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沂源县历山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劳动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11370323493219886F/2024-5444881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5-21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
沂源县历山中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劳动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根据上级劳动教育工作指示精神,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上级文件中的劳动教育工作目标,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开足、开齐、开好所有课程。切实抓好学生劳动教育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领导小组:
为更好保证劳动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指导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
组长:任环彬
副组长:段崇峰
组员:各年级分管领导及劳动技术执教教师
三、明确劳动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及要求
(一)劳动教育目标
1.科学构建工作机制。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全完善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协调实施的劳动教育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劳动教育工作机制,实行全员劳育、全程劳育、全面劳育。
2.劳动教育的过程是德、智、体、美、劳互相渗透;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育人过程。因而要把学生劳动转化为劳动态度,把劳动实践转化为劳动习惯,并内化为稳定的心里品质和劳动技能,形成能力和迁移。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劳动教育主要有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劳技课实习、学工学农劳动及勤工俭学劳动。初中学生每天劳动时间分别应达到30— 45分钟。以动手操作为主。要求专职教师、班主任和各科教师要有机的结合学生所从事的劳动内容和项目,进行知识联系与渗透,做到手脑并用,以便使学生进一步端正劳动态度,对劳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较快的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
劳动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所制约,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层次,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无毒无害、无危险的劳动内容和项目,并严格控制劳动量和劳动时间,还要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和条件,因地制宜组织劳动项目,不影响教学与教育计划。
四、工作措施:
(一)寓劳动教育于各学科教学
学科之间是相互贯穿,是学校教育的完整体现。学科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基本工作。寓劳动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教书育人教学原则的高度体现。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有效地实施劳动教育。因此,我校把劳动教育向各科教学渗透,每个月每位教师都写一份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详细教学设计。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施劳动教育
通过开展课外劳动活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主要包括家庭教育中实施自我服务与家务劳动、学校与社会公益劳动、技能性活动课和勤工俭学。具体实施过程需要做到“四结合”: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日常劳动和集中劳动相结合。
(三)在劳动技术课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劳动技术课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开齐开足劳动类课程,做到课时落实、设备落实、教材落实、师资落实,系统普及劳动知识,充分应用一切可开发的资源,激发学生劳动的欲望。
五、强化评价,规范管理
(1)加强劳动技术课程教师的评价。进一步完善劳动技术课程教师个人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学生参与情况、成果展示、问卷调查等方面进行评价,每月进行总结,对任务落实中有困难的教师给予帮助。
(2)细化学生评价。通过对劳动技术课程教师的走访调查,在原有的学生评价考核表上增添劳动活动考核内容,考核主要从收集的资料、过程的表现、展示的作品等方面进行评价,用客观、公正的评价激发师生参与劳动课程的热情。
(3)其他学科教师的考核。其他学科教师在突出学科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突出劳动教育的权重,量化打分。
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观念,使学生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因此,劳动教育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塑造人格的重任。各位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浓厚的劳动教育工作氛围,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构建健全完善的劳动教育工作体系和科学高效的劳动教育工作机制,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努力使劳动教育产生良好的效果,从而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
沂源县历山中学
2024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