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综合、专项发展规划
索引号: 11370323493219886F/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7-10 发布机构: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综合、专项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2023-07-10
  • 字号:
  • |
  • 打印

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

    、专业   

 

 

 

二零二二

 

 

 

 

 

第一部分  学校现状

一、学校现状………………………………………………………………………1

1.基本现状…………………………………………………………………………1

2.发展优势…………………………………………………………………………1

1)学校环境层面 ………………………………………………………………1

2)学校管理层面 ………………………………………………………………1

3)教师队伍层面 ………………………………………………………………1

4)课堂教学 ……………………………………………………………………1

5)德育工作 ……………………………………………………………………1

6)课程建设 ……………………………………………………………………2

7)制度建设 ……………………………………………………………………2

3.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2

1)学校文化层面 ………………………………………………………………2

2)教师专业发展层面 …………………………………………………………2

3)课堂教学层面 ………………………………………………………………2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与学校核心文化

一、指导思想………………………………………………………………………2

二、学校核心文化…………………………………………………………………3

(一)主题口号……………………………………………………………………3

(二)办学理念……………………………………………………………………3

(三)办学目标……………………………………………………………………3

(四)办学愿景……………………………………………………………………3

(五)育人目标……………………………………………………………………3

(六)一训三风……………………………………………………………………3

(七)学校精神……………………………………………………………………4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综合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4

二、各分项工作目标及措施………………………………………………………4

(一)党建引导……………………………………………………………………4

(二)德育工作……………………………………………………………………7

1.德育品牌实施……………………………………………………………………8

2.书香校园建设……………………………………………………………………16

3.社团文化建设……………………………………………………………………19

(三)教学工作……………………………………………………………………22

1.“温润”教师梯队建设…………………………………………………………22

2.“润泽”高效课堂建设…………………………………………………………26

3.开发多彩课程润泽学生心灵  …………………………………………………30

(四)制度建设……………………………………………………………………35

1.建立“和合”管理体系…………………………………………………………35

2.强化“和合”管理理念…………………………………………………………35

 

3.完善学校规章制度………………………………………………………………35

4.健全完善决策机制………………………………………………………………36

(五)安全工作……………………………………………………………………36

1.工作目标…………………………………………………………………………36

2.具体措施…………………………………………………………………………36

(六)总务后勤工作………………………………………………………………37

1.工作目标…………………………………………………………………………37

2.具体措施…………………………………………………………………………37

第四部分  实施保障

一、思想保障………………………………………………………………………37

二、组织保障………………………………………………………………………37

(一)规划领导小组………………………………………………………………37

(二)监督委员会和评价委员会…………………………………………………38

三、制度保障………………………………………………………………………38

(一)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38

(二)注重评价,鼓励先进………………………………………………………38

四、师资保障………………………………………………………………………38

五、后勤保障………………………………………………………………………38

六、经费保障………………………………………………………………………38

七、社会保障………………………………………………………………………38

 

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

       

第一部分  学校现状概述

一、学校现状 

1.基本现状 

学校占地52亩,总建筑面积12498平方米。从北向南共三座楼房,分别是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教学楼可容纳40个教学班,实验楼有计算机、创客、科学实验、舞蹈、陶艺、音乐、美术等各类专用教室16口。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1435名学生,90名教职工,学校办学水平日益提高。

2.发展优势 

1)学校环境层面

在原有校园绿化的基础上提升美化档次,加大学校绿化覆盖率,各项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2)学校管理层面

学校领导班子年富力强,敢为人先,高瞻远瞩,同心同德,在追求自身高学历高素质的基础上,依法治校、严谨治教,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扎实稳健的工作作风、科学民主的工作方法,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教师队伍层面

教师队伍处于专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年轻教师居多,全校教师平均年龄34 岁,今年又新增教师3人。为让年轻教师迅速成长,学校设立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学校多名青年骨干教师在市、县等各级各类教学评优活动中屡获殊荣。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较快,基本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

4)课堂教学

在县“多维合作高效生成”理念的学习实践带动下,本校特有的“一四三六”模式下的“润泽”课堂教学自成特色。

5)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基础厚实,渠道多样,活动多彩。和润芳华”的德育品牌逐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得以实现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核心,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多层面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努力构建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德育队伍年轻、充满朝气,尤其是班主任,干劲足,能在学校的引领下开展好各种德育活动。

6)课程建设

落实三级课程体系,开全课程、开足课时。

学校自主研发的《心灵驿站》、《从零开始学陶艺》等特色校本课程顺利运行。2021年10月份开始,学校自主开发的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即将成型。

学校已开设陶艺、葫芦丝、魔方、舞蹈等15个社团。专门设立精品社团,为有兴趣、有能力的孩子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同时也为学校长远发展贡献力量。

