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历山中学2020-2021学年度教学教研计划
索引号: 11370323493219886F/2020-2043566 文号:
发文日期: 2020-11-05 发布机构: 沂源县教体局

历山中学2020-2021学年度教学教研计划

发布日期:2020-11-05
  • 字号:
  • |
  • 打印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各级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核心,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交流,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优化教学过程。把好校本教研与教育质量关,找准教师教学工作的紧密结合点,努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教研工作有突破,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办学水平和课程实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各学科课程开设质量进一步提高,实验课、信息技术课程开出率达100%。教师专业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达到新课程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学习习惯更加良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更加扎实,自主学习能力、体质健康水平、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

年末,各年级学生文化课检测合格率达96%以上,各项技能抽测合格率、质量检测合格率达95%以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初中实验操作考试优秀率达99%以上,各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达90%以上。学业水平考试A级学生力争达到37%以上,努力培养名优学生,争取在全市前100名中的学生人数有大的突破。

三、主要工作

1、继续全力推进厚生课堂教学改革深化反思总结,反思课堂教学创新存在的突出问题,研讨交流好的经验,优化课堂创新措施,促进厚生教学理念提升。进一步深化课堂创新评优活动,激励引导广大教师潜心研究,学习典型,争当典型。进一步完善促进课堂教学创新的各项工作制度,健全奖励机制,对课堂创新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要加强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安排和支配自主学习时间,如何使用学案,如何进行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如何质疑互动、整理归纳、反思总结,全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要强化激励措施,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定期进行多层次优秀学生的评选和表彰,把激励和鞭策赠送给学生,让自信和希望深深植根,不断推动全方位发展。

2、深刻把握教材,大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课堂效益。要实现作业分层、分时段布置。批改要精细化,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采取全批、面批、互批等灵活多样的批改形式,坚决杜绝突击布置、应付批改作业的现象。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测试讲评的矫正性,认真落实试题选编制度,严格考试管理,除了期中期末两次统一考试外,不统一组织其他考试,任课教师自行组织好单元过关考试,及时批阅,跟踪分析,不断完善和实施“七项制度”,一是包级领导负责制、包级领导包班包组制、教学工作周汇报制,二是大型考试后的质量分析会制度,三是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四是备课组长负责的说课、听课、评课制度,五是班主任组织的班教导会制度,六是定期的学生评教制度,七是教学开放周制度。要扎扎实实从点滴做起,不放过任何一堂课,不轻视任何一个环节,确保教学工作有条不紊、规范高效。

 3、坚持校本教研创新,向教科研要质量。加强科研建设,加大督导评估,每年组织一次专项评估,结果纳入每位教师考核,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处室、年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创设健康和谐的科研氛围,推动教科研工作学校全覆盖、教师全参与。要扎实开展过程研究,省市已经立项的“十三五课题,要实现研究常态化。充分挖掘名师资源、环境资源、网络资源,组建骨干团队。

4、实施教学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八个精心”为基本要求,细化教师常规管理。严格执行教学常规,严格落实督查反馈制度,做到执行常规讲原则,落实工作讲规范。各年级要将教学常规始终如一的抓紧、抓实、抓好。

个别年级备课组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不到位集体备课效益不高,年级对教师教学常规管理措施存在惯性思维。对薄弱教师要采取跟踪听课、检查常规、指导方法和强化集体备课的办法扭转薄弱现象。认真落实学校的包级、包组、包班、包学生、包管理和包质量的“六项责任制”。

5、切实抓实中考备考工作

  中考送考是我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工作,必须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万无一失。要再做好以下工作:

(一)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师资队伍。学校着力营造浓厚氛围,在全校叫响“教初三初四光荣、送毕业年级光荣”的口号,进一步激发教师干事进取的积极性、主动性。树立正确的评优选模导向,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下,在年度考核、优秀教师评选、晋级提拔等方面给予的适当的倾斜,树立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孬干好不一样" 工作评价与导向,让勇挑重担、默默奉献的好教师获得成就感,收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未雨绸缪,精细规划,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破解中考高效备考的课题。

初三初四年级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政策和年级实际,按照县教研室和学校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并逐项目标分解落实到包级领导、班主任、备课组长和各任课教师;各责任人根据工作实际及现状将分管工作落实到月、周、天甚至到节。针对备考重点多途径了解掌握中考信息政策,深挖《中考考试说明》,精准确立各科知识重点、难点、考点,提前谋划各项重点工作,科学布局备考节奏。

