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沂源县西里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索引号: 11370323493219886F/2023-5278811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7-28 发布机构: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沂源县西里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3-07-28
  • 字号:
  • |
  • 打印

学 校 发 展 规 划

 2018.09-2021.08

 

前 言

编研一部学校发展规划,就是创作一场学校与教师关于高端引领与自觉行动的对话,是一部学校顶层设计的大作。

这既是在搭建学校共同的美好蓝图,也是在创建教师的精神家园,要靠一系列措施与步骤推进,也靠大家的能力、毅力与心力支撑,更靠全体干部教师的视野与格局去完成与完善。

这样,这部“作品”才可能有灵魂、有文化、有力量;才能照亮我们的前程,对我们的学校发展及个人成长才有别样花红的意义。

因此,学校坚持“西清润雅,里仁为美”的核心办学理念,突出“教师、质量、品牌、服务”四大主题,大力推进“八名工程”建设,强力促进西里教育进一步向“规范化、品质化、特色化”发展,努力打造一所“流淌着师生生命智慧的乡村幸福学校”。

所以,为进一步引导我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快速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根据沂源县教育局的相关要求,结合西里中学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西里中学始建于1968年,校址在沂源县西里镇辛庄村,取名东方红中学;后迁址沂源县西里镇大刘庄村,时名沂源县第十一中学,设有初、高中;1982年迁至梭背岭乡驻地更名为沂源县梭背岭中学(当时学校共9个班,全部是平房,是三年制初级中学);2001年合乡并镇改名为沂源县西里镇第一学;2007年全县布局调整,西里一中、西里二中合并为沂源县西里中学。

现在学校以东西南北主路为两轴,分为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四区分明。学校占地35071.7平方米,建筑面积20756.4平方米,设有男女生公寓两座;餐厅一座;综合办公楼一座;教学楼一座,生均校园占地面积24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4.12平方米(含生活用房)。

学校现有40个教室,实际使用28个教室,室内均配备电子白板,实现了班班通及网络全覆盖。

学校拥有满足学科教学和学生文体活动的功能室。其中实验室6个;图书室2个,藏书62228册,人均46册;计算机室3个,计算机160台,教师办公用机一人一台;阅览室2个,91种师生刊物,能同时供100名学生上阅读课;综合活动室2间,美术书法教室2个、舞蹈室1个、科技活动室1个,能满足教学需要;学校现有300米跑道的塑胶体育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地、毽球场地和其它多个小型的乒乓球运动场。

学校还有能供1440名学生住宿的两栋宿舍楼,现住有1184人;建有供1500名师生同时用餐的餐厅。

现有28个教学班,在校生1327人。在职在编教师117人,专任教师110人。其中,女教师60人,其中专科1人,本科113人,研究生1人;30岁以下18人,30-4053人,41-5032人,50岁以上14人;高级职称14人,中级48人,初级50人,未定职5人。

绿化面积6364.3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4.32平方米。初步建有树木园林9个。

学校结合时代要求,在总结多年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育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教学育人的功能,挖掘提炼提升“厚德”文化教育积极因素,助力生命找到发展方向与成长乐趣,使面面墙壁会说话,一草一木皆育人,逐步实现了校园文化与内涵发展的聚合,科学管理与师生成长的融合。

为此,近几年,学校及教师获得了一系列荣誉。学校先后获得淄博市规范化学校,淄博市德育示范校,淄博市数字化校园,淄博市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淄博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沂源县优秀班子集体,沂源县师德建设先进集体,沂源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沂源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沂源县文明单位,沂源县业余体育训练先进单位,沂源县文明校园,沂源县职业学校招生先进单位,县五四红旗团委,县安全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县初中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县先进教务处等称号;经不懈努力,我校现有省、市、县优秀教师、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共28人。

二、优势分析

时间,虽然正慢慢逝去,常致我们淡忘,但依旧清晰的回声,却能时时提醒我们,应该对过去做一些细致的梳理、进行一次次深情的回望。

1.硬件建设趋于完善,促进学校快速发展

2016年开始的教育均衡县创建活动,促进了学校的硬件建设,主要建设了女生公寓楼、综合办公楼、餐厅楼、塑胶操场、校园附属工程提升等。现在学校硬件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学校是淄博市农村中学首批数字化校园,为学校今后全面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干部队伍更趋成熟,带领学校稳步发展

学校现有领导班子工作务实,充满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全体班子成员认同并积极践行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及教育观念;通过多年的历练,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管理优良的管理队伍,为学校今后快速发展积累了管理基础

3.教师素养更加优良,保障学校持续发展

广大教师尽管有不少的牵挂或困难,但却逆着城市的方向奋战在乡村学校;大家呈现出了比较好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敢于创新;人人都有干好工作的美好愿望和“一定要把学校建设的更好”的意愿。学校现有专任教师全部达到大学及以上学历;队伍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基本合理;省市县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28名;省市县立项课题7 项。为学校今后质量提升储备了比较好的人才基础。

4.文化校园建设加力,带动学校向深发展

学校自2016年以来坚持“五心”文化建设,本着“传承文明,启迪智慧”的原则,创设楼宇文化、道路文化、墙壁文化、楼道文化、班级文化、活动文化、课程文化,积极培育“五心”少年。学校文化建设正引领学校“五心”教育走向深入,为学校今后快速提升文化校园建设水平搭建了文化基础