7)制度建设

建立较完善的学校管理体系,各方面工作都有具体管理制度作为依据。

3.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

1)学校文化层面

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如何挖掘、总结学校的经验,不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形成能够影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独特文化价值观,依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2)教师专业发展层面

学校缺少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缺少明确具体的设计。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没有清晰的规划,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教师反思不够深刻。教师们很少能有针对性地反思课堂,反思自我,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和自身的问题不知如何寻找解决的途径。

3)课堂教学层面

课堂教学特色不明显。部分课堂中“润心”“润智”“润行”体现不明显,教学流程随意性强,与教学模式的契合度不高,效果不突出。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与学校核心文化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为宗旨,以提高教师师德修养与专业水平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教学研究活动和课堂教学竞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探索特色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进程,力争三年内实现学校办学有特色,学生发展有特长,教师教学有特点,提升学校整体竞争能力,打造县内有名,市内知名的品牌学校。  

二、学校核心文化

学校的核心文化:和润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灵魂,需要科学的、精细的蓝图设计和耐心施工。

学校以“和润文化”为核心理念,构建和谐、润泽的校园。 “和,谐也”,温和,谦和,平和,和谐,协调,和衷共济之意,学校无论是在外部的校园环境和内在的人文氛围方面均应做到和谐、平和,和睦快乐,协调美好。润,润泽、浸染。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滋养,是熏陶,需要慢慢地浸染、影响。润是关爱、是呵护、是细心,是感化,走进心灵,如和风拂面,细雨润物,让人身心愉悦。学校以感化教育为主要方式,以行动教育为引领,让灵魂受到触动,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

“和、润”二字所蕴含的精神要素引领着学校的育人方向。

学校提炼出“和润”文化的核心理念引领着学校发展,以“和”为根,把“和”根植于心,以“润”为基,把“润”奠基于行。

(一)主题口号:和合共生  温润相成

“和合共生”是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倡导的是协同合作、协调发展;倡导的是荣辱与共、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温润而泽,比喻人的态度、言语温和柔顺。相成是指互相补充,互相成全。

“和合共生 温润相成”作为学校的文化主题,意思是,学校全体师生要和睦相处,和乐相融,相互合作,共同进步;还要文明处世,温和待人,关心他人,谦谦做人,相互支持,共同成功。

(二)办学理念

润泽学生心灵  开启美好人生

(三)办学目标

让学生和谐发展,让教师专业发展,让学校持续发展

(四)办学愿景

和合共生 走向成功

(五)育人目标

培养充满个性 上善若水的学子

(六)一训三风

校训:和润

校风:和乐共融 尊重个性

教风:和蔼可亲 诲人不倦

学风:质疑探源 学而不厌

(七)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具体分解为六大精神——坚持 宽容  敏捷 正直 团结 公平

具体为:

坚持不懈(追求方面——坚持)。

大度宽容(胸怀方面——宽容)

灵活敏捷(状态方面——敏捷)

堂堂正正(为人方面——正直)

团结奋进(相处方面——团结)

公平正直(处世方面——公平)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综合目标

一、总体发展目标

以和润文化经营学校,以教育特色创建品牌。“润泽学生心灵,开启美好人生”为办学理念,以“和合共生,温润相成”为文化主题。本年度力争在制度建设、教育教学、文化管理、安全保障、后勤服务各方面都有新提升,做到“家长满意、社会认可”,提升学校知名度,打造学校新名片。

二、各分项工作目标及措施

党建引

学校党建工作总体要求是:学校党支部带领全体教职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师德建设抓党建,围绕提高质量抓党建,围绕学校发展抓党建,把学校工作融入到提高教育质量中,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到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按照“支部引领、部门负责、党员带动、培育特色、服务发展”的党建思路,积极构建“文化引领、标准管理、提升素质、追求卓越、内涵发展”的发展模式,真正做到“‘三会一课’制度化、主题党日规范化、学习教育常态化、党建工作特色化”,形成“依托党建强根基,培育特色促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政治建设统领,在增强政治觉悟政治能力上抓落实

1、强化政治担当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突出党建引领,把学习和遵守党章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各级工作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政治方向正确,贯彻落实到位。

2、持之以恒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按照每个月的“活动主题表”,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充分利用“灯塔-党建在线”系统、“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加强党员的日常学习,每日学习积分不少于41分,组织党员专题讲座、辅导报告每年不少于2次。

3、强化党支部理论学习的表率示范

落实学习制度,健全落实学习日制度,注重改进学习方式方法,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每月至少学习1次,全年不少于12次。

4、加强意识形态工作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对党员意识形态工作的督查指导,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意见精神,推进党建文化建设,建设向上向善党内政治文化。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二、加强组织建设,在提升组织力上抓落实

