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鲁村中学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 ||
---|---|---|---|
索引号: | 11370323493219886F/2022-5277933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2-10-01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
为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各类突发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学校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本预案所指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涉及学校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
2、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性活动。
3、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舆情风险等。
4、涉及境外师生事件;校园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5、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公共事件。
1、预防为本,及时控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整改机制,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把突发公共事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社会秩序失控和混乱。
2、分级负责。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要在学校党政的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发生公共事件后,学校领导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
4、区分性质,依法处置。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引导师生和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5、加强保障。从法规上、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经费保障、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
1、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由分管领导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有安办、总务处、德育处、教导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2、应急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有关会议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在预测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协调与其它部门的关系,当突发事件超过教育部门处置能力时,依程序报请相关部门支持、配合;部署和总结年度突发性公共事件应对工作。
1、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最先发现或接到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应在第一时间内向有关部门部门报告,不得延报。
(2)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翔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
(3)续报:在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原报告者应及时续报事件有关变化的情况。
2、应急信息的主要内容
(1)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
(2)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评估;
(3)事发当地已采取的措施;
(4)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5)需要报送的其它事项。
3、预防预警行动
(1)各处室应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要细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明确责任,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实到实处。
(2)要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定期对各种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提出相应的预测报告。
1、宣传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闭路电视、校园网、宣传栏、黑板报等渠道组织开展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自护等应急知识的宣传,做好安全教育进课堂工作。增强广大干部、教师和学生的防范意识,学习掌握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训。学校要开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相关知识培训。将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应急指挥、综合协调等作为重要内容,以增强广大师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3、演练。学校定期组织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演习。应急演习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习,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制、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程序,识别资源需求、评价应急准备状态、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要重点进行火灾发生时的人员疏散演习。使学生熟悉紧急情况下逃生的路线,了解紧急情况发生时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1、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校长室制定,并负责解释和实施。
2、发布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