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沂源县土门中心学校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
---|---|---|---|
索引号: | 11370323493219886F/2024-5488000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9-04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
沂源县土门中心学校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建立健全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紧急救助行为,提高紧急救助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紧急救助,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造成的危害,保障我校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适用范围:当学校所在地发生洪涝、地震、冰雹、暴雪等突发情况时,本预案适用于学校所有部门科室。
一、预测预警
(一)日常预测
1.后勤处行政科日常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政府发布的灾情预警。
2.后勤处基建房产科密切关注大雨大雪等对我校设施财产造成的影响,及时做出预判预警。
(二)应急预警
1.关注政府部门发布的洪涝、地震、冰雹、暴雪等各项防灾通知。
2.地震发生,出现剧烈晃动,持续时间达到5秒以上。
3.暴雨、暴雪持续时间较长,且对学校正常教学造成影响。
二、应急处置
(一)信息报告
1.一旦预警启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组立即成立,宣布预案启动,各部门汇报受灾情况。
2.及时向政府救灾指挥部通报本校灾害损失和救灾等情况。
(二)先期处置
1.根据突发自然灾害,制定学校应急救灾对策;
2.组织物资保障小组紧急调配救灾物资或提供其它紧急救助行动。
(三)应急响应
1.立即组建学校应急领导小组信息收集平台,启动应急值班和 24 小时值班电话的设置;
2.自然灾害应急领导接受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报告,并持续跟踪事件发展动态,及时传达指令;
(四)扩大应急
1.各应急小组随时待命,明确各小组职责,贯彻应急领导组的应急决策。
2.分析灾情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视灾情需要派有关人员赶赴灾害现场指导应急救灾。
(五)应急联动
各专项应急工作组相互配合,首先抢救生命,转移可能有生命危险的员工到安全的地方,预防可能产生灾害的设施,建筑物,及时的清除危险,准备相应的生活用品,安抚员工情绪,防止次生灾害。
1.防汛
⑴组建我校防汛抢险队伍,并纳入万柏林区汾河抢险(汾河西岸长风桥至晋源区交界)第一梯队,组织抢险车辆,准备抢险物资,随时参加抢险,做好防汛各项工作。
⑵专项应急处置工作组相互配合,向防汛抢险队发放铁锹、编织袋等防汛物资,随时将队伍运抵救灾一线。
2.地震
⑴疏散安置组应立即组织全体职工按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域,防止强余震造成人员伤亡。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救护措施。
⑵组建抢险救灾组立即组织青壮年本着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就近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协助专业救援队搜救被埋人员。
⑶医疗防疫组组织医护人员开展救护工作,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临时抢救,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开展疾病预防和水源卫生监控等工作。
⑷交通保障小组协助医疗防疫组将需救治伤员送往医院。
⑸工程抢险小组对震后破坏的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进行抢修,尽快恢复基础设施功能。
3.雪灾,要及时的清理积雪,包括道路,积雪的屋顶以及设施等,一方面要铲除积雪,利用工业盐降低雪的淤积,一方面要排查隐患,防止生活和生产设施产生变形或坍塌问题。
4.物资保障小组配备防灾救灾物资、生活急需用品的筹备,包括棉被毯子、矿泉水、方便面等生活用品,以及铁锹、绳索、灭火器、消防设施、沙袋,防护服、头盔、五金工具、排水泵等相应的救灾用品,务必保障防灾救灾工作顺畅进行。
(六)应急终止
1.自然灾害应急小组确认灾害现场符合下列条件,下达应急结束指令,应急终止。
⑴灾害现场得到有效控制,次生灾害隐患消除;
⑵现场应急处置已经结束。
2.应急救灾工作结束后,由后勤处编写应急救灾总结报告,报送校办公室备案。
三、应急保障
(一)物资保障小组
物资保障小组应按我校具体情况,储备灾祸期间应急所需的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储备和监督管理。
(二)医疗保障
医疗防疫小组应做好应对突发灾害的医疗保障专项预案,储备应急药品,具备随时赶赴现场参与处理应急伤员的能力。
(三)通讯保障
应急办公室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各部门应保证值班联系电话24小时有人值守,及时接收和转达灾害信息,保证与应急办公室的联系通畅。
四、宣传、培训与演习
(1)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进行防灾救灾宣传教育,使全校师生了解应急救灾知识,提高应急意识。
(2)定期对应急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了解并掌握应急预案要求和应急救灾技术,提高应急救灾能力。
(3)定期组织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