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标题: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索引号: 11370323493219886F/2021-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21-01-07 发布机构: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1-01-07
  • 字号:
  • |
  • 打印

淄电校字〔202067

淄博电子工程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20年度)

 

2020年度,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为导向,研究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深化学校内部改革,重协调,重落实,重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2020年度,学校荣获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办学先进单位”“淄博市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2019年度淄博市首批卫生文明宿舍学校”“市级文明校园”“2019年度开放教育办学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度全县教育体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高中教学工作优秀单位”“山东省技工教育事业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贡献”“2020年淄博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淄博电子工程学校是沂源县唯一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组建于199611月。20186月,经淄博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原沂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更名为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学校是一所融中等职业教育、高等函授教育与短期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中职学校。学校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引厂入校、入厂办学、职前职后联动发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并举的发展战略,形成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以质量为中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体验式德育教育,打造实训8S”管理的办学特色,树立求真 务实 至善 尚美的优良校风,确立建设成为具有山东特色、跻身省内一流、中高职一体的现代化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

学校占地面积105亩,校舍总建筑面积为81418.6平方米,运动场地占地面积22263平方米,建有400米标准环形跑道田径场,篮球场7个、排球场5个、羽毛球场2个。学校总资产达到95653410.65元,比2019年度增加1590196.67元。

(二)学生情况。学校现有在校生3455人,其中,男生2097人,女生1358人。2020年招生1204人,毕业1107人,学生巩固率90.10%。学校依托专业优势,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强化技能训练,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开足实训课,特别是考前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鉴定训练,2020年,全校62917级学生考取维修电工、焊工、车工、钳工、保育员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教师队伍。学校现有在编在岗教职工287人,专任教师282名,其中专业教师151名,占比53.54%,兼职教师2人,占比0.01%。双师型教师108名,占比74.48%,具有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或具有非教师系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达到56人,占专业专任教师的31%。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硕士学位10名,占比3.54%,在读硕士5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人数90人,占比31.9%2020年,学校新进专任教师11人,教师退休11人,专任教师总人数保持稳定。

(四)设施设备。学校建有实训中心,包括数控加工、普车加工、焊接技术、电工电子、机械装配、计算机、艺术、财会、酒店服务、服装制作10大实训区,60个实训室,2020年,智慧校园平台初步建成,包含教务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教学诊断与改进系统,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畅捷通管理企业信息化平台。71口多媒体教室全部安装电脑模块,购置中职教学资源库,自建文化课、专业课教学资源库,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教师用机达到254台,学生用计算机650台。印刷图书11.3万册,电子图书1500GB,电子教学参考书和期刊及其他教学资料有110余种,生均纸质图书32.70本。实习实训教学设备总值3234.57万元,比上一年度增加82万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0.51个;生均实训设备9300元,生均比上一年度增加400元。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抓实思政课堂,严格执行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关于德育课程开设要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心理健康》等德育课程,严格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法制进课堂、安全教育进课堂要求,开全开齐德育课程,配足配齐德育教师,积极在课程建设中要求每一位老师具有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课程全育人环境。教师陈齐在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第三名,房昊获得第六名。

通过不断的努力大多数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三观:

1.84%以上的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2.学生完全拥护党的号召与国家的各项政策,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比较强,且对我国的政治情况十分关注,具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

3.全体学生坚信我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能够走向成功,并且他们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各项进步与发展为骄傲。

4.95%以上的学生积极响应学校团组织的号召,积极申请加入团组织。

但是学生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大多是年龄还未到18岁的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思想意识薄弱,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是非辨别能力较差。因此,部分学生的思想常受到社会上负面信息的影响,导致他们过分追求物质,贪图享乐,有的甚至失去了个人目标。

2.法治意识薄弱

有的学生因为年龄等方面的限制,缺乏足够的法律意识,对于一些事情的处理往往意气用事,不考虑后果。

3.政治认识不成熟

少数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加之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无法理论联系实际,无法恰当地处理情与理的矛盾。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0年度,25人次在各级技能大赛及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2020年有791人通过不同形式考上了高职院校,其中,本科录取25人;因疫情原因未举行淄博市第十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第三届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有三名学生获一等奖,四名学生获三等奖,在首届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比赛中,一名学生获优秀奖,有6名学生获20182019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在淄博市中小学生创客大赛中职组中,有四名学生获二等奖,五名学生获得三等奖,在2019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一人获焊接技术个人二等,在第三十五届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三人获一等奖,在2020年淄博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三个一等奖,15个二等奖,学生文化课合格率85.8%,专业技能合格率93.3%,体质测评合格率87.1%

