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沂源县石桥镇中心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索引号: 11370323493219886F/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2-03 发布机构: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沂源县石桥镇中心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2023-02-03
  • 字号:
  • |
  • 打印

沂源县石桥镇中心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一、认真制订计划

  学期初,学校班子成员共同商议制定学校计划。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牵头,根据学校计划的内容,广泛征求教研组长,教导处的意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各教研组、教师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及所任学科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研组工作计划和个人教学计划,各备课组制定集体备课计划,班主任教师制定学生习惯培养计划。教师个人教学计划可在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讨论后统一制定,一般就包括以下几部分组成:对大纲教材的认识和分析;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和预测;教学目的和要求;教科研课题;学期奋斗目标;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包括培优转差的措施、结合学校课题制定的研究措施);教学进度安排等。

  二、认真备课

  1、熟悉大纲要求,钻研全册教材。每学期开学前,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准确把握本年级的具体要求,了解本年级的教材与上下年级的联系。通过通读教材,了解编订意图,熟悉编排体系,明确教学任务,掌握重点难点,并根据班级实际,订好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2、平时备课要进一步深入钻研教材,吃准知识点。挖掘教材的思想因素,弄清教材的内在联系,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在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确定教材要求,精心设计作业。

  3、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每周各备课组至少集体备课一次,固定集中时间,每次有中心发言人,重在分析教材、研究教法,做到各抒己见,集思广益。

  4、超前备课,做好教前准备。各科都要先周备课,有的要做好教具准备,必要时练好演示教具、做实验等基本功;有的要先练好朗读、范唱、板书等基本功;有的要事先带领学生参观访问,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准备学具等。

  5、写好教案。针对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积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写好教案。目的要求明确,反对一般化、抽象化,体现一课一得。教学过程要详细清楚,重点突出,内容充实,结构新颖,步骤紧凑,过渡自然。还要精心设计好作业练习和板书内容,反对提纲式、程式化。上课前要认真熟悉教案,思考教案,必要时还要修改教案。

  三、认真上课

  1、仪态端庄。衣着整洁、大方,态度亲切、认真;感情真挚,举止庄重。

  2、目的明确。教学目的明确具体,既有知识要求,又有思想要求。讲课围绕教学目的,按目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3、讲授正确。把规定的教学内容,准确无误地讲授给学生,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重点突出。把握最佳时间,恰到好处地处理重点难点,做到主次分明,讲在点子上,练在关键处;不任意发挥,不面面俱到,不贪多求全。

  5、语言生动。用普通话教学,做到口齿清楚,语言简练,生动形象,条理分明,音量和语速适当。

  6、方法灵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恰当,具有应变能力;能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习纪律良好,课堂气氛活跃;注意指导学生,学生学习得法,知识学得牢固,智能得到开发。

  7、板书合理。字体工整,大小适当,脉络清楚,重点突出。

  8、纪律严明。按时上课不迟到,准时下课不拖堂;学生作业时间巡视,加强辅导;严格按日课表上课,不私自停、调课;上课时,不接待家长或亲友,不做与本课教学无关的事,不中途离开教室,不随便坐着讲课,不叫学生出教室替教师拿教学用品,不把学生赶出教室门外。

  四、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1、作业次数适当。

  2、作业分量适当。作业题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3、作业适度。作业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4、作业形式多样。既有书面作业,也有口头和动手操作练习,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反对过多的机械重复的抄写。

  5、作业批改及时。作业当日改好,作文做后三天内改完。

  6、作业批改认真,及时讲评。

  五、认真辅导

  1、辅导对象明确。辅导对象主要是优生和差生,重点是差生。

  2、辅导要求落实。辅导优生,促进发展,培养专长;辅导差生,弥补知识缺陷,逐步提高成绩。无论差生、优生都要重视思想辅导。

  3、辅导时间恰当。首先注重课内辅导,课外辅导每天不超过一课时,不挤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不延长学生离校时间,不占用学生星期天和节假日。