5.家长积极参与管理,支持学校协同发展

学校积极和家长联合,成立沂源县西里中学家委会,家委会成员每天到学校轮流值班,参与学校的全程管理,积极献计献策;学校还利用家长会、家访及微信交流等形式强化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社会各界的参与、家长的支持,既护航学校发展,也促进了家校的协同发展,为学校今后的家校互动创设了联育基础。

三、制约因素

为了今天,回望昨天;为了明天,总结今天。反思与总结作为一种管理或成长行为,是非常必要的甚至是很有价值的,关键是反思取向的正与偏,反思质量的优与劣。

对问题认识与改进的每一小步,都是学校及个人前进的一大步。所以,我们每一名干部教师都应有这样自我剖析的勇气与能力。

1.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强化升级

多年来,学校管理干部这支队伍付出了很多汗水,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面对学校转型升级的新形势、新要求,管理干部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始终走在教师前面”的意识,科学管理理念、专业理论素养、现代管理能力、课程领导能力、教研科研融合能力及实干精神有待进一步提升。

2.学校精神有待进一步彰显颂扬

“精气神”是教师暨学校之根,它反映了一名教师的精神长相与一所学校精神文化,彰显了一名教师的文化个性及一所学校文化特性,决定了一位教师的教学质态及一所学校的教育样态。尽管多年来,学校始终运用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师生,但“小进则满、小成即安”的思想还较普遍,学校整体价值观、学校精神仍未完整的形成,深入人心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学校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提档

要想说服别人相信你的管理或引领别人前行,不仅仅是证明自己及管理有多优秀,而是让人觉得跟着你及你的管理会有获得感、成就感。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尽管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比较齐全,但有些制度的落实,还缺乏人文性,更需要持之以恒;科学管理、人文管理、有效管理融合的还很不够;各项活动还没有形成系列化、整体化及效能化。教师培养培训的针对性、时效性有待加强,有效培训模式有待进一步提炼与深化。

4.学校文化有待进一步增强延展

学校文化是师生心灵寄放、心境安顿、心情舒展、心性养护最直接的最好平台,是师生第一时间接受到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熏染与培训,是师生面对的最高层面的心灵课堂与课程。

学校为乡镇农村中学,虽然学校的硬件建设已初步完成,但一直以来没能形成自己独有的乡村学校文化;文化校园建设及美化绿化的整体设计还急需先进理念的指引,实施过程与效果还需要进一步体现匠心、精细与温度;文化校园建设要形成鲜明的乡村教育特点与文化现象,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实践、选择、积淀与升华过程。

5.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加强提效

课堂教学高效是学校管理及教师工作的终极。尽管多年来学校始终将教学改革放在首要位置,但效果还不理想。课堂教学的理念还需更新,教师教学水平还需提高,教学与研究融合的力度还需加强,课堂改革的层次还需加深,校本课程研发还需拓展,教学方法还需优化,学生学习方法还需指导,学校教学经验还需提炼,教学效果还需提高。

6.师生素养有待进一步拓展提升

不断提升师生在思想、心理、行为、教学、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聚合力与创新力是我们的不懈追求,近几年,我校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或短板。

一是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尽管队伍中有能带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领头雁,但整体实力显弱,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特色不够明显,个人专长不够突出,“常规型”“模仿型”教师多,“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少;年轻教师多,需要有个自育与外培有机结合的成长期。

二是班主任队伍素养有待提升。有的班主任欠缺系统的学习、深刻的反思总结与及时的提升;往往忙于应付各种琐事,忽视了学生的生命成长需求和自主能力培养;对于各项活动重结果、轻过程,使得较多活动没有起到震撼学生心灵、化育成长的作用。

三是学生核心素养有待提升。一方面由于部分学困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需要下大力气进行培养;二是面对提升成绩与拓展素养之间诸多矛盾、困难,注定改变提升的过程长,效果显现慢。

通过总结以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不足,我们更加明白了那些朴实易懂却需继续坚守的简单道理,那就是:发展是硬道理;要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既靠外力更靠自己救自己;不能再观望了……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同时也可以深深感到,西里中学广大干部教师多年来一路同行,甘苦自知,可以说付出的是汗水,流淌的是智慧,探索的是路径,形成的是经验,创造的是幸福,收获的是自尊。

当前,我校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与跃升空间,同时也面对着城市化进程中学校发展遭遇挤压的重重挑战与困难,但机遇大于挑战,希望多于困难。我们面对困难的态度就是:困难就是机遇,机遇抓住了就是良机,错失了就是危机;克服大困难就有大发展,克服小困难只有小发展,没克服困难就不发展——纵使艰难也向前。所以,只要我们进一步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与求实务新的工作韧劲,坚持先进的人文管理理念和科学高效的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与综合素养,就一定能把学校建设得更好,把自己发展的更好。

 

第二部分  办学指导思想和核心办学理念

指导思想与办学理念是学校共同体的教育理想与团体信念,是学校办学的核心,对学校各项工作都有根本的指导价值。一条红线贯穿始终;一个指向愈发鲜明;一个目标更加清晰;一种路径愈加有效。

做管理、为教师,永远需要处在“创业态”,这世上只有“创业态”,没有“守业态”,创业是唯一的“长生不老药”,当一个单位或一个人不再创业妄想守业时,前面的路只剩下一条:萎缩、衰败。