1、抓严抓实党建工作规范化和支部标准化建设

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落实县委《关于从严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根据《县直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落实年”工作实施方案》,从严从实抓好党建工作规范化和党支部标准化建设。

2、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严格执行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制定“三会一课”学习计划,于每月15日前报县教体局工会备案。创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化党性教育体检,依托朱彦夫事迹党性教育基地、李振华事迹展馆等平台,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实行党支部组织生活月备案制度。

3、严格党员教育管理

从严落实《发展党员全程审查办法》,推行发展党员网上全程纪实公示制定。严格执行党费收缴管理规定,实行月交纳党费制度,开具党费收据。严格党员日常监督管理,探索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机制和载体。重视和加强青年党员教育管理。

4、提高党务干部工作水平

加强党建业务和素质能力培训,加强党建业务和素质能力培训,参加县教体局党委举行的党务干部专题培训班,参加党务工作者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的活动,切实提高抓党建工作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上抓落实

1、从严正风肃纪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集中整治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督查检查。抓好经常性纪律教育,组织开展“知边界、明底线”廉政培训。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认真查摆、梳理廉政风险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党支部每年组织党员排查1次岗位廉政风险点,列出负面清单,加强警示约谈,对党员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深化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2、加强教育行风建设

进一步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落实教师从教“十不准”。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校务公开,不断拓展公开内容,完善公开程序,注重公开实效。突出抓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规范和加强财务管理等工作,做好来访、信访和上级转办件问题的调查处理,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坚持依法治教,树立良好教育形象。

3、拓宽联系群众渠道

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扶贫攻坚、乡村振兴联建共建。扎实开展党支部联系社区党组织工作,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不低于60%,通过签订共建协议、开展志愿服务、组织义诊义捐等形式,推动学校党建和社区党建互联互通、互促互进。

四、加强制度建设,在提高党建工作成效上抓落实

1、压实党建责任

细化党支部书记及班子成员全面从严治党任务清单,对党建工作实行清单化分解、台账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档案化调度。层层制定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具体措施和完成时限。做好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准备,推行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制度。

2、强化创新引领

开展“抓标准化建设、促整体水平提升,抓项目化打造、促工作创新,抓一体化考评、促任务目标落实,提升党员教育实效”为内容的“灯塔—党建在线”平台。利用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电脑终端、手机e支部等,对党员进行综合管理、服务和监督。

3、加强自身建设

带头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认真把握新时代党建工作规律,履行好规划指导、监督检查职责。改进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着力增强学习本领,提升履职能力,以钉钉子精神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

德育工作

一、指导思想

“和润”文化为核心理念,以学校三年规划为指导,以感化教育为主要方式,以行动教育为引领。加强“和润芳华”德育品牌建设,实现“文化立校,文化育人”。

二、总体目标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德育思想,分层次有主题开展德育活动,追求德育教育的知行统一。

2、整合优质资源,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社团活动。开发建设精品社团,打造县内知名社团。

3、围绕“书香校园”建设,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坚持活动引领、评价引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打造书香校园、和谐校园。

4、以活动引领为契机,加强学校文化渗透,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第一模块——德育品牌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我校以“润泽学生心灵 开启美好人生”为办学理念,以“和合共生,温润相成”为文化主题,引导学生诵读中学习仁爱、公正、知礼、智慧、诚信的德育思想,而且分年级有主题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学校的引领下开展好各种德育活动,从而努力追求德育教育的知行统一,打造“和润芳华”德育品牌,努力实现文化立校、文化育人。

二、具体实施

(一)制度引领

1、充实德育队伍人员,具体责任分工。

2、完善并带领新老班主任继续学习班级工作考核办法、学生及班主任常规要求制度,班级纪律及卫生考核细则等各种制度。

3、成立新2021级家委会;做好家访工作;开好一年级新生入学家长会和学期中家长会;举行家长开放日;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多渠道与家长沟通信息,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切实提高德育实效。

(二)文化引领

1、学校文化——“和润”文化

1)组织班级和办公室全面卫生大扫除,并进行检查评选。

2)带领一年级新生认识学校,了解学校的“和润文化”,包括学校的三风一训,各种配套标识。

3)举行以“学校文化”为主题的知识竞答活动,激发学生对学校的了解和热爱。

2、班主任文化——“纳”文化

1)实行班主任带徒制度,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2)组织一次班主任培训会,让优秀班主任现身说法,做经验分享;引导全体班主任观摩学习,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3)组织一年级班主任培训学习,主要针对新生入学后,如何更快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抓好学生的各项常规习惯养成。