  4、辅导态度端正。对差生热情关怀,耐心诱导,多鼓励少批评;不歧视,不放弃;课外辅导时教师自始至终在场,不放任自流。

  六、认真考核

  1、考试之前系统复习。每次考试前,要摸清学生的知识缺陷,确定复习重点,研究复习方法,努力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考试次数符合规定。

  3、考试内容全面周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导向,考试命题坚持课程标准(大纲)要求,注意知识覆盖面,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既有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强化能力的考查,加强试题的综合性、灵活性。

  4、考试方法灵活多样。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实行笔试与口试结合,书面考试与实际操作结合,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口试与实际操作的成绩,都要以一定比率计入总分。

  5、成绩评定公正合理。评分时不仅看答案是否正确,解题过程对不对,还应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简捷、周密、灵活、具有创造性,对于有创见的答案,要加分鼓励。记分评分严肃认真,不随便涂改分数。

  6、试卷分析及时认真。阅卷结束后要详细统计学生的错误,了解学生学和教师教两方面的缺陷,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试卷评讲。试卷分析表要填写完整,统计正确,书写工整,上交及时。

  七、认真组织课外活动

  1、突出活动目的。要按照活动类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提高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的,结合教学及学生实际,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体、阅读等各项课外活动。

  2、做好活动准备。认真做好活动课的各项准备工作,订好计划,选好内容,加强指导、管理,不能放任自流,切实抓好活动课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3、按活动表组织活动。按照活动课程开展活动,不随便停、调活动课,严禁占用活动课时间上文化课、做作业、考试等。

  4、保证活动质量。活动时间足,学生人数全,有要求、有内容、有辅导、有纪律、有效果。

  八、认真撰写教学工作总结

    每学期结束,每个教师都要写好教学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应包含以下内容: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本学期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和体会;教学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应接受的教训和以后工作的打算。教学工作总结要组织交流,并存入教师业务档案、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工作专题总结。

  九、加强督导检查

  1、成立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督导检查组,对全校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调研,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的意见,提出合理的建议,为校长提供第一手资料。

  2、坚持实行教学常规“日清周查月结期末考评”制度。教导处按照《教师教学常规考评细则》,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内容采取各种形式的检查、通报,一周一检查,一月一小结,检查成绩纳入教师教学工作考评档案。

 

 

集体备课制度

 

  一、每学期开学前,备课组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一式两份,一份备课组留存,一份交学校教务处。

  二、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一般为“全员备课--主备精备--主备说课--全员研讨--评改定案”。备课组所有教师在通读全册教材、细读单元教材、精读课时教材的基础上,全员先周备课,承担课题任务的主备人更要精心钻研;集体备课时,在备课组长的主持下,根据教学进度及课题分工,先由主备人说课,即说教材(说本课题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说自学提纲及练习题的设计,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课堂教学程序等,然后集体讨论研究,并根据讨论意见修改教案,再将修订后的教案复印下发,各教师以此为依据修订完成个人下周所需教案,课堂教学结束后,写好教后记。

  三、集体备课的组织形式:以同学科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负责主持。做到五备:备课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练习,统一单元测试。

  四、集体备课的内容以单元备和周课时备为主。重点研究确定先周课时方案。先周课时方案应作为下周听评课、常规检查的依据,保证方案与检查内容对应,避免教师上课的随意性,提高先周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五、每次集体备课都要认真填写集体备课记录并存入工作档案。

  六、集体备课的检查评估

  1、教务处要通过听课、检查教案、作业、集体备课材料等方式,加强对集体备课的督导与检查,并定期总结、评比。

  2、每学期由教务处对各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质量进行评估,评选优秀备课组并对优秀备课组集体进行适当奖励。

 

 

教研活动制度

 

  一、学校以学科为单位设置教研组,各年级中的不同学科设置备课组,教研组指导备课组。

  二、制定工作计划,提出具体工作目标,安排具体活动内容与时间、采取保证措施。

  三、活动严格按教研组工作计划执行,活动内容、时间、地点不轻易改动,组内成员必须准时参加。

    四、教研组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公开观摩课,做到课前说课,课堂听课、课后评课。

