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鲁山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索引号: 11370323493219886F/2023-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7-31 发布机构: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鲁山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2023-07-31
  • 字号:
  • |
  • 打印

鲁山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在学校诸多工作中,提升质量是目标,改革创新是手段,常规管理是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常规做起。

.教研管理

教是研的载体,研是教的前提。教而不研则庸,教而研之则专。教学质量是教研质量的宏观体现,教研质量是教学质量的微观需求。学科教研是学科教学的二传手,球场上二传不到位,主攻就没有杀伤力。教学中搞不好教研,教育教学质量就难以提高。

(一)学科主任制度

1.新学科组

备课组和教研组的职能统筹起来成为学科组。学科组和教研组不仅仅是名称上的不同,其内涵与职权都比原来宽泛的多。有些学校学科主任列席校长办公会,与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总务主任同等地位。整个学科的教育教学全由他管理,包括学科制度、计划、教研、备课、授课、观课、议课、辅导、作业、测试、总结、教师培养等。学科主任就是学科团队的领衔人,如学校教师参与各级优质课比赛,学科主任是编剧,组里优秀教师是导演,参赛选手是演员,集思广益、各负其责,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再如到外校经验交流,也是学科主任具体安排,集全学科之智慧、轮流巡回报告,展示学科教研风采。

2.主任职责

(1)在校长和教科室的领导下,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开展本学科“课堂教学、考试和评价”的研究,同时承担本学科教师培养的部分工作。

(2)开学制定本学科教研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期中检查落实情况,调整教研计划;期末做好学科总结,向学校汇报工作情况。

(3)带领本学科教师学习业务,监管年级集体备课活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听课调研。有计划地组织本学科的教学研究课、公开课和展示课,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并总结、交流和推广经验。

(4)依据现代考试理论,研究本学科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具体要求,协助做好各年级校内考试的命题和评卷工作。

(5)收集本学科高考改革信息,结合学校高中毕业班的教学实际,研究高考的应试方法,探究自主招生的考试策略。

(6)根据需要进入年级、级部、班级、学科进行教学质量的调研,写出相关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本学科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7)调研本学科常规教研和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如备课的效率、作业的优化、教辅的实用、尖子生的培养等,为学校制定“培优转差”等相关方案提供依据。

(8)注重本学科教师培养。推荐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评优活动;根据学校计划组织好学科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和观摩考察;安排好在校内外举行的各级各类教研活动。

(9)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本学科教学资源,主持编写校本教材和教学辅助资料,服务于教学;利用校园网络和媒体技术,建立本学科网络教学交流平台,如开通博客、微信、QQ群,加强即时教学交流。

(10)围绕学校工作重点,秉承“疑题就是话题、话题就是问题、问题就是课题”的校本教研理念,抓好本学科教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与结题工作,尤其是最贴合实际的校级课题研究,如“每周一题”、“一题一议”等微型课题研究工作。

(二)校本教研活动

1.课标学习

(1)确定领学人,给出学习内容及重点讨论的问题。制定导学案,人手一份提前发给参会教师,引领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每次学习后都留下思考题,要求认真学习、仔细研讨,并写出学习心得体会,由备课室主任上交教科室备查。

(3)将课标学习与实际教学课例结合起来,边学边思、边学边用,力求吃透课标。每次阶段考试结束后都要带着考试反映出的问题对照学习,进一步加深学习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分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和教学实践四个环节。具体流程是:确立课题→组内讨论→确定主备(形成初案)→集体研讨(形成共案)→个性设计(形成个案)→交流反思(跟踪修正)→教学实践(形成正案)。

(1)个人初备:总体要求是脑中有标、腹中有书、目中有人、心中有法、胸中有案,具体落实到“四备”,即备课标、分教材、备学生和备方法。

(2) 集体研讨:主备教师先提供给本组教师一节统一的教案,再进行说课,具体体现在说内容、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手段、说过程和说反馈。接着,本学科组教师对说课内容进行集体打磨,以利共同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3)修正教案:每位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都要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以及个人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每本教案上都要有圈有点、修改补充、拓展反思等记录,做到符合实际、精益求精。

(4)教学实践:完整的备课过程,包括准备、分析、创造、提高、总结反思等五个阶段。经过备课组研讨的教案是否可行,有待于验证。因此,备课组教师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并跟踪听课进行检验,再总结调整,进一步提高。

3.听课评课

(1)期初备课组应据实排定公开课日程细目表,本着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师教学素养的目标,落实到班级、课题和授课者,上报教科室备查。