所以无论是一个单位的发展还是一个个人的成长,必须始终有先进的指导思想与办学理念武装、引领。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助力生命找到发展方向和成长乐趣”为宗旨,依法治校与以德营校并重,突出干部教师思想工作和学生德育工作首要地位,以不断加强改革为动力,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教师培训与教研科研为两翼,以创新“五心教育”为路径,以建设文化校园和学习型校园为核心,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进一步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强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加快教育思想先进化与教学手段现代化应用进程。努力实现:学校管理从根本上体现润德理心强引领,教师队伍凸显增责提能强素养,教研科研立足小实拓境界,教学质量全面发展稳提高,校园特色精心创建出品牌。

二、核心理念

以“西清润雅,里仁为美”为学校核心办学理念。

“西清”,源自《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西清者,葙中清浄处也。,寓意“西厢清净之处”。“里仁”,是《论语》第四篇的一章,意思是“住在有仁者的地方”。

以“厚德”教育为载体。“厚”是修炼、积累,使之有深度;“德”是指美好的品质修养和宽阔的胸怀,蕴涵着爱心、善心、静心、孝心、上进心等丰富的五心教育内容。“厚德”教育就是尊重个性,引导干部、师生崇尚淳真、追求品质。

三、学校精神

将学校妆成清雅之地,把学生育为仁美之人

四、教育理念

涵养“清”之境,润育“仁”之品

五、校训校风教风学风

校风  向清向雅,育仁育美

校训  至清至仁,树木树人

教风  “西清”以修己,“里仁”以润生,师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学风  心清立学,仁美立身

 

第三部分  规划实施思路与学校管理机制

思路决定出路,想法决定方法。所以,调整好心态,整理出思路,工作可以轻松愉快。

机制牵制管理,行动影响效果。所以,设计好机制,运筹好行动,管理才能不打折扣。

为此,学校及教师应努力探索适合校情的管理机制,坚持审慎的实施思路,方能取得最佳效果。

一、规划实施思路

科学谋划、全面推进;因地制宜、有序实施;突出规范、讲究实效;适度超前、注重提升;一年一变、三年大变。

二、学校管理机制

探索形成一种先进理念引领、人文精神引润、科学制度引导、优质活动引行、典型人物引路、个人自省引发、工作效果引精、督评改进引深的长效管理机制。

 

第四部分  学校发展目标与阶段发展目标

目标就是旗帜,目标就是方向,目标就是激励,目标就是现实,目标促人凝聚,目标指引实践。

一、学校办学总体目标

在三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内把学校建成管理理念更加先进、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师资队伍更加优良,教研科研更加显力,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办学特色更加明显,教学成绩更加优秀,流淌着师生生命智慧,政府信任、家长满意的乡村初中幸福

二、学校阶段发展目标

 

进一步创新阶段(2020.09-2021.08        

立足于各项工作进一步创新创成,强化“向创新创成要品牌”的意识。学校的办学水平与成效得到整体提升,使学校成为一所教育设施一流、思想理念先进、管理行为科学、文化氛围浓郁、校本特色明显、优秀教师频现、教育质量过硬,在沂源县、乃至淄博市享有一定声誉的乡村名校。并系统总结、生成关于学校、教师方面系列的做法与经验,为编制下一轮学校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进一步提升阶段(2019.09-2020.07                    

立足于各项工作进一步提档升级,强化“向提档升级要效益”的意识。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的领域继续改进提升;重点实施领域继续推进深化,并适度加快进度;不断优化文化校园建设和校园绿化美化,突出园林化、景点化、多样化、自然化;夯实厚德文化底蕴,渐显“西清润雅、里仁为美”的人文氛围;不断强化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现境界,过程示高效,队伍出名师;不断细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师显智慧,教学出经验,课堂亮成绩。

 

进一步规范阶段 (2018.092019.07                            

立足于各项工作进一步规范科学,强化“向规范科学要质量”的意识。搞好学校的总体规划,抓实制度的修订完善,抓紧活动的精心设计,抓住过程的规范细致;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组成强有力的行动小组;在突出工作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全面推开,就提炼并认同学校发展核心理念、形成新一轮办学总目标及合力、强化干部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加强文化校园高质量再构与高起点的绿化美化、搞好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等关键领域,进行高端策划与重点推进,并初显各种效果。

 

2018.092019.07     2019.09-2020.07    2020.09-2021.08

第五部分  学校“八名工程”体系构建与实施

学校高效发展的最佳路径是什么?当是实施文化管理与润心理情;学校有效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当是“上下同欲者,胜”。

为此,学校向全体西里中学人郑重提出:我们想不想把西里中学建设的更好?能不能建设的更好?怎样建设的更好?随之,每位西里中学人都应认真思考并做出回答:西里中学需要你吗?没有你行不行?你在哪里?学生喜欢你吗?你将爱洒了多少?履职何处?

因此,每位干部及教师的再次觉醒与崛起,才能换来学校的崛起;只有每位干部教师具有了强烈的自尊心与上进心,我们这所学校及学校的人才能赢得尊严;每个人的点滴改变及学校的天天改变才能汇成个人及集体的整体大的改变。

所以,学校将团结带领全体师生深入实施“八名工程”,即“管理干部示范工程”“干部教师聚心工程”“队伍培养优化工程”“教研科研促进工程”“文化校园建设工程”“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学生素质培养工程”“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就是静下心来,争一口气,不断创造西里中学美好的明天。

一、干部成长示范工程

(一)基本主张

校长是教师的精神首席、管理首席;没有一支优秀的干部小队伍,就不可能带好师生这支大队伍,更不会带出学校持续发展的大局面。

所谓领导中的“领”就是示范与引领,“导”就是督导与指导;所谓管理中的“管”就是构建制度、形成文化;“理”就是形成机制、催生效果。因此,不论是讲“领导”也好,还是谈“管理”也罢,都要力戒不正确的“领”、不精心的“管”的现状,避免“领”而不“导”的浮乱,摆脱“管”而不“理”的低效。