2:教学质量情况

项目    单位    上年度    本年度

文化课合格率    %    85.5    85.8

专业技能合格率    %    93.3    93.5

体质测评合格率    %    87.1    87.2

毕业率    %    100    100

(二)在校体验。学校认真总结过往的教育教学经验,通过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在学校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方式改善学生的在校体验,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实习等方面的满意度都有显著的提升。在理论学习方面,学生的满意度达87.04%;在专业学习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为89.38%;在实习实训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为92.33%;在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为92.31%;在学校生活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为93.26%;在校园安全方面,学生的满意度为98.92%。除在校生外,还对毕业生进行了对学校满意度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高达98.93%

3:在校体验满意度情况

项目    单位    上年度    本年度

理论学习满意率    %    83.00    87.04

专业学习满意率    %    79.48    89.38

实习实训满意率    %    90.1    92.33

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率    %    91.07    92.31

生活满意度    %    92.90    93.26

校园安全满意度    %    98.50    98.92

(三)资助情况。为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公平、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学校严格落实《山东省中等职业学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等文件精神,落实了在校生免学费政策。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档案,准确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真实状况,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施困难学生三级认定,国家助学金评审。2019年秋季共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47人,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20199-12月申请发放助学金347人,34.7万元;20203-7月申请发放发放助学金355人,35.5万元;20205月,对27名学生的助学贷款预申请进行资格审核、汇总、上报工作。学校没有出现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情况。学校积极与企业合作,为我校贫困家庭学生争取社会实践岗位,获得救助资金,保障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四)就业质量。2020年共有毕业生1107人,其中,直接安置就业学生有289人,初次就业率为91.5%,较上一年度增加2.3%。专业对口就业人数266人,对口就业率为92.04%,比上一年度增加1.7%。机电一体化、焊接、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率达100%。学生初次就业起薪情况分别分为两挡:2001元至3000元占1.73%3000元以上284人,占98.27%,比上一年度大幅增加。劳动合同签订率100%

(五)职业发展。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与创新创业意识。学校投资40余万元购买机电一体化、虚拟仿真机等实训设备用于改善电气、焊接技术实习车间实训条件,投资近60万余元购置计算机、一体机等教学及实训设备,提升了学生技能训练条件,组织708名毕业生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近50人次在各级技能大赛及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实现四个专业与淄博职业学院、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三二连读贯通培养,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开展新型学徒培养,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与青岛三利集团组建企中校”“校中企试点班,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工作。机电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专业继续以订单班”“冠名班方式,在招生录取、课程设置、就业安置等方面加强与江西合力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每年至少为企业招收定向订单班2个。计算机应用专业与北大青鸟联合举办北大青鸟产教融合特色班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动态调整。学校围绕全县新旧动能转换“6341”现代产业体系,结合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及时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对不符合地区产业需求的专业及时调整。新增计算机平面设计、幼儿保育专业,现共开设13个专业,形成了以机械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引领的加工制造类专业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省品牌专业,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为市级品牌专业,机械加工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四个专业为示范性专业,电气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会计、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六个专业为规范化专业。

(二)教育教学改革。学校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实施途径,以省、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意见为依据,从我校教育改革发展和办学实际出发,以校本教材开发与资源建设为抓手,强化职业能力分析,深入探索模块化课程”“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遵守国家课程标准开展课程建设,各教学部依据专业特色推行教学模式改革。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建设策略已经让学校专业教师拥有课程建设的行动,也成为教学内涵建设与教学品质提升的推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学校逐步树立起了课程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营造了重视课程建设、重视教学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目前,学校语数外德育等公共基础课程及各专业核心课程均有校级精品课程立项,按照实施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的建设思路逐步推进,电气工程教学部已完成3门基础课程资源建设,机械工程教学部初步完成4门课程资源建设,礼仪精品课程已基本完成。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机械工程教学部实施项目教学法来改革课堂,改变了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的教学模式,形成以技能训练模块作为主干,相应的理论知识为辅助,将理论与实习融于一体进行项目化教学,形成一系列动态的、开放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达到以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技能型人才要求。已完成《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两本活页式教材开发。通过推广项目教学法,改进实习课堂教学,提升实训工作质量。其它教学部也依据专业特色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将课程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技能进行有效衔接,引进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注重人文与专业技术的结合,改进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继续进行立体化教材和精品课程、网络课程、课程标准、教改项目等方面的建设。截至目前,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新立项1门,市精品课程建成3门,在建5门,校级精品课程建成3门。