(2)备课组全体教师均应参加公开课教学活动,并做好听课记录备查,重在给出授课优缺点和教学建议。

(3)当周教研日进行评课活动,重点记录主持人、授课教师、同组教师的评课意见,并作为评定优秀备课组的重要内容之一。

(4)评议要求听课者必评、青年教师先评、讲优点必先讲不足、后评者内容不得重复、提出不足时一定要给出改进意见。

(5)对不参与听课、听课不评课、评课不到位的教师,在记录里点出姓名,作为年终教研成绩评定的一项内容。

.教学管理

(一)课堂教学

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自学环节(约5分钟,学生活动);交流环节(约10分钟,师生活动);讲述环节(约15分钟,教师答疑);巩固环节(约10分钟,师生活动),课堂教学四环节可以分段进行,也可交叉进行。

1. 自学环节:预习是高效课堂的前提,体现学生课堂的主体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如给出提纲或预习内容,禁止“一句话”式的预习安排。

2. 交流环节:教师依据预习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同桌或分组进行交流,老师参与其中或巡视学生交流情况。

3. 讲述环节:学生交流后随机进行展示,或教师通过提问,对重点问题进行强调,难点进行讲解,疑点进行诠释。

4. 巩固环节:课堂练习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做到每个教学目标都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不遗漏任何知识要点。练习要体现“大容量、多练精练”的原则。认真落实“堂堂清”,该掌握的当堂掌握,该会用的当堂运用,该检测的当堂检测,该矫正的当堂矫正。

(二)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要有针对性,既要有书本上的,还要有开放性的,最好有章节承前启后的。题量要适当,一般3~5题为宜。布置的作业要全批全改,还要及时改,决不能拖拉。作业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订正,普遍问题还要重新讲解。

1.作业价值和意义

1)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平台

作业的布置要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统一。从知识角度讲,作业布置要关注知识的整合,应成为各科知识整合的有效载体,既要重视本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又要注重跨学科知识间的融合与联系。从能力角度说,要体现听、说、读、写、算、看、做、演等多个方面。从综合提高角度说,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作业真正成为全面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平台。

2)展示学生个性才华的舞台

传统作业成了学生的负担,他们在抄、写、算、背的重复劳动中,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作业应成为学生的一种向往,成为学生展示个性才华的一个平台。学生应享有一定的作业自主权,学生只有有了自主的作业空间,个性和创造性才可得以施展,才能真正有展示才华的舞台。

3)记录学生学习成长的站台

作业是学生成长的见证。要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在作业天地里施展,使作业成为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与提升能力的幸福体验。

2.传统作业的弊病

1)布置的专制性

作业布置是教师单方面的权利,作业“做什么”、“怎么做”完全由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有执行和完成,没有自主和选择的权利。教师强令学生在“题海”中挣扎,忽视学生的兴趣。以“齐步走”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完成同样的内容,忽视学生的差异。学生作业兴趣被打消,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

2)内容的封闭性

教师把目光聚焦于书本上,从概念到概念,从公式到公式,从推理到推理,在机械的演练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作业成了冷冰冰的认知组合和逻辑堆砌。作业问题与生活缺乏关联,一旦遇到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就显得无从着手、力不从心。

3)形式的单一性

教师的作业布置过于强调知识的书面操作和演练,文科作业大多是读读、写写、背背,理科作业大多是算算、练练、做做,即使是“应用题”,也只是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忽视了作业的实践性、应用性、丰富性和多样性。

4)答案的绝对性

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只是与“标准答案”作比对,非对即错,答案是绝对化和惟一性的,不去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不管答题多么具有个性、多么富有创意,只要与标准答案不一致,就统统扔进“错误”的筐子里,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

5)批改的冷漠性

教师通常扮演着终审法官的角色,学生的作业,仿佛是呈现给法官的待审卷宗,红笔一挥,便裁定了作业的好坏,缺乏教师和学生间的情感互动和人文关怀,作业批改呈现出刺刀见红、杀气腾腾的冷酷。

3.作业布置和要求

1)丰富作业内容和形式

充实丰富作业的内容,优化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不能全都是单一的书写作业,应布置给学生一些调查、制作、实践等形式的作业,这些作业的完成往往都需要与人合作,培养训练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作业完成的方式不应局限于用统一的书写纸或作业本书写作业,应提倡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用电脑去完成作业,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空间。

