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沂源县西里中学基本简介 | ||
---|---|---|---|
索引号: | 11370323493219886F/2024-5278628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11-19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
沂源县西里中学基本简介
1、办学性质:全额拨款公办初中学校
2、主管部门: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3、办学地点:沂源县西里镇朝阳路50号
4、联系方式:0533-3322777
5、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68名,教师86名。
6、办学条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学校的发展,特别是2007年全县学校布局调整,办学条件大幅度提高,学校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室内均配备智慧黑板,实现了班班通及网络全覆盖。2015年投资1200余万元新建女生公寓楼,极大改善了学生的住宿环境;投资500余万元新建餐厅,极大改善了学生的就餐环境。2016年投资500余万元,实施操场全面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塑胶面积达12282平方米,建成300米标准塑胶跑道1条,人工草皮足球场1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2个。2017年投资700余万元新建综合楼,极大改善了学生的学习环境。2018年,投资20余万元,进行校园绿化工程,按照“一心、两轴、三阶、四区、五院”的总体格局,统筹实施“两场、三水、四石、五院、六廊、七带、八林、九园、十景、百木”的总体布局,绿化面积6364.3平方米。
7、办学特色:
在注重学校硬件建设,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西中人紧跟教育发展的潮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依托鲜明的地域文化,努力打造文化校园。
在这里,师生能够更深入地触摸中华文明的脉搏。学校的核心办学理念是“西清润雅,里仁为美”。“西清”,源自《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西清者,葙中清浄处也。”,寓意“西厢清净之处”。“里仁”,是《论语》第四篇的一章,意思是“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我们在营造校园文化中,挖掘儒家学说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注入现代意识,打造“清雅”“仁美”的人文精神内涵。从儒学中提炼、升华,确立了“‘西清’以修己,‘里仁’以润生,师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风、“心清立学,仁美立身”的学风以及“向清向雅,育仁育美”的校风。涵养“清”之境,润育“仁”之品。将学校妆成清雅之地,把学生育为仁美之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围绕着弘扬以儒家哲学为基本精神的传统文化,营造富有我校特色的校园氛围,提升全校师生情操、理念为目标,进而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进展。
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学校将“清雅”“仁美”文化融入环境建设之中,从室外环境到室内环境,从命名到装饰布局,处处见深意,处处能育人。学校制定了完善的制度,编撰了多元的校本课程、师生手册、学生手册等;开展丰富的活动,让师生更加具象化的认可、接纳学校的文化。努力做到由“校园文化”演变成“文化校园”,使广大师生舒心工作、幸福成长,由一个个“有文化”的人变成一个个“文化人”
8、师资水平:
学校现有教职工86名,高级教师37名,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85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34名,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班主任1名,淄博市优秀教师3人,淄博市优秀班主任3人,淄博市教学能手2人,淄博市骨干教师2人。
9、荣誉奖励:
山东省绿色校园
淄博市平安校园
淄博市德育品牌学校
淄博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先进单位
淄博市交通安全先进单位
淄博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淄博市规范化学校
沂源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
沂源县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沂源县教学优胜单位
沂源县教科研基地
沂源县文明单位
沂源县花园式单位
沂源县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
沂源县信息技术创新先进单位
沂源县电教工作先进单位
沂源县六个一百优秀组织单位
沂源县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先进单位
10、历史沿革:
沂源县西里中学,始建于1968年,校址在沂源县西里镇辛庄村,取名东方红中学;后迁址沂源县西里镇大刘庄村,时名沂源县第十一中学,设有初、高中;1982年迁至梭背岭乡驻地更名为沂源县梭背岭中学(当时学校共9个班,全部是平房,是三年制初级中学);2001年合乡并镇改名为沂源县西里镇第一学;2007年全县布局调整,西里一中、西里二中合并为沂源县西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