    五、期中、期末组织质量分析。对命题质量标准与学生答卷情况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为教学改进提供可靠依据。

    六、教研活动要讲求民主,提倡积极发言,允许发表或保留不同见解,但不允许谈论与本次教研活动无关的内容。

    七、教研活动注意培养新生力量,为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与机会。

    八、每学期根据教学改革要求,从教学实际出发,确定12项教研专题,积极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做到不求人人有课题,但要人人搞教改。

    九、鼓励教师馔写教育叙事或教学论文,开展课题实验。

    十、学期或学年结束时,做好教研组工作总结和个人教学工作总结,对教学教研有突出成绩的个人和教研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教学质量考评奖惩制度

  

  一、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考评办法,做到考评内容全面,考评方法科学。不能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二、教学质量考评实行定期考评与不定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

  三、考评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真正起到奖勤罚懒,调动积极性的作用。

  四、奖惩兑现及时,要实行教学质量考评奖惩通报制度。

  五、学校要坚持将教学质量考评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做出显著成绩的教师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特别突出的要给予重奖。

 

 

落实课程计划的规定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上好课程,科学开设选修课程。严格实行课时总量控制,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不得私自调课、停课和放假,若遇特殊情况必须停课的,一天以内的由校长决定并报县、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一天以上三天以内的,应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严禁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课程。

  二、学科课程要重“全面”,让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席之地;活动课程要重“丰富”,积极开展好“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双休日兴趣小组活动及其他形式的活动,让活动课程更丰富、生动,参与面更广;环境课程要重“实在”,充分挖掘校园内外环境育人因素,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对三类课程重在“渗透”、“整合”,提高育人质量。

  三、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确保活动时间。中小学校每学年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课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少年军校或其他适宜的场所开展参观、训练等社会实践活动,所需时间从每学年2周机动时间中调剂安排。

  四、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写字训练,注意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训练课时在13年级语文课时和45年级机动课时中调剂安排,每周1课时。

  五、要认真落实好体育、音乐、美术、劳动(技术)等学科课程,开设好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并在所有的课程中加强德育和美育,加强身体锻炼,使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六、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表,坚决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

  七、严格遵守课程计划中“关于中小学各年级周课时总量的规定”,不得突破。要严格控制中小学生作业总量,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初中不超过1.5小时;高中不超过2小时。学校要与家长配合,共同保证学生每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八、要继续严格双休日和其它法定假期的管理。不得在星期天、节假日搞集体性的补课,双休日的兴趣小组不得变相上课,新授课本内容。不得停止学生的体育活动、体育课、科技活动、文艺活动或挤占其它课程。

  九、严禁将学生分为快、慢班和实验班;严禁学校利用培训机构或租借教室组织举办以补习学生文化课为内容的各类补习班、提高班。

  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生命意识、民族团结、人口、青春期、预防艾滋病、心理健康、国防安全、法制、减灾、消防、交通安全、毒品预防等专题教育。各类专题教育应将着眼点放在增强学生该方面的意识上,对于相关的基础知识、常识,均应结合有关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各类专题教育要以课外活动为主要形式。在活动中,利用团队、班会及歌舞表演、知识演讲、绘画、故事会、讲座等形式开展,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

 

 

教科研制度

 

  一、学校要成立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领导,学校领导要参与教科研工作,重视教科研工作。

  二、领导小组成员要认真学习研究有关教科研工作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有的放矢地制定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计划。

  三、要及时参加上级的有关教科研工作会议,把握最先进的教科研动态。

  四、参加教育教学研究的人员要及时参加各种会议,要定期召开研讨会、交流会,总结经验、不断提高。

  五、学校要定足定齐各种刊物,给参加教科研的教师提供足够的学习材料。

  六、确立研究课题,加强教科研工作的实践,将教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七、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全程监督,认真做好各阶段总结。

  八、教师要注重过程材料。为教科研工作提供全过程的原始依据。

  九、做好成果评审阶段的总结工作。

 

 

            

 

 教工阅览室规则

    