(二)发展目标

学校层面: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好,奉献精神强,管理能力高,创新思路宽,合作意识浓,工作效果佳的干部队伍,渐渐生成一种干部成长文化。

个人层面:人品正、责任强、境界高、作风实、业务精、会引领、善宽容、效果好。

(三)总体要求

学校层面:干部做到“五好”,即展好自我境界;做好分管工作;教好所兼课程;带好一个组室;呈好一种局面。级部主任和组长方面实现“四要”,即要抓好部组服务;要搞好教学研究;要教好所任课程;要带好所属层面。管理体现“四个一”,即揣着一颗大度心;富有一颗热心肠;洒下一片服务情;创出一套新机制。

个人层面: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欲望,不断强化自我反思的习惯,不断锻造自我提升的能力。

(四)具体举措

学校层面:编制培养方案;制定成长目标;加大外培力度;做实校内培养;搞好考核评估。

个人方面:在制定目标中提升;在务实肯干中提升;在及时学习中提升;在积极培训中提升;在深刻反思中提升;在善于写作中提升。

二、干部教师聚心工程

(一)基本主张

每个教师的心情、心态,以至于心思、心胸、心志都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力、发展力;理“心”则心悦、则心聚,聚“心”则力生、则力合。

(二)工作目标

学校层面:让管理与教育教学成为一种它育与自育相结合、过程幸福、结果满意的有效活动,渐渐生成一种干群关系和谐、同事关系融洽的学校人际关系文化。

个人层面:强化“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懂得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时刻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的做人素养。

(三)工作要求

学校层面:校长关心、引领管理干部;管理干部尊重、善待老师。

教师层面:教师理解、支持管理干部;教师学会不断地调适自己。

四)主要举措

学校层面:目标鼓舞人;工作培养人;管理吸引人;关心温暖人;沟通理解人;活动凝聚人;比赛锻炼人;培训提升人;评比激励人。

个人层面:在学习中强化修养;在工作中修炼自觉;在交往中显现善良。

三、队伍培养优化工程

(一)基本主张

校不重培师,必被师限;师不重学研,必致自忧。

用心善待每一天,有情有意的工作、有质有量的教学、有滋有味的生活,每个人的脚下都有一条通向幸福与成功的路。

(二)培养目标

学校层面:德、才、情、志、趣兼备,形成一支师德更高尚,结构更优化,业务更精湛,创新力更强,更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渐渐生成一种学校培训模式与教师成长文化。

个人层面:克服“差不多”“我现在就行了”等思想,既优于别人,也要优于过去的自己,不断做更好的自己。

(三)总体要求

学校层面:进一步增强发展欲望、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进一步提升为教能力。

个人层面:志在为校、志在为教、志在为先;我的工作我负责,我的工作请放心。

(四)具体举措

学校层面: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和实施方案;分类确定年度校本培训主题,搞好专题系列培训,建立“三课”培训制度;以人文素养培训为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打造智慧课堂,构建我校特色课堂教学模式;完善《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比办法》,以课堂与活动为载体,提升教研科研内涵;完善教师专业成长评价机制。

个人层面:努力实现“教、研、训” 融合高效,“读、思、写” 一体并行。

四、文化校园建设工程

(一)基本主张

文化从那里来?由人成“文”;文化有何作用?以“文”化人。换言之——人为,为人。校园文化如水,滋育众心,乃师生素养及发展之所依;而师生互促共长,催升新风,乃文化校园生成与发展之所基。

(二)工作目标

学校层面:建设科学、系统、有效的学校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标识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由“校园文化”演变成“文化校园”,使广大师生舒心工作、幸福成长。

1.制度文化:根据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全面的编制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构建学校制度文化体系。

2.物质文化:形成硬件配备齐全,安置合理、呈现有序、使用方便、功能尽显、管理规范的工作程序与文化。

3.管理文化:形成系统指挥,分级负责,层次管理,工作承包,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管理模式,构建高效的管理方式与运行文化体系。

4.标识文化:从外环境入手的一级导向标识,校园总图、校园交通道路指引标识、道路分流标识、道路名称标识、楼宇场馆名称标识到达目的地;楼宇内部二级导向标识,楼宇总索引及平面图、各楼层索引及平面图、大厅/走廊指示、楼内公共服务设施标识、出入口标识、公告栏等;三级导向标识,从各教室、实验室到行政、后勤等单位的单元牌;四级导向标识,门牌、设施牌、窗口牌、树木牌、草地牌等,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标识文化。

5.言行文化:构建大方、得体、儒雅的教师言行礼仪文化,营造富有青春活力、积极努力的学生成长文化。

6.活动文化:形成具有乡村学校特色、教师特质、学生特点的系列活动文化。

7.精神文化:认同并践行学校办学核心理念;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设计有自我特色的校徽、校旗、校歌;评选学校校树、校花;构建向上、至善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

个人层面:由一个个“有文化”的人变成一个个“文化人”