2)把握控制好作业难度

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难易程度,不能以主观盲断为依据,也不能以某一本书为依据,必须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出发点。作业不宜太难,否则学生可能根本不完成,或有学生为了交作业,去抄袭作业。但也不可布置过于简单的作业,那样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作业应该是分层的,难度最好让学生有“跳着摘桃子”的感觉。

3)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同学生完成同样作业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可将交作业的时间由原来的某一个时间点改变为某一个时间段。允许一部分程度较好的学生早一些时间交布作业,也对经过一番努力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鼓励。最好是让基础程度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

4)作业应该与生活贴近

在完成对课本内容巩固的基础上,作业应侧重训练学生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5)改变作业的评判标准

随着作业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不断多样化,批改作业时,除了看书写整齐度和正确率外,更应该结合学生的个人差异,注重看学生在作业中创新内容,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

4. 作业的有效批改

1)随堂批改

上完新课后,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竞赛抢答,小组比赛的方法,当堂集中统一批改。这既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完成作业的速度,还可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教师面批

对教学重难点练习,做到人人过关,利用课外时间与学生面对面,逐题批改,及时指出其错误,让学生弄清错误的原因,要求学生马上进行订正。

3)小组批改

课堂上有些练习,教师每小组只需检查一人,由他去批改另外几人的练习,并帮助他们进行订正。对课堂讲过的练习、简单的作业、需要巩固的知识等,同样可由小组长负责督促完成。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及时了解作业完成和批改的情况。

4)自改互改

对比较简单的练习,教师可先报出答案,让学生自批自改或相互批改。如有问题,马上提出、立即讲解;或课后讨论订正,对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可汇报给老师,抽时讲解。

5)典型批改

选择典型的作业进行实物投影,让学生进行批改。这种方法既可让学生记忆深刻,也可让学生产生自豪感,甚至会成为后进生转变的一个契机,使后进生在集体面前获得成功,在内心产生“愉快效应”,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5.作业批改的效用

1)多点激励,少些指责

在作业批改上,变“区分性评价”为“激励性评价”,善于捕捉学生作业中的“亮点”,多点赞誉和鼓励,少点批评和指责,多几颗“☆”,少几个“×”,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一种成就感。

2)多点温情,少些冷漠

作业批改应成为师生交流的“桥”,要善于将等级评价和评语评价结合起来,让激励、期望、关怀等真诚语言通过作业批改流淌到学生的心中,如“你的见解很独特,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你的书写真工整,老师看起来很舒服”等。

3)多点灵活,少些僵硬

在批改主体上,教师批改、学生批改相结合;在批改途径上,书面批改与口头批改、展览批改、发表批改相结合;在批改手段上,纸笔批改与现代技术批改相结合;在成绩评定上,分数评价、等第评价、星级评价和语言评价相结合。

6.作业设计的步骤

1)确立作业范围

作业不是一种程式化的演练,不是什么作业都可让学生做的,作业应该与教师的教学内容密切关联,体现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反馈,不能用与本次教学内容无关的《天天练》来取代有针对性的作业。

2)明确作业目的

有效的作业应该有明确的目的,不应该成为一种随意化的行为,设计作业前应进行设问:本次作业要实现什么目的?本次作业能否实现这一目的?不做这一作业能否也能达到目的?借此达到作业质量和效率的最佳化,提高作业的实效性。

3)研究作业重点

作业设计要考虑本次作业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是积累知识,还是发展能力?是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还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作业重点常常是与教学重点相一致的,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应该主旨明确、重点突出。

4)选择作业形式

作业不应该是单一面孔,不能用机械的书面演练取代学生丰富的作业体验,作业形式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能激起学生跃跃欲试的欲望,要根据教学需要采取合适的作业形式,形式不宜单一,即使是书面作业,题型也应有所不同。

5)确定作业题量

作业设计有个“最优作业量”问题,一般宜少不宜多。作业量过“度”,会受到经济学上“边际效益递减律”的制约,事倍功半;在心理学上,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就中学生而言,一门课的一次作业量2~4题为宜,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

(三)自习辅导

学生自习是常规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是让学生在自习时间放任自流,想怎么学就怎么学,而是采用“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法,在全面掌握班级学情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辅导。

1.自习辅导的原则

1)教有主导,学有己法

要求学生自习以自学为主,不是否认教师的指导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必须依据教材、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使学习成为自觉行为,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方法。

2)培优辅差、全面发展

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同时,利用自习辅导机会,重点抓住“两头”, 以达到优生更优、差生进步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健康成长,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总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精讲多练,四要四忌