4)利用每周的班主任会,各班主任汇报自己本周完成的工作,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或者疑惑,大家各抒己见,交流讨论。

3、学生文化——“礼”文化

1)入学之礼

通过生动活泼的入学仪式,为一年级新生创设快乐温馨的氛围,让孩子感受老师的爱护、信任,感受大姐姐、大哥哥的关心和呵护,感受入学的乐趣和成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使学校成为孩子们的幸福家园。同时通过活动,让孩子点亮梦想,树立未来学习生活的目标,争当一名爱学习、善交往、守礼仪、乐创造的阳光少年。

2)仪表之礼

通过开展“最佳仪表使者”主题教育活动,让我校师生进一步了解“八礼四仪”中《仪表之礼》的主要内容——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促进学生对“中华礼仪之邦”的认识,激励学生从自我做起,磨练品格、提升自我、勤奋学习,争做文雅学生。

3)成长之礼

十岁,是一个新的人生起点,是人生的第一个里程。围绕“感恩 成长”为主题开展三年级学生的“成长礼”活动,让学生懂得心存感激,学会理解和关心,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感谢师长的教导之恩,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

4)言谈之礼

文明礼仪教育是养成教育,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谈吐文明,举止高雅,仪态端庄,所以,每天早上班主任利用晨会的时间,让学生了解三种言谈之礼——入校言谈之礼、课堂言谈之礼、课后言谈之礼,并熟记。

5)行走之礼

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有许多活动需要排队。规范、有序、安静的路队不仅是学校文明行为的窗口,更能保证行进过程中学生的安全。为提高各班的路队行进水平,开展“优秀路队”评比活动,包括平时的表现和集中评比两个环节。

6)毕业之礼

通过隆重而有意义的毕业典礼来展示五年来的教育成果;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教育”;给小学生活画上圆满句号,展望更美好的未来。

4、班级文化——“聚”文化

1)公布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案,将班级文化经营的主动权交给班主任和学生。各班班主任结合班级的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通过购买绿色植物、精心打造教室和室外走廊,把教室布置得雅致而有特色。最后,学校评选品牌班级和亮点班级。通过“亮点班级”“品牌班级”带动学校整体管理优化,彰显学校特色。

2)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道徳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促进班级规范化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品质,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学校积极开展班级达标活动。

(三)活动引领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各类主题德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美的感受和鉴赏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增强德育效果的持久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1、国旗下讲话

利用每周一上午的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常规化活动,隆重表彰每周的卫生、纪律、礼仪等各项学生常规的文明班级,激励孩子们努力学习优秀,奋力展示自我。

2、德育少先队活动

每周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是班队会时间,每次活动的主题或由德育处安排,或由各年级组、各班级自行根据实际确定。这是一周以来学校、年级或班级的一次德育教育总结会。在会上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实践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美的感受和鉴赏中,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增强德育效果的持久性。

3、国学经典诵读

1)把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与《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古诗文结合起来,采取朗诵、讲故事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真正做到“立规矩、打基础、留痕迹”,使学生成为讲文明、懂礼貌、有规矩、积极进取的好学生。

2)组织一次“庆元旦班级国学经典诵读比赛”,参加人员包括学生、老师和家长团队。活动形式或诵读,或吟唱,或弹奏,或表演课本剧。

4、节日教育

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意义,根据不同的主题组织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引导孩子们了解、体验、感悟、传承中华民族的民风、民俗和传统美德。

5、劳动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品质和热爱劳动的习惯。视劳动教育,上好劳动课。家庭作为教育孩子的第一战场,首先上好“劳动教育第一堂课”。学校定期进行家务劳动竞赛、家务劳动小明星的评选,帮助孩子树立积极的劳动意识,培养主动劳动的习惯,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

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综合能力,学校开辟了1-5年级的花卉种植区、蔬菜种植区、中草药种植区农作物种植区,实现全校学生每周一小时劳动实践体验。“慕禾园”“趣蔬园”等实践基地名字的确定到种植的种类、再到亲手种植、日常管理、果实的采摘收获都由本班学生自主设计分工负责完成。劳动实践活动,给同学们亲近自然的机会,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到了课堂内所学不到的知识,更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快乐,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道理,体验劳动的幸福。

6.“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心理咨询水平,鼓励教师参加心理培训,报考中级心理咨询师和职业规划师。建设心理咨询室,配齐心理辅导器材,重视对问题学生的咨询服务、心理辅导和案例分析。

学校严格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心灵驿站》,每班每周1课时,各年级规范开课,保证效果。学校市级课题《小学“润心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成功立项并定期开展研讨交流、实践反思,保证按时结题。

(四)评价引领

进行多元评价,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注重评价过程化、多元化,以学生的成长轨迹替代成绩单,尊重和理解学生,赏识学生的优点,宽容学生的缺点,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已的方向与天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1、学生评价具体措施