(三)工作要求

学校层面:制度理心;管理引心;精神润心,成效暖心,文化励心。

教师层面:每位教师都逐渐成为创造文化的人。

(四)具体举措

学校层面:加强学校三风建设;充实完善学校制度;探究现代管理方式;完成学校整体布局;发展师生各类社团;打造班级成长文化;构建现代课堂文化。

教师层面: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点点滴滴。

五、校园美化绿化工程

(一)基本理念

一切关于美化绿化的设计及内涵的韵味,都会以看见或看不见的种种方式,抵达师生的眼睛里、内心上和智慧中。不知在哪一天、哪一时,也不知在哪个角落,每次走近它、遇见它,似乎不经意、什么都没往心上去,但什么都发生了,看见了、进入了、入心了,甚至是发酵了、产生了。因此,每一廊、每一园,都要构成一个个“信息场”“交流场”“同化场”“宣传场”“提升场”。

(二)美绿目标

1.美化文化

整个校园按照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的区域划分,统筹设计“四区”的美化格局及境界,体现美观性、艺术性、协调性与思想性。统一设计校门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文化、馆式文化、楼梯文化、墙面文化;宣传栏文化、宣传窗文化;雕塑文化、石景文化、水景文化;办公室文化、功能室文化、班级文化等景观文化。

2.绿化文化

按照“一心、两轴、三阶、四区、五院”的总体格局,统筹实施“两场、三水、四石、五院、六廊、七带、八林、九园、十景、百木”的总体布局,整体设计全校的绿化理念及意境,体现绿化性、观赏性、整体性与艺术性。统一设计树木园、花草园、花木廊、盆景园、绿化墙、绿化带等绿化景观。

其中“一心”是指进入校门两楼之间的核心地带、中心广场。“两轴”是指面对校门的横贯东西的横道,链接教学区、办公区及生活三区的南北纵路。这既是两条抵达各区、各点的重要通道,也是两条景色各异的漂亮的绿化带,更是两条雕景筑园的重要景观之路。“三阶”是指教学楼至生活区地势由低到高呈现出的三级台阶。“四区”是指既互相区分又紧密相连的办公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五院”是指在校园内可打造五个相对独立、主题各异、风格各具的特色小院。

“两场、三水、四石、五院、六廊、七带、八林、九园、十景、百木”中的“两场”是指一进校门面对的“西里广场”,这既是一个绿化与景观融合的综合广场,又是一个个分区布点特色各异的小型广场。另一个就是教学楼南面的学、娱、玩融合一体的“学子广场”;“三水”是指在西里广场及教学楼北面设计的山水莲合一的水池景观;“四石”是指借势建造四个山石景观;“六廊”是指借机修造六个木质或贴纸连廊,栽植绿篱花墙;“七带”是指借地借势培植七条迎春柳瀑布带;“八林”是指本着栽上就显大效的原则,植造八个品种不一、高中低错落有致的树木林;“九园”是指借空建造九个形状各异、品质不一的花草景观园;“十景”是指借空间随季节摆置盆景景点或花坛景点,连同其他景点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香,冬有绿的景象;“百木”是指校园内种植百余种花草树木。

(三)总体要求

学校层面:美化要契合四区域中工作与生活的特点,体现四区域内师生及活动的特质;绿化要体现花木品种有新有别,设计形状有形有异,高中低立体多层实施;达到一园一主题、一隅一景色,实现树、花、草搭配合理,园、廊、景浑然一体。

个人层面:每个人都应献计献策,都应成为建设者、维护者。

(四)主要举措

学校层面:学校统一领导、邀请专家指导;领导领衔承包、教师广泛参与;分项有序推进、分别精细实施。

个人层面:积极献计,视情参与。

六、教研科研促进工程

(一)基本主张

管理到高处要深学,教学至深处必是研。

学校依靠教研科研引领教师多元发展,教师个人依靠教研科研实现深度发展,不断成就更有内涵的自己、更有品质的学校。

(二)管理目标

学校层面:树立向教研科研要质量的思想,克服碎片化、无序化现象;增强教研科研意识,加强教研科研力度,提升教研科研能力,建设一支善科研、乐教学、勤读书、深反思的学者型队伍,渐渐生成一种学校教研科研文化。

个人层面:做一个向科研、会科研,教研与教学融合趋优的教师。

(三)工作要求

学校层面:制定一套工作纪律,配好一批带头人,选准一些小课题,培育一股科研风,形成一种凝聚力,体现一种好效果。

个人层面:以教研科研提内涵,诗意的行走在教研科研与教学成长一体并进的路上。

(四)主要举措

学校层面:认清教研科研的作用,寻找制约提升的问题,展开教研科研活动,规范教研科研工作,提炼教研科研模式,提升教研科研成效。

个人层面:阅读,欣赏他人的风景;参培,聆听窗外的声音;尝试,探究教研的途径;反思,推进研究的深度;写作,发现自己的美好。

七、学生素质发展工程

(一)工作主张

始终秉持“向德育创新要提升”和“一位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的理念;处处是德育之地,时时是德育之事;德育,就是让学生遇见更好的自己,必须常是春风化雨,多是润物无声。

(二)发展目标

学校层面:班风再优化,学风再强化,常规再细化;逐渐生成一种德育模式及学生成长文化。

学生层面:力争每一名学生都成为自尊、自信、自律、自强的人。

三)工作要求

学校层面:德育工作要不断地强化、深化、细化、优化;坚持并不断完善“小、实、快,新、近、活,高、严、恒”的德育原则;加强德育管理、强化教育引领、突出活动育人、体现润物无声。

学生层面:突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设计、自我活动、自我体验、自我提升与自我完善。