(三)打好六个团体战

毕业年级所有工作关键在于团结协作,要整合教师、学生、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力量。必须打好六个团体战:打好以初三、初四教学为中心的学校团体战,学校一切工作以初四送考为中心,凝聚学校力量;打好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团体战,全体教师凝聚所有智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保证最终形成的导学案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打好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团体战,班主任积极协调各任课教师,经常召开班级教学会商会,研究本班学生的思想、学情,共同研究适合学生实际的学习方法,保证班内全体同学整体提高;打好以年级办为核心的年级教学团体战,整个毕业年级的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年级全体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全级一盘棋的思想,统一认识,荣辱与共,步调一致,不折不扣地完成学校、年级各项工作要求,保证全级学生成绩的整体提高;打好以学生为中心的年级师生团体战,认真研究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疏导学生心理压力,引起师生共鸣,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掀起学生之间比学赶帮超的学习热潮;打好家校合作团体战,通过家长会、家长访校、教师家访、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加强与学生家长交流与理解,让家长充分理解学校,配合学校工作,从而形成家校合力,为提高学生成绩助力。

(四)创新管理思路,强化管理措施。

    一是强化初三、初四年级包级管理力度,包级领导实行年级日常工作分工负责、包班、包组、包学科制度,对所分管工作、所包班及学科负全面责任。各项工作分工明确具体,同时又要搞好协同配合。

    二是强化班级管理。学生升入初三、初四以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班主任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学习,容易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要提高教学质量,科学管理是关键,班主任必须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班主任、任课教师、导师密切配合,做好学生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保证学生天天愉快地学习,健康的成长。

三是强化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是要加强课堂管理,要想有效落实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要求教师必须搞好组织教学,要坚持“零起点”教学,不得以部分学生假期提前修习预习课程为由,加快教学进度,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建立高效课堂。一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倡导"兴趣导入开门见山--问题导学过程扎实--结概括提炼升华--检测达标、学以致用"的课堂教学结构,力戒不讲章法、简单草率的随意课,坚决杜绝冗长拖沓、不紧不慢的疲沓课。二要体现课堂教与学的真实性。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要求下,展现教与学过程中的真实状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扎实落实基础知识掌握,突出学科能力与方法的培养。三要提高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初三初四学业水平考试学科教学时间短、任务重、压力大,必须把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作为评价课堂教学、进行教后反思的第一标准,作为改进课堂教学的起点与终点, 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 

(五)抓实教学常规,向常规要质量。

    教学常规要到位,毕业年级教学常规无特区。

一是集体备课要到位。每次集体备课必须有中心发言人,按照“主备人说课——成员研讨交流——达成共识——个人修改完善”的步骤和程序,扎实开展集体备课,编拟专业科学规范实用的教案和学案,实现资源共享、智力共享。

    二是跟踪检测要到位。对毕业年级按教学计划抓好每次单元考试外,还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以及每个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安排好每一节、每一章、每一单元的跟踪检测,真正做到点点清、节节清、章章清、段段清。

三是质量分析要到位。每次考试成绩统计结束后,都要进行质量分析。找准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整改措施,充分发挥质量分析的诊断作用。

(六)突出重点,确保实效。

一是突出学科研讨。各年级要组织好学科教学研讨会,各学科要针对教学各阶段的特点,适时组织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分析问题、查找症结,布置任务、明确要求,指导教师尝试使用学科思维导图开展课堂教学;深入课堂听课指导,坚持"公开公正、认真专业" 的原则,深入课堂听课,实地了解学情、教情,进行面对面评课交流与指导;做好考试命题指导,要结合单元质量测试、期中期末质量检测,组织好学科的试题征集与试题命制指导。