一要围绕目标,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忌广而散,眉毛胡子一把抓,搞题海战术;二要针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表现的薄弱点,忌无的放失;三要兼前顾后,通盘考虑,忌不必要的重复;四要形式多样、讲求趣味,忌千篇一律、呆板僵化。

4)复习巩固,查漏补缺

由于学生一天所学知识在课堂上不可能全部掌握,需要通过练习来进一步领悟和强化,这不仅可解决课上未解决的问题,且可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巩固课堂学习内容,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2.自习辅导的做法

1)明确目的

自习辅导应从知识学习、能力训练等方面来确定学习目的,从实际出发联系学生学过的知识并加以训练巩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否则将“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事倍功半

2)设计提纲

辅导提纲应体现辅导过程和内容,因为学生自习怎样,很大程度取决于辅导提纲的优劣。为此要多角度、有重点地设计好每一个自习辅导计划,努力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

3)点拨答疑

点拨答疑是以教师点拨、启发为主要形式的辅导活动。学生讨论问题遇到的困难,教师予以及时点拨,讨论中提出悬而未决的疑问,教师予以解释疏通,把讨论引向深入。以此达到有疑而思、因思而进的目的。

4)因材施导

教师对学情和差异应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对优生要防止可能产生的骄傲自满情绪,适当拓宽知识面,把他们带到知识较高的境界中去。对中差生要针对知识能力的薄弱点,设计练习题,采取不同的辅导方法,让每位学生各有所得。

5)选题练习

练习题的选用,必须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还要形式多样化,如选择、判断、填空、连线、改错、解答、分析、读图、制表、综合等,灵活多变,让学生有新鲜感和趣味性。

6)当堂检查

自习辅导中的最后一步,就要看学生掌握的情况,看学生如何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分析问题。教师要注重对学生作业当堂检查,可采取多种形式,对出现的错误应及时订正,并指出问题产生的原因。

3.早自习辅导“四有”

一是有任务,早自习学习任务教师必须提前思考确定,于早自习前由科代表书写于黑板上,这样既可节约早自习的时间,也可充分发挥科代表的职责。教师设计的任务要和教学实际密切联系,要做到早自习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二是有方法,早自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注重分层次辅导。首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其次,对一些尖子生、学困生实施个别辅导,实现因材施教。同时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语文为例,可指导背诵课文的技巧性,指导课文默写的规范性,指导字词句的积累方法扥。三是有检测,每个早自习结束前几分钟,教师必须对所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有检测。检测的方法可灵活多样,教师抽查、学生互查、统一默写、讲解体会等。检测结果要有记录,对早自习学习效果不好的学生,可利用下个早自习继续监督完成未完成的任务。四是有效果,早自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决定了早自习必须注重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惟此才能使早自习学习有效果。

(四)教学测试 

1.试题命制

1)明确考试功能

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由于各种性质的考试,其目的不同,命题的难易程度、各类知识的比例、试题形式也有所不同。如基础年级的命题,要稍微简单和基础一些,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毕业班单元测试命题要注意“方向”性,把握住每一个知识的增长点,以增强对考试题的灵活性。平时单元考试因知识面相对狭窄,可适当关注学生平时作业出现的问题进行小测试,达到巩固的目的。

2)制订测试方案

①研读相关内容

命题人要结合教学进度来命题,根据被考的对象,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有关部门对考试的具体要求等。主要是描绘出大的框架性结构图,以便更加清楚命题的基本要求及内容。

②列出命题考点

依据确定的考试目标细目制出命题具体计划,包括测试内容、题量、题型、时限等。试卷考点的分布必须均匀,不能多次重复。要列出考点与能力要求层次,以便试题评讲更有利于学生知识巩固。

③确定合适题型

现行考试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不同学科还有一些特色题型,如文科有材料题、论述题、判断题和作文题等,理科有计算题、证明题和实验题等。主客观题型的比例要适当,要有明确的指令、答题要求和答题指向,不要造成理解错误而影响表达。客观题要题干简洁、供选答案不能拼凑,错误选项应有干扰作用,不能故弄玄虚。

④制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考查目标和内容间的列联表。表的纵向列出考查内容(知识点),横向列出考查能力,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题分数所占的比例。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

 

测试

单元

考查

内容

测试

目标

目标层次

难易成度

了解

理解

掌握

应用

综合

 

 

 

 

 

 

 

 

 

 

 

 

 

 

 

 

 

 

 

 

 

 

 