班主任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仪、路队等几个方面制定评价细则。为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课堂学习习惯,各科教师根据学科实际,制定学科评价细则,学生学习组长一课一统计,各学科教师做好指导和监督;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月末,由班主任组织各学习小组评选出班级“好习惯学习标兵”,学校利用升旗仪式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由校长向本月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奖章,获得学校奖章的学生要每天佩戴。

2、班级评价具体措施

1)落实“一清两结”评比制度

为引导学生做好礼仪、纪律、卫生等日常行为规范,制定并实施“一清两结”制度,即对学生的卫生、纪律、礼仪等常规检查做到一日一清(一日一反馈),即时整改;一周一小结,颁发班级卫生、纪律周流动红旗;月末,颁发班级流动红旗;期末,对班级周红旗、月红旗获得情况累计计入班级量化考核。

2)德育实践行为检测

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显现重在行为的改变。因此,每个学期末,由德育处安排,创设一定的情境(在考场内学生的必经路线上丢弃杂物,看学生能否主动捡拾,或者设置“障碍”,看学生能否正确应对),对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效果进行检测,以进一步强化教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强化和重视。

第二模块——书香校园建设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全校性读书活动。通过阅读,使教师、学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荡涤自己,让校园里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气息;通过活动,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提高兴趣,增长见识,培养能力,逐步养成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及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通过开展课外阅读,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具体实施

(一)硬件保障——书香洒满校园

1、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向各年级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目。经典诗词,一二年级一学年30首、三四年级一学年50首、五年级一学年70首,根据新课标要求的必读书目和各年级自行安排的主题阅读书目。

2、学校已有图书馆,为学生借阅图书提供场所和图书,学校将根据学生需求,不断购进新书。加强学校图书阅览室建设,增加图书室藏书量。要充分用好学校图书资源,进一步改进图书借阅方式,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提高图书利用率。图书室、阅览室专人管理,做到全天向师生开放,让“沉淀”的图书“流动”起来,使之成为师生借书、读书的开放港湾。

3、各班设立“班级图书角”,让师生时时有书看,处处有书读。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和学校图书室,充盈各班图书柜,并建立相关的阅读和借阅制度,让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让孩子随时有书读。班级图书定期更换。

4、在校园打造文化长廊,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校园内悬挂有关读书的标志及标语,楼梯走廊张贴师生诗文书画作品、教室办公室张贴经典诗词,让校园处处闻书香、声声皆书韵。     

(二)教师做到表率带头作用

1、教师要主动到图书室借阅图书,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及教育杂志,认真记好读书笔记,养成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

2、每位教师每学期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至少阅读一本学校推荐图书《为孩子重塑教育》、《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第五项修炼——知行学校》《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真原医》、《清醒——如何用价值观创造价值》、《未来简史》、《必然》、《爆裂》、《人工智能》、《设计改变一切》、《教育公平》、《如何学习》、《重塑组织》、《四个维度的教育》、《致良知》),认真做好读书笔记,积极撰写教育随笔或读书感悟

3举办教师读书沙龙,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交流,评选优秀教师读书笔记。

4、开展与学生“同背一首诗”“共读一本书”活动,教师向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三)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

1、开展读书主题班会。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参加“书香校园”建设,多读书、读好书。

2、大力推进课外阅读行动,加强阅读质量管理。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科学读书,坚持做到“眼到、心到、口到、耳到、手到”,认真记读书笔记(低年级可以把所读书的标题记录下来,中年级可以摘抄精美词句,高年级可以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3、每周升旗仪式,各班轮流在国旗下进行经典诵读,教师轮流在国旗下进行美文诵读。

4、学校和班级精心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成果评比活动,为师生搭建交流和展示自我的舞台,增强学生读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展示读书成果。如:读书征文比赛(读书心得、习作)、读书笔记展评、讲故事、美诗文朗诵、书法绘画、读书手抄报比赛活动等。让活动形成常规,并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或以学期为单位举行学生读书才艺展示活动。如:给古诗配画、给画配诗、舞蹈、课本剧、诗歌朗诵等活动。

5、学生坚持与家长一起阅读,并制作亲子阅读卡,享受亲子共读的快乐。

 

第三模块——社团文化建设实施计划

一、总体目标

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校师生的共同兴趣和积极性,开发建设精品社团。在学校社团活动中多开展竞赛活动,评比精品社团,多派出特色社团参加大型校外演出活动,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使社团活动的开设与发展逐渐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亮丽窗口。

二、考核标准

1、出勤20分

1)社团活动指导老师及时到位组织开展好活动。10分 (德育处不定时检查)