(四)主要举措

学校层面:强化班主任培养培训;实施“五心”教育;开展学校、班级小岗位建设;建设互动性家委会及家校关系;深入开展师生阅读活动;全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层面:主动参与各类活动,认真搞好自我学习,及时进行反思总结。

八、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一)基本主张

深化学校教学改革,进一步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这一课题是我们回避不了的问题,不是选答题,更不是附加题,而是每个干部教师的必答题、必须答好的题。

所以,管理必须入心,教师需再提能,课堂要再提效。

(二)教学目标

学校层面:教学管理规范科学,富有引力;教学方式实用多样,特点明显;能力观念不断更新,名师频现;课堂教学凸显成效,师生双进;学生学习主动刻苦,质量优秀,逐渐生成一种学校教学与质量文化。

个人层面:成为一个爱教、会教、教好的教师。

三)教学要求

学校层面:统筹规划,以学期为改革单元,设计推进措施,实现学期效果。

教师层面:每一次备课都力求深刻,每一句话都力求有用,每一道题都力求有针对性,每一节课都力求使各层次学生有收获。

四)主要举措

学校层面:转变教学理念;强化教学管理;组织高端培训;开展高质研讨;提高教师技能;优化课堂教学。

教师层面:在学中提升教学水平,在培中提升教学水平,在教中提升教学水平,在研中提升教学水平,实现新一层面的“教、学、研、培、思、写”融合一体。

第六部分  年度重点工作、目标及实施措施

正确的指导思想、清晰的办学理念、恰当的目标定位、先进的管理理念确定以后,就必须进行任务系统分解,并寻找最优的运行方式,这样才能一步步逼近我们期盼的美好境地。

第一学年为学校办学规范年。即学校管理规范有效,文化校园美化绿化高质建设,干部教师培训有序推进,教学改革高点启动,营校成果初步显现。

第二学年为学校办学提升年。即强化学校管理,细化文化校园建设美化绿化,优化队伍培养,深化课堂改革,营校成果显著提高。

第三学年为学校办学创新年。即学校管理实现创新,各项工作提档成型,教学成绩名列全县前列,管理成效强化宣传。

一、干部成长示范工程年度目标及实施路径

主管领导:校长

承办处室:办公室

具体负责人:娄树文

第一年(2018.92019.7) 干部素养建设年

1.制定学校管理干部发展要求、培养措施及考核办法。

2.个人深刻查摆自身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年度个人发展计划及规范点。

3.个人注重在实干、勤学、参培、善思中,不断提升自己。

4.学校借助办公会、管理活动等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培训。

5.积极探究包级组织管理体系。

6.对照考核办法,强化自评与群众测评。

7.每年评选一至两名优秀管理者。

第二年(2019.92020.7)干部素养发展年

1.分管工作向专业化发展,其他方面向多元化延伸。

2.学校有针对性外派学习培训,强化学用、学升结合。

3.在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中,提升自我境界,发展自我能力。

4.召开相关方面的研讨会,总结经验。

第三年(2020.92021.8) 干部素养示范年

1.各口总结经验,召开经验交流会。

2.学校结合一些管理案例、教学案例、教师成长案例等深入剖析,进行系统总结,编印相关成果集。

3.每名干部都成为充满理想理念的先锋、实干会干的标兵、管理引领的能手。

4.适时配合县教体局,在我校召开管理现场会。

二、干部教师聚心工程年度目标及实施路径

主管领导:校长、各副校长

承办处室: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团委、总务处

具体负责人:各科室主任

第一年(2018.92019.7) 开展“懂心”行动,树好风

1.针对教师跑校上班的实际,通过调查问卷、个别谈心、走访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掌握广大教师的思想动态、实际困难与实际需求。

2.汇总教师意见、建议,进一步读懂教师个体、读懂教师家庭、读懂小组教师、读懂全体教师,理出初步工作思路。

3.制定学校教师聚心工作方案。

4.推行人性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要求、活动与评估,减轻教师的非教学压力。

5.按照有关规定,根据教师情况及学校实际,形成与教师谈心制度、问题反映制度、节假日走访制度、困难教师慰问制度、文体活动参与制度、外出学习制度、获得成绩祝贺制度等。

6.学校开展“四分”(本分、职分、天分、缘分)教育活动,提高干部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第二年(2019.92020.7) 开展“暖心”行动,颂好风

1.有针对性的开展系列活动。教师取得成绩时,及时表扬一下;家庭遇有困难时,随时帮助一把;教学存有困惑时,能够指导一番;心情郁闷时,及时陪护一程;需要倾诉时,静心听听心声;身心倦怠时,适时搞些活动;工作疲惫时,有些闲暇调控。

2.开展“四气”(正气、志气、和气、底气)教育活动,打造内部和谐的环境,增强责任意识。

第三年(2020.92021.8) 开展“聚心”行动,呈好风

1.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继续搞好各项关心教师的活动。

2.开展“四心”(信心、爱心、静心、甘心)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教师的责任感。

    3.形成学校聚心工作日常机制与系列工作模式。

三、队伍培养优化年度工程及实施路径

主管领导:校长、分管校长

承办处室:教务处  教科室 

具体负责人:闫志刚

第一年(2018.92019.7)  强化培训培养

1.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校本培训机制和实施方案。针对不同类别的教师制定不同培养目标,实行菜单式培训。

2.以人文素养培训为重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教师新形象。通过问卷调查,出台西里中学“教师十条忌语”和优秀教师基本评价标准。

3.从教师普通话要求、教师基本礼仪、课堂教师语言、学生谈话语言、家长沟通语言等方面出台“教师基本言行十条底线”,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落实敬业爱生的各项要求,规范教师的各种行为。