⑤审查修改筛选

试题拟好后要逐题进行审查、修改,并进行筛选,简单的内容防止出现考点重复现象,重点难点及热点知识不怕检查重复,但最好从不同角度与不同题型去检查学生,答案要科学、准确、合理。根据试答情况,对试题作出必要的调整。

⑥试做命制试题

命题结束后,命题人必须对试题进行试答,并记录答题时间、难易度和区分度。一般情况下,用于学生实际考试的时间,为命题教师试答试卷时间的2倍左右。质量要求高的试题要反复试做,命题老师自己试做,同行老师帮助试做,还要选择同水平的学生进行试做。

⑦制定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要包括参考答案和分值比例等。选择题答案具有唯一性。制定评分标准的难点在于材料解析题、论述题、实验题和作文题等,因为这些试题的主观色彩非常浓厚,命题者难以穷尽正确答案。一份好的评分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层次性、连贯性、操作性和开放性。

2.考后分析

学科测试是教学常规中的重要一环,其重要作用在于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帮师生发现教学问题、查找薄弱环节,以利调整教学、弥补不足、提高效率,而这一任务需通过实效的学情分析才能完成。

1)三查看

查高分段学生在班级人数分布中的变化,看培优转差方案的落实情况;查同一类考题得分情况,看一下考后一百分的落实;查各班级和各学科平均分的变化,看一下班级管理和学科教研效果。

2)四比较

比同一个班级的不同学科,哪个学科增分,哪个学科减分;比同一位教师为哪个班级增分,为哪个班级减分;比同一个班级在同次考试中的位次高低和不同次考试中的变化;比同一位教师在同一次考试中的位次高低和不同考试中位次的变化。

3)五会议

①年级主任召开的年级教师分析会

对年级考试学情分析表中,折线图上近期连续上升的班级、任课教师提出表扬。同样,对近期连续三次下降的班级、任课教师,学校帮助找原因、拿措施、促落实,并在下一次考试分析会上给出变化情况和整改结果。对连续四次以上下降的班级、任课教师,学校将组织专家深入班级,采取谈话听课,查教案作业等方法,帮助解决问题,必要时调整教学岗位。

②学科主任召开的学科教师分析会

要求在考试后第一备课活动日进行。备课组长要点出存在问题的教师和教师存在的问题,集思广益,找原因、拿措施,且做好记录备查。要求下一次考试前的备课室活动日,存在问题的教师要汇报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同样做好记录备查。

③班主任召开班级任课教师分析会

不拘形式,建议以集中或个别对接的方式召开,共同排定稳定型、上升型、下降型和临界型的学生名单,结合实际找出拔尖和转差的办法。要求作好会议记录,留在班主任工作实录上。

④学科教师召开的班级学生分析会

在考试分数出来后的第一节课进行。要求教师归类给出存在的共性问题和点出存在问题的学生,尤其是临界生。结合共性问题和共性学生,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并有教案记录,作为学校检查依据。对临界生和尖子生要求课后单独交流,并将交流记录写在教案上,作为教学教案的一项内容。

⑤班主任召开班级学生考情主题会

要求在考试结束第一次主题班会上召开。班主任总结考试情况,找出存在问题的学生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做一次激励性教育。同时,班主任要定目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要求,重要是调整学法,拿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主题班会内容、方案要记在班主任工作实录上备查。

.教学督导

为确保学校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和年级教育教学的规范化,及时查找不足,发现问题、调整计划,促进发展、提高质量,学校需对年级教育教学实行定期督导。面向年级,以全面评估各学科教学为根本,鼓励年级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发挥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督导方法

一看,年级班级整体面貌、室内文化建设等;二听,课堂教学授课、师生反映、年级领导汇报;三查,教师教案编写、教材运用、作业批改、自习辅导、答疑释疑等;四研,召开研讨会和开展专题调研;五评,对年级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总结与反馈,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督导内容

1.课堂教学:师生风貌、课前预习、教学模式、组织教学、互动情况、问题设置、内容设计、风格特色、技术应用等。

2.教案检查:目标设定、学情分析、重难点把握、活动设计、技术使用、教法运用、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

3.作业检查:作业次数、作业量值、作业人数、批改质量、批阅评语、学生订正,有无创新做法。

4.考试检查:考试次数、考题设计、考卷质量、试卷批改、考情分析、考后反思、学生纠错,考后百分等。

5.班级建设:安全教育、文化建设、规章制度、日常卫生、课间跑操、公物保护、节电措施、培优补差、班级理念等。

6.教研活动:理论学习、同伴交流、集体备课、教研氛围、教研记录、听课评课、专题研究、计划总结等。

(三)督导反馈

1.数据汇总

督导组成员对采集的信息,经过提炼后形成个人观点、相关例证及必要数据,并将观点、例证、数据如实填入督导工作记录表。督导考核结果不记分数、不排名次、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用集体评议形式,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在各成员提供的观点、数据及例证基础上逐条进行分析,对有争议的问题补充了解,查明原因。