3)每次活动学生出席率。(德育处将不定时检查对照人数以及每次活动的点名册)10分

2、社团材料30分

1)活动点名及时,社团名册记载详实。(查看资料)10分

2)活动前有计划,活动后有记录,活动主题、内容、形式有创新。社团活动计划合理周密详实可行,每次社团活动有备课,每次备课中内容详实并有系列性,每次社团活动有书面总结、反思。(查看资料)20分

3、活动开展30分

1)活动内容丰富,形式生动,学生满意度高。进行学生调查,确定该社团学生对社团活动开展的喜爱程度。(调查学生)5分

2)能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期末评估)5分

3)每学期能组织一次展示活动,并向学校考核组开放,活动有条不紊,活动时间安排合理,能成功地完成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活动气氛热烈,社员热情参与,通力合作。(展示展演)15分

4)活动期间秩序、组织纪律良好,活动过程中无违规现象。5分

4、社团公物10分

1)内部物品管理有序,无丢失等现象。(实地检查)5分

2)活动后场地内地面干净、桌椅整齐、墙壁无污迹、教学具无破损。(实地检查)5分

5、特色成效(此项上限分为20分)

  1)活动有影响、有报道。校级、县级每篇加5、10分。以此类推。

  2)活动有成果展示,参加校内外展示获奖或展演受好评。校级每人每次1分,县级每人每次2分,以此类推。

三、奖惩办法

1、社团指导教师依据出勤情况,每次辅导按1课时计入工作量。

2、考核分数名列前茅的社团评为“二实小优秀社团”,授予该社团指导老师“优秀社团指导老师”荣誉称号,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3、考核为优秀社团的社员,可按名额(每个社团2—4名)推荐授予“优秀社团小明星”称号。

4、出现违反考核条例的现象,根据情况作口头警告和通报警告。

5、凡学期社团活动中出现过安全事故的,该社团不得评优。

6、考核以量化分形式进行,各社团考核合格基准分为60分。

四、评选流程:                                                                     

1、首先由各社团对照标准进行自查,整理相关的活动材料,提交给考核评审团。             

2、然后由考核评审团根据各社团的活动记录进行复核,对社团成员进行随机调查。        

3、最后由考核评审团根据量化结果和调查问卷满意率进行最终认定,评比出“沂源县第二实验小学优秀社团”,“优秀社团指导老师”,“优秀社团小明星”,由学校进行表彰,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教学工作

一、指导思想

“培养充满个性,上善若水的学子”为出发点,立足校情,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分层次、有秩序、高质量地建设学习型教师团队。以“一四三六”模式为指导,打造“润泽”高效课堂。以“和乐共融,尊重个性”为原则,多元化与选择性协调发展,润泽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素质。

二、总体目标

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完成现阶段个人发展目标。积极培养市、县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形成“润泽”教育特色,体现“和润”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加强“润泽”教育特色建设。

第一模块——“温润”教师梯队建设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深化课堂教学研究,积极参与讲课磨课活动,加强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思路。

2、在实践中提高骨干教师及其他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3、骨干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要做到善于思考、善于积累,争做科研型教师。

4、实现个人三年规划现阶段发展目标。

5、培养市、县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

二、具体实施

1、鼓励领导推门听课,通过推门听课,及时发现教师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积极分析探讨,形成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开展新分教师跟岗实践,青年教师岗位练兵,加速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交流。

3、组织团队教师围绕“润泽”高效课堂教学、课堂质量提升等方面,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小问题出发,校级名师带领骨干教师团队,每人负责一项“个人课题”或“微课题”。

4、加强论文写作指导,围绕课题研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科研论文。

5、开展各学科名师展示课、学科带头人示范课、骨干教师交流课活动。定期开展各学科的听评课和教育科研活动。

6、团队成员参与并制定教研活动计划,加强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总结,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团队成员及广大教师的能力和水平。

7、读书交流活动,学科组内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8、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的“自培、组培、校培”三级培训体系。

、考核评价

1、教坛新星:主动争取外出学习机会,每学期至少外出学习两次,学完后承担移植课或学习汇报任务;每学期出示一节校内研讨公开课;积极参与各级课题研究任务,根据听评课活动或其他学习活动,撰写学习体会。

2、骨干教师:主动承担师带徒任务,每学年至少带一名徒弟,每学期承担一节观摩课,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每学期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听课不少于15课时,评课不少于5课时;每学期精读一本教学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每学年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和两篇教学反思。

3、教学能手: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围绕课题出示示范课;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用心主动地帮忙年轻教师;努力提升自己,每学期精读一本教学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每学年完成一篇较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和两篇教学反思。

4、学科带头人:主动承担校本培训任务,为学科教师进行培训;