  一、学校阅览室陈列的书刊和资料,仅供本校教师和学生阅览,一般不外借,如果因特殊需要,须经有关领导同意后限期借阅。

  二、在规定的时间内开放阅览。

    三、实行开架查阅,阅毕自觉放回原处。

    四、提倡文明查阅,爱护书刊,不得随意涂抹、折角、圈点、眉批、划线、撕剪。

    五、自觉保持室内安静。禁止闲谈、说笑、随意走动。

    六、注意室内整洁,不得乱扔杂物、随地吐痰,严禁吸烟。

    七、维护室内安全,严禁携带危险品入内。

    八、讲究仪表文明,禁止穿背心短裤及穿拖鞋者入内。

  九、爱护室内设备,不得随意挪动。

 

                                     学生阅览室守则

 

  一、按规定时间开放阅览。

  二、阅览室内不准大声喧哗,保持室内安静。

  三、不准把阅览室刊物带出阅览室,阅完放置原处。

  四、要爱护书籍,不准勾画,涂抹,撕页。

  五、保持室内卫生,不得随地吐痰。

 

图书管理制度

 

  一、所有学生一律凭借书证借阅图书,借书证和所借图书不准转借他人。

  二、做好新书介绍工作和报刊订阅工作,新到报刊杂志要及时展出,过期杂志要及时调下,并定期做好报纸刊物的装订入库工作。

  三、及时添购书籍,充实书库,图书购置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

  四、购置新书后,经过验收,应及时登记、分类、编目、排列上架。

  五、所借图书要妥善保管,不准在书上写字、勾画、涂抹、撕页。如有损坏,视其损坏程度酌情赔偿。

  六、大型工具书、百科全书类书籍,任何人不得借出,只能在图书室内查阅。

  七、若借书证丢失,立即向图书室声明,原借书证作废,在未声明前,别人持借书证借的书仍有原证人赔偿。

  八、学生一律禁止进入书库。

  九、阅览室和书库要每天打扫,经常开窗通风,防止书籍霉蛀。

 

仪器室管理制度

 

  一、室内保持通风干燥,冬季需安装保温设备,保证仪器、药品、标本、模型等不潮不霉,不锈不变质。

  二、仪器设备存放要分科立目、井然有序、讲究科学、合理安排,要特别注意化学药品的挥发和腐蚀。

  三、实验所需用品,教师应提前一周通知,教学仪器一般用于教学。

  四、领取和外借仪器设备,要履行手续,严格借还制度,收回后,要及时放回原处。

  五、爱护仪器设备,如有丢失、损坏,要追究责任,按规定酌情处理。

  六、加强安全措施,室内严禁吸烟,闲人不得入内,随时关好门窗,

  七、要加强防火措施,室内要备有灭火器,室外要设置细沙等灭火器材,以防万一。

 

 

实验室使用规定

 

  一、师生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详细阅读实验说明,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和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分组坐好,保持室内安静,不准随意乱动实验仪器设备、标本、模型和药品等。

  三、实验前,应检查所有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可靠,各组只准取用自己桌上的仪器和药品,并要仔细小心,取用药品注意节约。

  四、实验时,应在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要准确,观察要细心,并做出实验报告。

  五、做电学实验时必须细心检查电路,经教师和管理人员允许后,方能接通电源,严防人身触电,确保仪器安全。

  六、化学实验中,要注意防火、防毒、防腐蚀,确保实验安全,要有简易可行的防护措施,有毒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实验废液要倒入专用缸内。

  七、贵重和精密仪器,实验前,首先要训练操作骨干,实验中,不准随便搬动,凡不听指挥和违背操作规程所损坏的仪器,要按规定酌情赔偿,

  八、实验结束后,要整理好药品及仪器设备,做好清扫工作,保持室内清洁。

 

微机室使用规定

 

  一、微机室是进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专用场所,凡与计算机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得在室内进行。

  二、微机室管理人员在教导处的领导下工作,管理人员要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要求,及时做好计算机使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使用期间要协助教师做好指导,督促学生认真书写使用记录;使用完毕及时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整理好机房,关闭总电源。