2.措施建议

教学督导意见的形成,要求成绩与问题并举,特色与建议同列,篇幅大致相当,重在鼓励和督促。整改部分要直面问题,指出不足、分析成因,做到中肯、具体。督导意见形成报告后,要与年级相关领导、教师形成对接,共同学习先进经验、分析解决问题,以期达到有效整合、优劣互补的目的。

.高三管理

高三年级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正确处理好高三复习中若干关系是提高高三教学质量的关键。

1.导与行,纲与目的关系

“导”意为引导,大则而言是高考纲要和说明,小则而言是学校总体要求。这是方向,要认真学习把握,常说: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就是这个道理。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行”即贯彻落实,不能走样,该繁则繁、该略则略、该抛则抛,要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讲精练、脚踏实地,否则一切都是低效,甚至无效。
2.分与合,个与群的关系

“分”体现个性,分是为了细,具体有落实。年级有不少优秀者,个人能力很突出,优势很大,也有特色。但万紫千红才是春,整个年级好才是真的好。

“合”体现群体,分工合作,优劣互补,整体兼顾,合则多赢。以学科带全科、以班级带年级。班主任要给任课教师让条件,年级主任要给班主任让条件,备课组长要给学科教师让条件,同心同德,一并前行。兄弟同心、其锐断金,合则胜、分则败。

3.时与效,多与少的关系

“时”意指功,没日没夜没周末,没节没假没星期。没有时间,有成果。充分利用早中晚时间学习已是部分学校的备考宝典。

“效”意指率,时间只是成功的一个因子,且不能无限制递增。成功的另一个因子是效率,这就是要注意巧干,不是疲劳干。注意方法技巧,提倡精干、注重效率。

4.考与析,测与评关系

1)考与练:“考”具有正统性,如难易度、区分度、覆盖率、信效度等,而练重在针对性,具有灵活性,如不拘于时长、题型和题数。考试又具有阶段性,应是教学中有规律的安排,毎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可自考和联考。而练具有灵活性,考前考后、课前课后,堂练日练、周练月练,随时随地,不拘一格。“练”是为了考,严格说平时的各类考试都是为高考而练习,随时练习是为了平时考,平时考是为了最终的高考。反之,高考指导平时的模拟考,模考暴露问题,指导平时有针对性的练。

2)评与析

“析”是讲评的前提和基础。只有通过分析才能找准薄弱环节、不足和问题,评讲才能有的放矢,落到实处。“评”是分析的落实。准确的讲评才能补缺补差,实现知能提升。

5.劳与逸,干与休的关系

成绩来自苦干实干,不干是绝对不行的。大家都在比着干、拼着干。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就是这个道理。不过,磨刀不误砍柴功,是具有哲理的,苦干不是蛮干,更需要乐干。如让学生上好体育课,跑好大课操,唱几支小曲等,或许效果更好。

6.粗与细,快与慢的关系

“粗”是对考标要充分了解,高考低频点和教材中的辅助章节都可概括复习,但粗讲不是不讲,而是少讲,有时可放给学生去学习。“细”是对教材中的主干知识,高考中的频考点,基础知识,要反复讲,结合问题讲,拓展讲,变化讲,多角度讲,做到真懂真会,熟练应用。7.外与内,我与他的关系

“内”指校本或自身资源,如学校教学特色、教研模式、措施方案,自己命题、自编教辅材料等。“外”指外校或他人经验,外来试卷、外编教辅,外出学习,外来讲学等。

8.教与辅,主与次的关系

“教”即课本知识、教材内容,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等。“辅”即教学辅助,外部考卷、课后作业,自习辅导等。

9.管与放,死与活的关系

“管”即校规校纪、学习制度,这是提高质量的保障,学校各年级各处室,都应有管理措施方法。“放”即不能管的太死,该放要放,灵活运用,要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10.奖与惩,激与促的关系

“奖”就是表彰和激励,可通过宣传栏,信息网络,表彰大会,荣誉称号和发放奖品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惩”就是批评教育,严明纪律。当然批评面不宜太大,要有针对性,使学生有触动,有鞭策和促进作用。

 

 

 

 202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