每学期至少上一节优质示范课;指导一名骨干教师,经常参与观课、议课,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记录存档;每学年至少发表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或对全校教师进行一次经验介绍分享。

5、教学名师: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各学科教学名师形成自己的学科团队;制定计划,通过撰写教学案例、教育日记、研究论文等形式,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着力打造润泽高效课堂。

 

第二模块

——构建“一四三六”模式下“润泽”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一四三六”模式下的“润泽”高效课堂理念,形成课前学生自学,课中学生合作学习、交流提升,课后总结巩固的教学模式。通过组织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学研讨与实践等活动,形成具有本学科“润泽”教育特色并体现“和润”理念的高效课。各学科教师在专心学习打磨高效课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研讨,由各学科名师、骨干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在高效课和示范课的引领下,人人打造“润泽”高效课,形成精品课例,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明显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形成较浓厚的温润而泽的“润泽”课堂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素养。

二、具体实施

1、指导教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加大教学常规检查力度。引导教师积极学习“一四三六”模式下的“润泽”高效课堂理念,严格按照“一四三六”教学模式备课,课堂教学逐步体现“润泽”课堂理念。在教学常规检查方面,各项教学常规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2、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和学科教研活动,确保活动的实效性。每周各学科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和学科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时间为一节课,学科教研时间为两节课,集体备课组长和各学科组长围绕“润泽”高效课堂实施方案制定教研计划,扎实开展教研工作。

3、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4、严抓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5、鼓励教师勇于创新,大胆提出自己的课堂教学建议。

6、发挥“润泽”教师团队作用,在名师、骨干教师的带动下,使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考核评价

1、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深入课堂,及时评价教师课堂,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坚持客观、全面、公平、有效的原则,实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3、加强教学目标管理和教学过程管理,建立一系列教学制度,如教学常规制度、教科研制度、质量监控制度、课堂评价制度等,强化督查评估力度,基本实现课堂教学优化,确保学科课堂教学整体提升。

4、把“润泽”高效课堂教学作为专门一项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第三模块——“开发多彩课程润泽学生心灵”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1.特色课程、融合课程、综合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筋,多思多想、多动口、勤动手,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选择性课程让学生参加自己喜欢的强项,教师要认真安排活动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好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3.“丰润”课程要让学生感兴趣,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爱学、自学、乐学的好习惯和增强教师自身素质相结合。

4.特色课程力求学生要有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要求教师把活动内容安排的合理化、新颖化、创新化,让学生学起来感到有趣、乐学、受益。

二、具体实施

1、加大培训力度,更新教师对三级课程的认知观念,提高实施能力水平。

2.做好校本教材的研发,编写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校特色的教材,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3.加强对陶艺特长教师的培养力度,让陶艺课堂真正成为我校发展的特色,吸引外来学校学习,取长补短。

4.通过特色课程、综合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立足学生“和谐发展”,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学习、社团等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素养。

5.在“一主题统领,多科互动”的整体教学体系中,明确划分教师学习小组,设立组长,每个小组都包含语文、美术、音乐、英语等学科教师,定期举行融合课程展示比赛活动,各个学科相互借鉴融合,打造高效互动课堂,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6.严格落实常规检查制度,切实提高教师技能水平。

、考核评价

(一)对教师评价

1.成立课程建设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程建设的检查评价。

2.完善课程建设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3.教师组成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4.对课程建设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6.对于参加课程开发的教师,在评比的基础上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和倾斜。

(二)对学生的评价

1.上课

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地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课程教学组织的要求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要求相同。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课程内容,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2.考核

专题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向教务处提交课程实施总结。对学生的考核可采用问卷、测试、实验、设计、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成绩折算成学分,纳入学生学期综合素质考核之中。

 

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以“和润”文化核心为理念,以“和”为根,以“润”为基,进一步细化、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蹈,从制度层面创建和合管理模式,重点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

主要措施

1.建立“和合”管理体系

积极探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力求创新管理机制,健全学校管理网络,推动学校管理步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构建“和合”管理体系,“和合” 有“整体”和“个体合成”的意思,表示管理必须强调个人和整体的配合,创造整体和个体的高度和谐,“和合管理”注重各部门相互融合、相互借鉴。

完善管理体系:干部管理体系、教师管理体系、班主任管理体系、学生管理体系等。形成职责明确、制度完善、体系健全的管理网络。学校制定出各体系的章程,汇编成册。

2.强化“和合”管理理念

“和合管理”理念必须强调个人和整体的配合,创造整体和个体的高度和谐。在管理中,体现个人的价值,个人的特点,个人的优势,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学校为个人的成长搭建平台,让每一位教师发挥潜能。同时注重老师之间的密切配合,构建一个和谐教师团队,共同进步。