  三、微机室所有设备、教学软件,均按统一要求分类编号、入帐,妥善保管,定期检查、维护。所有设备和软件,一般不得外借。

  四、微机室必须保持清洁,要作到防尘、防静电、防潮、防震、防阳光直射。要有防水、防盗措施,严禁粉笔板书。   

  五、因管理不善,致使有关设备遭受损失者,将视情节追究管理人员及有关领导的责任。 

  六、学生进入微机室须经老师同意,才能按位上机操作,并保持整洁、安静,不得大声讲话和随意跑动。

  七、进入微机室注意卫生,须换鞋,离开时将鞋放回原处,严格服从值班教师的管理。

  八、除使用规定的设备外,不得随意动用和拆卸其他设备,不得将外来的磁盘带入机房,不得将使用器件拿出室外。

  九、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规范操作,完成教师指定的实验任务。如发生异常,立即报告教师,不得私自处理。   

  十、对违反操作规定的人员,视情节轻重,学校将给予赔偿损失、校纪处分等。

 

 

                           仪器管理制度

 

  一、仪器管理员必须履行自己的职责,认真做好仪器的添置、验收、登记、收发、清点、保管、维修、保养安全工作。

  二、仪器管理人员要学习有关知识,熟悉仪器。建立《教学仪器帐》、《仪器设备借用登记簿》、《仪器、工具损坏赔偿登记簿》、《仪器、药品、工具、报废、报损登记簿》、《实验课开课记录》、《仪器、药品购买申请表》等有关表册。

  三、仪器设备应按学科、类别、分室、分橱、定格、定位存放,并在橱门上贴好存放仪器品类的卡片,做到防尘、防潮、防腐蚀、防曝晒,取用方便。

    四、化学药品要和仪器分开存放,并贴有明显标签(涂蜡);易燃易爆、剧毒药品,应放危险品柜内,要有专人保管,并严格领用手续。

    五、仪器使用和借出(必须填借用单)归还后,及时清点、检测,擦净归还,发现短缺、损坏,按有关赔偿规定处理。

    六、仪器设备报废,必须经有关部门严格鉴定,出具证明并报县教体局审批。低值易耗品(每件价值20元以下)由学校领导审批,并填表备查。

  七、对保管不当或采购不当,造成仪器设备损坏、丢失、积压的当事人,要依情节轻重给予适当的行政处分和经济赔偿。

  八、仪器室内要做好净化、美化、防火、防盗工作,消防设备、电器线路应定期检查,保证安全无患。

           

多媒体教室使用规定

 

  一、多媒体教室由电教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设备维护及使用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二、教学计划外,临时性教学活动或其它活动使用多媒体教室,必须向校长申请,经同意后,到教导处办理《多媒体教室使用证》,电教办公室有关人员按约定时间准备好多媒体设备,无证者不能使用教室内多媒体设备,否则后果自负。

  三、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员,按照课程表或临时使用证按时打开和关闭多媒体设备,并做好检查记录。

  四、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须事先接受操作培训,并严格按《多媒体教室设备操作规程》操作,以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五、开始使用前,使用人员应认真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程度,如有问题,应立即与管理人员联系,不得强制使用。

  六、使用时,严格按规程操作,时刻注意系统设备的运转情况,一旦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报告电教办公室有关人员、教导处,并详细说明出现故障的原因。因使用不当造成多媒体教学设备损坏的,按学校损坏仪器赔偿的有关规定处理。

  七、未经同意,不得擅自修改系统环境及相关参数,不准擅自改动系统设备的连接线,不准擅自移动或拆卸系统设备,不准擅自把系统设备拿出室外使用。安装课件、应用程序时,应得到管理员同意及严格采取预防病毒措施。

  八、为保证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正常使用,师生要注意室内卫生,保持清洁,严禁吸烟、吐痰,严禁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

  九、师生进入多媒体教室应保持室内安静整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未经同意,不得擅自播放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录像带、碟片。

  十、使用结束后,认真填写《多媒体教室使用记录》。按规定程序关闭系统设备及电源,整理好仪器设备,拉好窗帘,锁好门窗,并经管理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去。

