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沂源县大张庄中学/教学信息 | ||
---|---|---|---|
索引号: | 11370323493219886F/2022-5278689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2-10-01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初一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开始,我们将带着更高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册部编版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使用的是部编版小初中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继续按照主题单元的机构进行编排,共编排了六个单元,27篇诗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主题分别是:“走进大自然”“重温革命岁月”“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走进小说”、“围绕中心意思习作” “感悟艺术魅力”。每个单元包括单元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册“语文园地”共安排七次,“口语交际”匹次,“习作”六次,每个单元都有。
三、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25人,分设4个教学班。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小学语文大部分基础知识;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析理解一些浅显的文章,能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叙述和描写。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语文能力较弱,书写、阅读、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欠缺,对语文学习缺少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基本功不够扎实,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因材施教。
四、教学目标
1.本学期注重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使学生热爱语文学习,有浓厚的探究兴趣,注重文化积累,情感积累。
3.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4.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能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5.按照单元要求训练书面表达,提高习作能力。
五、教学措施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3.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
4.在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6.认真、及时批改学生作业、
7.平时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和各种教研活动,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附: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
教学内容 |
教学活动 |
1 |
第4课古诗三首 第13课古诗三首 |
背诵、默写 |
2 |
第1课《草原》 第2课《丁香结》 《宿建德江》 作文 |
单元习作 习作讲评 |
3 |
第3课《花之歌》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第5课《七律.长征》 作文 |
单元习作 习作讲评 |
4 |
第6课《狼牙山五壮士》 第7课《开国大典》 第8课《灯光》 |
单元习作 习作讲评 |
5 |
第9课《我的战友邱少云》 第10课《竹节人》 第11课《宇宙生命之谜》 |
单元习作 习作讲评 |
6 |
第12课《故宫博物院》 13课《古诗三首》 |
单元习作 习作讲评 |
7 |
复习1——6课 |
练习、测试 |
8 |
复习7——13课 |
练习、测试 |
9 |
复习名著导读 |
期中考试 |
10 |
第14课《桥》 第15课《穷人》 |
讲评试卷 单元习作 |
11 |
第16课《金色的鱼钩》 第17课《夏天里的成长》 |
单元习作讲评 |
12 |
第18课《盼》 第19课《小站》 |
单元习作 习作讲评 |
13 |
第20课《月光曲》 第21课《京剧趣谈》 |
单元习作 习作讲评 |
14 |
《伯牙鼓琴》 《书戴嵩画牛》复习第一单元 |
单元习作 习作讲评 |
15 |
复习第二单元、三单元 |
测试 |
16 |
复习第四单元、五单元 |
测试 |
17 |
复习第六单元 |
测试 |
18 |
期末考试 |
期末考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