4.强化目标意识。引导教师制定《学校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每位教师明确自己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优化教师专业成长评价机制。

5.积极推动骨干教师工程。全面实施“1+1”师带徒带动工程,每年每学科培养1-3名在校内、县内有一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

6.利用“三课”制度(每学期都适时高质量的组织几节校级研讨课、几节汇报课、一些优质课),引导教师在反思中提升成长。

7.10%以上教师的教学模式受到上级业务部门认可,成为县内骨干教师。

8.鼓励教师进修高一级学历。研究生在读率达到5%

9.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实现教师的三个转变:转变阅读态度,将阅读发展成自我专业成长的习惯;转变品味意识,将阅读提升为提高自我文化品位的途径;转变育人模式,将阅读感悟用于指导学生成长。

10.完善《优秀教研组、备课组评比办法》,加强学科教研室、备课组建设,增强教研活动的学术性。

11.每年评选“十佳优秀教师”“十佳师德教师”。

第二年(2019.92020.7)  突出提质提升

1.创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重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实现教师由普通型向科研型转化,凡45岁以下的一线教师做到人人有课题。

2.以课堂与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内涵,培养个性化教师。有30%以上的教师形成个性教学风格。建设合作学习、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文化

3.各学科有20%的骨干教师在县、市、省内有一定影响。20%以上教师的教学模式受到上级业务部门认可县内有一定影响力。

4.鼓励教师进修高一级学历。研究生在读率达到10%

5.以网络教研为基础,全面提升现代技术应用水平。完成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创建任务。

第三年(2020.92021.8)  全面成型见效

1.20%以上的教师成长为县级名师。

2.50%以上的教师形成个性教学风格。

3.强化校内名师工作室工作,提供成长展示舞台,加强学习交流,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

4.鼓励教师进修高一级学历。研究生在读率15%以上。

5.全面评估教师三年发展规划。

四、教研科研提升工程年度目标及实施路径

主管领导:分管校长

责任处室:教科室

具体责任人:公维利

第一年(2018.92019.7)  立足强化

1.制定学校教研科研计划,修定学校教研活动工作办法及课题管理规定。

2.教研工作成系列、显规范、提效果。

3.开展好既有课题研究工作,组织好小课题申报工作。

4.组织相关培训。

5.每年评选“优秀论文”“十佳小课题”“十佳教研科研先进个人”。

第二年(2019.92020.7)  立足提升

1.推进教研活动高质开展,推进课题工作深入研究。

2.编辑学校教师校刊,每学期编印一至两集。

2.评选优秀备课组、优秀教研组。

3.推进教研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

第三年(2020.92021.8)  立足成型

1.征集教研案例,评选优秀范例。

2.适时举办教研科研经验交流会。

3.总结提炼各口经验,形成学校教研科研的经验与工作模式。

4.编辑教研科研成果集。

五、文化校园建设工程年度目标及实施路径

主管领导:校长 分管校长

承办处室:政教处 团委 教务处 总务处 

具体负责人:唐守贵  闫志刚  周清平

第一年(2018.92019.7) 全面推开年

1.编制高水平的《沂源县西里中学文化校园建设方案》。“三风”建设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细抓实。不断完善学校精神文化顶层架构,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进一步明确办什么样的学校,成为什么样的教师,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等问题。

2.完成学校整体布局规划,

3.全面打造校园显性文化。重点打造以班规、班风为主的班级和走廊文化。使所有的班级具有班级特色文化。

4.利用校会、班会、音乐课、文艺活动等传唱校歌、熟记三风一训。

5.初步整理和编排《西里中学管理手册》。

6.建设系列化社团组织,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个教师充分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尊严和幸福感。

7.全面设计五心教育静态篇。

8.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投入,学校基础性物质文化基本成型。

第二年(2019.92020.7) 全面提升年

1.充实完善《学校章程》。

2.整体构建学校广场文化、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走廊文化、宿舍文化、餐厅文化、运动场文化等系列文化。

3.继续整理修订《西里中学管理手册》。

4.用学校管理目标双向细目表的形式,明确学校各部门各时段的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程序、活动安排,对学校工作进行全面细化,实现精细化管理。

5.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目的,从组规、组徽、小组评价等方面入手打造课堂文化。

6.使80%以上班级形成班级特色文化。

7.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投入,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基本实现精品化。

8.拍摄学校宣传片,全面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第三年(2020.92021.8)  全面创成年

1.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2.建设学校精神文化体系。

3.全面总结学校文化建设工作,编印大型学校宣传画册。

4.系统编印《西里中学管理手册》。

5.对学校管理模式进行提炼,力争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

6.充分发挥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坚持既统一又充分发挥班级特色的原则,使100%班级形成班级特色文化。

7.实现学校文化引领管理,形成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使师生幸福指数在80%以上。

