再创新高。体育比赛活动全县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教师队伍的老龄化严重。平均年龄49岁,体力下降、精力不济,影响学校的成绩与发展。

2、校园文化还没有从深层次释放力量,与学校工作的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3、没有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老师们缺乏教科研意识,没有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文章发表少、课题成果少。

4、集体备课的水平还需要提高。只有部分学科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活动效果比较优良,多个学科还需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

5、教师负担过重问题一直缺乏解决良策。教师日常事务繁杂,特别是班主任,千头万绪,疲于应付。影响了教学中心工作,影响了教师身心健康,不利于学校发展。

第三部分:下年度工作打算

1、科学利用“强镇筑基”契机,深入研究各项工作与该项活动的结合点,与名校对接,邀请专家指导加强教师培训。

2、继续打造“温馨校园”,结合镇学区“和谐幸福教育”具体工作步骤,开展各项活动,积极引领教师享受教育,自我实现。

3、推动文化治校向深层次发展。进一步梳理、提炼各项工作与“源文化”的融合点,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见到“源文化”的影子。

4、加大骨干教师、名师的培养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舞台,帮助青年教师树立起超越自我的信心和决心。

5、狠抓教学研究,改革集体备课,抓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改革教科研管理办法,组建、扶植骨干团队,带动教科研逐渐兴盛。

6、做好班主任课题研究,实施班主任“四大”工程,落实全环境育人,做好心育与家庭教育。

7、注重学生行为养成,完善社团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8、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做细做严,保证不出问题。

新的一年,我们希望在在县教体局、镇学区的领导下,群策群力,励精图治,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