 

 

图书借阅制度

 

  一、所有学生一律凭借书证借阅图书,借书证和所借图书不准转借他人。

  二、借还图书要严格履行手续,一次只能借书1本,借期为12周,期内必须归还。

  三、所借图书要妥善保管,不准在书上写字、勾画、涂抹、撕页。如有损坏,视其损坏程度酌情赔偿。

  四、大型工具书、百科全书类书籍任何人不得借出,只能在图书室内查阅。

  五、若借书证丢失,立即向图书室声明,原借书证作废。在未声明前别人持借书证借的书仍有原证人赔偿。

  六、学生一律禁止进入书库。

 

 

                            公开课制度

 

  一、学校领导要重视和鼓励教研组、备课组和优秀骨干教师开展公开课教学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公开课活动经常性开展,为教师互相交流与学习提供机会,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教学,提高教育质量。

  二、实行公开课申报确定制度,学校教导处在每学期初公布本学期教研活动中各类公开课的课题、开课时间、研究主题等要求;教师根据要求,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研究先行开展有关研究,提出承担公开课的申请,经学校教务处审核同意后,通知申报教师,做好开课准备。

  三、承担公开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明确研究目标,精心设计,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充分体现教学的示范性。

  四、要完善公开课的组织及管理工作。校级公开课活动由学校教导处统一计划、统一组织;组内公开课由组长负责安排。每次公开课都要安排有关教师认真参加观摩研讨活动。对优秀公开课要做好点评研讨、课堂实录拍摄、教案整理等工作。

 

 

                             领导兼课制度

 

  一、实行领导班子兼课制度,领导干部必须兼课。

  二、领导兼课要保质保量,要严格遵守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

  三、校长和支部书记兼课不做定量要求;副校级领导及中层正职根据学校实际至少兼一个班的课;中层副职兼正常工作量的课。副校级以下领导兼课必须与本人学任专业一致。

  四、学校领导干部要积极探索、研究教学规律,研究改革课堂教学的方法,当好课堂教学的示范。

 

                             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一、学校要确定教师培训规划,制定长期计划和短期安排,真正做到“计划、措施、人员、责任、考核”五落实。

  二、中小学教师培训分新教师见习期培训、岗位业务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专题培训等四种主要类型。

  三、学校要坚持政治、业务培训两手抓,始终把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师德修养和强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作为培训的重点。

  四、教师培训要坚持面向全体,突出抓好中青年骨干教师和新教师培训。

  五、学校应根据各类教师的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内容,依照教师职务级别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力求体现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六、教师培训要体现在职、成人等特点,坚持分类培训、指导,要通过以老带新、开展教研活动、组织自学、进修、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培训。

  七、学校要定期研究和解决教师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培训质量,注重实际效果。

  八、学校要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会,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推动培训工作深入开展。

  九、学校要制定正确的政策导向,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或中断培训学习、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教师,要严肃批评,并取消一切评优选模、职务评聘的资格,切实把教师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教师业务能力分类认定培训制度

 

  一、乡教育行政部门及各学校应定期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行分类认定,以便分类培训培养,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严格认定程序。

    第一,由教师对照标准自愿报名,如实填写《中小学教师分类认定申请表》;

    第二,由学校认真审查核实有关内容后,负责人签名并加盖公章,以学校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将《中小学教师分类认定申请表》及有关证明材料报送县乡教研室;

    第三,县乡教研室组织有关人员根据标准进行分类认定,并对骨干及骨干以上梯次的教师授予相应的称号,颁发证书。

  三、各学校要立足实际,坚持培训方式的开放性、多样性、提高性,强调理论与实践、阶段性集中培训与持续提高相结合,采用集中学习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分层培养培训。要重点抓好新教师试用期培训、青年教师成长性培训、骨干教师提高性培训,以达到各层次教师素质不断提高的目的。

  四、各学校要建立和完善“名师”培养选拔制度、“名师”示范课制度、“名师”述职制度、“名师”带徒制度、“名师”奖励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对各类优秀教师的管理和使用,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