二是突出阶段推进。落实阶段推进进程,各学科要按照学科教学进度,扎实落实阶段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坚决做到不提前、不拖后,确保与全县学科教学步调一致;提高阶段推进质量,各教学阶段结束后,要及时进行阶段教学质量检测,检验学习效果,掌握教学实际,发现问题,强化措施,及时进行补偿教学,确保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突出学案教学。学案教学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学功能,所以要提高对学案教学的认识,深化对学案教学的研究,掌握学案教学的要求;突出上好复习课的学案导学,学案的编选要体现课时重点、难点、主干知识结构、 典型例题解析和重点题组训练等内容,要渗透规律总结、学法指导、答题技巧、点拨归纳等内容;坚决杜绝用套题充当学案、用简单的知识结构替代学案的现象,教师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针对课时教学目 标、重点、难点和考点,精心迹选编拟好每一道习题,每一份学案。 

(七)加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分类推进,实现中考成绩的全面丰收。

面对考评的新方法,我们必须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实行因材施教、优生优培、分类推进的策略。在“尖子要拔高、中等有突破、学困须提高”的重点学生推进转化策略实施中,切实落实学生学习导师制,精准定位各类重点学生,由责任导师确定拔高措施,精准指导,以此激励鞭策提高转化带动全体学生。在课堂上要实施分层教学,保证各类学生都得到收获;在布置作业上,也要注意分层布置,保证各类学生都得到提高,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分析,结合学生在全级的学习位次,确定出各班培优、转差名单,在分层教学、分层布置作业上做到具体、明确、高效。

八)学校和年级办积极做好教师的后勤服务工作,创设和谐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教育教学氛围

 学校和年级办要积极协助教师及各班解决棘手问题,尽最大所能解决教师后顾之忧。深入了解教师工作生活情况,切实解决好教师个人实际困难,因人而异地进行师资搭配和课程安排,努力做到让年级教师心情舒畅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争取学校各处室配合,建立问题学生档案,协助班主任进行问题学生的转化及突发问题的处理,让班主任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常规班级管理及班级重点工作的开展中。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周工作安排:

周次

时间

主    要    工    作

1

9.2-9.8

1.制定教学工作计划;2.下发本学期各学科教学进度;3.发放教师教学用品;4.发放部分教材;5.年级教师会。

2

9.9-9.15

1.制定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方案;;2.收缴审批各类教学计划;3.召开教学工作会4.年级公开课;5. 开学典礼暨教师节表彰;6.检查开学以来教学常规;7.参加县各学科教材培训、集体备课会.

3

9.16-9.22

1.督促检查备课组教研、听评课活动.2.签订教学安全目标责任书;3.新教师结对帮扶;4.参加县各学科教材培训、集体备课会;5.年级公开课;6.迎接县教研室教学视导;7、县骨干教师评选。

4

9.23-9.29

1.年级教学会商会;2.教师备课,作业批改抽查;3.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初的衔接培训;4.备课组单元测试;5.国庆假期作业安排。

5

9.30-10.6

1、庆十一系列活动。

6

10.7-10.13

1.组织月考;2.教学开放交流;3.各学科跟踪听课;4.常规检查;5.教学常规落实管理月活动总结。

7

10.14-10.20

1.月考成绩班级教师会商会;2.制定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方案; 3. 课堂教学创新系列评优活动;4.新进教师汇报课;5.读书活动安排.

8

10.21-10.27

1.召开学生学情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2.部分学科抽考;3.优秀教案、优秀学案、优秀作业、优秀课件评选;4.读书活动。

9

10.28-11.3

1.期中复习公开课;2.期中复习方法指导会;3.年级教师会、学生会;4.优秀学生学法交流.

10

11.4-11.10

1.期中质量检测 ;2.期中教学常规检查.

11

11.11-11.17

1.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分析;2.年级教师教学会商会;3.学生月例会;4家长访校。

12

11.18-11.24

1.创新课堂教学达标活动; 3.组内公开课

13

11.25-12.1

1.制定冬学春赛活动月方案;2.年级学生动员会;3.语文易错字识记比赛;4.英语单词大赛。

14

12.2-12.8

1.月考;2.学生月例会; 3.组内公开课。

15

12.9-12.15

1.教师课件制作评选; 2.校优质课评选;3、学科能力展示活动;4.抽考;5.学生学法交流.

16

12.16-12.22

1.初四教学调度会;2.各年级教学会商;

17

12.23-12.29

1、期末考试动员;2.常规大检查;

18

12.30-1.5

1.组织年级体育考试;2.音美书法微机抽测.

19

1.6-1.12

1、期末考试;2、初四体育期末考试;3、寒假安排;4、各类考评及核算

                                          

  20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