8.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全面实现精品化。

9.积极构建学生人人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共进的现代课堂文化。

六、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年度目标及实施路径

主管领导:校长、分管校长

承办处室:总务处、政教处、团委

具体负责人:陈现礼 左孝军

第一年(2018.72019.7)  全面设计再展开

1.学习外地、外校经验,制定本年度绿化美化方案。

2.完成重点地域、重点项目的实施,整体完成50%左右的绿化美化工作。

第二年(2019.92020.7)  全面细化再优化

1.完善上年度绿化美化工作,制定本年度绿化美化方案。

2.完成40%的绿化美化工作。

第三年(2019.92020.8)  全面建成再提升

1.总结完善上两年度绿化美化工作,制定本年度绿化美化方案。

2.完成剩余10%的任务。

3.整体提升整个绿化美化的水平与档次,总结工作经验。

七、学生素养建设工程年度目标及实施路径

主管领导:分管校长

承办处室:政教处  教务处 

具体负责人:唐守贵 闫志刚

第一年(2018.92019.7) 进一步设计精心实施

1.制定小目标管理细则,明确学校、家庭、社会等具体责任,活动引领养成良好习惯。全面开展班级小岗位建设。结合各年级岗位建设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好班级小岗位建设,把班级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积极探索校级小义工活动。

2.以“文明礼仪教育”为主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整体设计文明礼仪教育序列化内容,开发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学生主动参与班级建设与学校生活,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努力成为班级的小主人和构建校园生活的主力军。

3.形成具体和更为详细的《五心教育方案》,五心教育形成系列,完善《五心教育》读本。

4.加强学校社团建设。实现每200人拥有一个社团组织的目标。

5.开展师生、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教师、家长身心健康。

6.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编印班主任工作手册,每月进行一次班主任培训。

7.大力开展班集体建设,创建一批校级德育特色班级,逐步达到20%以上班级成为特色班级的目标。

8.拥有一支10人的心理咨询队伍。

9.建设班级阅读书橱,开展阅读活动。实现学生的三个发展:让阅读成为习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习惯,改善学生的个性品质;让阅读成为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10.编辑学生校刊,每学期出版两期。

第二年(2019.92020.7)  进一步实施快速提升

1.全面实施小目标管理,以五心教育为重点,编辑刊印《我的五心故事》手册。

2.制定详细的校园文明公约,让学生从被约束到自觉地履行文明公约。

3.加强学校社团建设。提高学生社团数量和质量,30%的学生参与2个以上社团组织,社团活动特色初步显现。

4.学生自主发展评价日趋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更加完善,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学校文化逐渐形成。

5.大力开展班集体建设,创建一批德育特色班级,逐步达到40%以上班级成为特色班级的目标。

6..开展“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展评”、“我讲我的读书故事”等系列评选活动,建设书香班级、书香校园。

7..开展书香小家庭建设。

8.家委会职责履职较为完善。完善学校家委会组织人员架构,完善家庭教育体系,开展班级“家长进课堂”活动,提升家长义工质量,融通各类优质资源,整合教育力量的介入,凝聚教育合力。

第三年(2020.92021.8)  进一步提升凸显创新

1.社团活动面对农村社区实际,以社区服务为重点,广泛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进社区活动,创建学校社团品牌,实现学生在组织团队中提升素质和能力的目的。50%的学生参与2个以上社团组织。

2.编印《我的五心故事》校本课程。

3.大力开展班集体建设,创建一批德育特色班级,逐步达到60%以上班级成为特色班级的目标。

4.学生综合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5.家校教育成为学校特色。

八、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及实施路径

主管领导:校长、分管校长

责任科室:教务处

具体负责人:宋增伟

第一年(2018.92019.7)  进一步细化全面推进

1.借鉴外地、外校经验,制定学校教学改革推进方案。

2.邀请专家第一次做通识辅导报告。

3.学校、教研组及教师开展活动并展开新探索。

4.总结个别教研组、备课组及教师的非典型性经验。

5.教学改革初显成效,每年都评选校级“十佳教学先进个人”

第二年(2019.92020.7)  进一步深化全面提升

1.继续组织好校内各种课堂研讨、校外各种学习培训等课堂改革系列研究活动。

2.组织第二次专家课堂教学主题培训。

3.在校内推广一些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教改经验,初步形成学校改革经验。

第三年(2020.92021.8)  进一步成型全面显效

1. 继续组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系列活动。

2. 组织第三次专家培训。

3. 出成绩、出经验、出名师;尽可能争取教育局在我校召开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

 

第七部分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学校规划的编制、实施、评估与矫正,说到底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工作模式等诸多方面深刻的变革,所以必须构建有力的系统保障机制。

1.思想保障。学校将通过舆论宣传、学习理解一系列措施,构建思想统一、观念先进的氛围保障 

2.组织保障。学校将依托教师构建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及机制创新、流程再造的长效协作保障。

3.制度保障。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使各项工作各级落实有章可循。

4.条件保障。学校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及经费投入的条件保障。

5.监督保障。构建依法治教营校,民主理校及自主管理、全面参与、民主监督的现代学校监督机制,强化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的校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工作,加强以工会、教代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工作,经常向教师代表通报学校管理情况,定期向社区、家长及家委会汇报学校发展情况。

6.督评保障。进一步探索过程性督查评价与终结性督查评价相结合的路子,形成科学、及时、分时段、成体系、递进式的总结评价、问责改进与表彰奖励机制。

 

结 语

总之,学校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描就,就看我们怎样去落实。在历史与现实中,也常常有一些好政策不能转化为发展力、好措施变形走样、搞了多年的事情效果并不那么好,为什么?关键就在于没有把上级精神、政策要求对接基层实际、对接师生心声,要么是照猫画虎、机械执行,要么就是规划与执行两张皮、虎头蛇尾。我们绝不能走这样的老路。

2018年,是我们实施规划的起始年。一分策划部署,九分细致落实。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从难处入手,赢得的往往是高开端、宽入手、大势能。让我们继续发扬团结拼搏的精神,建设优秀学校,打造特色品牌,共享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