突出个体与整体的协调性。每个教师对学校产生使命感,让每个人都感觉到“我就是学校”,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突出每个人的责任意识,从而构建出整体性。同时,人与人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级部与级部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相互协调,互相支持,补台不拆台。

突出自主管理性。部门和级部对自己分管的事务做决策,自己管理自己,责、权、利一体。

形成和谐性。学校与个人之间达成一种融洽和谐充满活力的气氛,激发人们的内驱力和自豪感。

3.完善学校规章制度

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章程是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和实施管理的基本准则。

学校通过教代会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第二实验小学教职工考核方案》、《第二实验小学评优选模方案》、《第二实验小学职称评聘方案》、《第二实验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等。

4.健全完善决策机制

1)学校以校长办公会议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2)建立由学校负责人、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等参加的校务委员会。积极探索校务委员会的组织形式和运行规则,发挥其在学校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完善民主决策程序。

安全工作

一、工作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以人为本,发动和依靠广大师生,认真落实校园安全管理各项措施,使校园秩序更加规范,育人环境更加优良,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保驾护航。争创“市级平安校园”。

二、具体措施

1、结合《山东省学校安全工作管理条例》,进一步完善更新学校的各类安全制度。

2、依托安全网络平台、学校安全教育阵地和日常安全管理把各项安全教育落到实处。每季度开展一次不同类型的安全演练。通过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满意度测评培训。

3、充分发挥安全“六校长”的作用,开展各项安全工作,及时邀请他们来举办讲座,实地指导演练等多种形式对班主任教师和学生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

4、依托“安全节”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安全技能和救护知识。以“十严禁”制度为抓手,坚决遏制影响安全稳定的歪风邪气。

5、开展各种安全隐患排查工作,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建立安全隐患台账,逐步整改。

6、充分发挥少先队红领巾监督岗的作用。每周五作为固定的红领巾监督岗会,通过他们全面了解全校安全动态,及时排查存在学生中间的安全问题,每周一班主任会下发安全隐患记录表、请假追踪记录表、1530记录表等,周五回收,针对学生反映的问题逐条落实。

7、充分利用班主任群、各班家长微信群,班主任会、家长会等有利时机,把学校方方面面的安全工作安排下去,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8、及时和校外安全教育基地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学习。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不同主题的安全知识竞赛。

9、进一步熟悉市级平安和谐校园标准,进一步强化“三防”建设,按照有关标准配足配齐各种安保设施。定期召开安保会议,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总务后勤工作

一、工作目标

在学校校长室、党支部的领导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近年来后勤服务规范化、后勤工作科学化、校产管理制度化取得的管理成果,不断健全和完善后勤工作方面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各项服务的过程管理。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规范后勤管理的各项制度,使校产物资等管理有章可循。

2、加大校园美化覆盖率,改造提升校园美化绿化,创设优美育人环境。

3、学校设立“育婴室”,为有需要的教职工提供便利。

第四部分  实施保障

一、思想保障

学校规划是实现我校专业发展、特色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必须集全体教师智慧和创新措施于一体。

通过召开各层面动员会和部署会,提高教师对规划这一系统性工作的认识,充分理解学校“和润”文化的内涵,坚持“让学生和谐发展,让教师专业发展,让学校持续发展”的办学目标,将“润泽学生心灵,开启美好人生”根植于心,立足于行,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性的规划学校新一年发展路径。

二、组织保障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学习和培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反思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和润文化”为引领,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为新一年规划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成立学校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监督委员会和评价委员会,实施规划的全程管理,根据目标计划,时时督导和管理。

(一)规划领导小组。

组长:程万增

副组长:方德才 刘玉民

成员:各处室、年级组负责人

各部门实行明确分工,在规划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按照工作任务,全面负责落实新一年规划的制定和执行。

(二)监督委员会和评价委员会

监督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及时提报领导小组研究改进;评价委员会主要对各个规划目标任务进行定期调度,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向领导小组提报实施情况评价报告。      

三、制度保障

(一)畅通信息渠道,加强监督反馈

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通过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各方面的建议,设立意见箱,为规划制定实施集思广益。

通过领导小组、评价委员会等对规划进行全程监督,并及时公布工作进展,接受群众监督,促进整改落实。

(三)注重评价,鼓励先进

及时作好规划各阶段的检查测评工作。注重评价方式和评价结果的使用,奖励先进,激励全体,促进全体教师抓好规划落实。

四、师资保障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各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形成“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品德好、观念新、学历层次高、教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五、后勤保障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保障。    

六、经费保障

调整经费使用结构,保障教师科研、教师培训、社团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合理使用学校有限的办学资金,避免浪费。

七、社会保障

积极争取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