组织开发《美术欣赏》《音乐欣赏》《普通话》,合力泰校企共建课程以及机械工程教学部项目教学等校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行为导向教学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多元评价模式,不断优化专业课程建设。

(三)教师培养培训。通过校本培训、校本科研、参加各级专业培训、讲课、大赛、到企业顶岗锻炼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技能水平、综合教育素养。先后组织3名教师参加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教师国培,6名教师参加骨干教师文化基础课和职业教育政策省培,组织28名教师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全国在线培训,组织21名教师参加民进省委助力乡村振兴培训,组织累计近百人次参加全市名师培训、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培训、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学业质量提升培训等,组织校本培训累计1000余人次,有150余人次参加了企业实践。2020年累计人才引进6人,教师招聘5人,新吸收3淄博工匠”“沂源工匠为各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使我校专业建设更接地气。

制定教师培养方案,借助名师工作室”“各级技能大赛”“品牌专业建设”“省教改立项”“精品课程建设”“校企共培项目等搭建青年教师培养平台,着力打造富有创意、有创见、敢创新的青年教师梯队,为学校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保障。2020年,高东强成为沂源县名师,李德芬被评为淄博市名师,申恒芳、陈齐、王凤、亓萃教学团队获得山东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齐军、苗绘香被评为市优秀教师,齐军、李荣、侯振国被评为市骨干教师,朱超、刘倩被评为市教坛新秀,苗绘香获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50多人次获得县级表彰。

(四)规范管理。学校本着依法治校、科学治校、民主管理的原则,完善了《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制度汇编》。组织·”“新时代 新愿景 新作为”“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3次教师论坛,邀请北京聚知慧高级讲师宋振杰、淄博理工学校教师曹在津作《全员执行力与新敬业精神》《信息化时代的教与学-基于信息化教学的思考》专题报告,积极组织300余人次教干教师赴哈尔滨、北京等地参加各类各级学习和培训,不断强化了教干教师的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水平。加强教师管理,修改了教职工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完善了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方案。签订目标责任书,开展师德考核,强化了教师师德建设。

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强化教学精细化管理。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深化教务处统筹下分专业教学、分部管理教学管理模式改革,调整优化电气工程教学部、机械工程教学部、经济贸易教学部、艺术教育教学部四个教学部在教育教学管理和专业建设中的实体和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年级组和备课组建设,夯实责任,发挥作用,协调各部在课程开设、教学进度、考试竞赛组织、教学质量分析和评价等工作。

构建起全员管理、全员育人的教学管理网络体系。例会、日查日反馈、值日监护、周结等日常教学管理环节不放松,保证工作有的放矢与有序;严格教学常规、教学日志、课堂评价、学生评教等保证教学监督。各教学部在常规管理、课堂管理、教研活动、技能训练、精品课程开发、思政课堂、创新创业教育等诸多方面各均形成了各自的工作特色,并取得优异成绩。

积极推进示范校建设。学校制定《省示范校建设工作分工负责制度》《省示范校建设工作目标责任制》等十余项示范校创建规章制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邀请临沂市工业学校曹竹卿校长对学校的示范校工作进行指导,组织40余人次赴临沂市工业学校、淄博信息工程学校取经,不断学先进,促改进,示范校建设顶层设计更加科学,任务分工更加明确,建设推进更加扎实,材料体系更加完整。

学校突出安全伴我在校园的主题,全力打造平安教育形象。在全面做好学校安全卫生工作的基础上,加大整改力度,狠抓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使得学校安全稳定。按照《沂源县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卫生管理工作量化考核细则》和上级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学校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县疫情防控工作专班进驻学校指导疫情防控工作。学校先后制定《淄博电子工程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急预案》《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关于学生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期间居家学习实施方案》《淄博电子工程学校防疫情、保健康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方案》《校园防疫消毒杀菌实施方案》《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员入校防控方案》《疫情重点排查人员一人一策返校方案》等20余项文件,细化措施,落实责任,强化人员管控、物资管控,重点加强疫情防控、预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法制教育、防范校园伤害等方面教育工作,学校全年度无安全事故发生。本年度,我校迎接省、市、县疫情防控检查十余次,消防安全检查3次,教体局常规检查3次,随机抽查2次以上,对于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整改率达100%;学校被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评为2020年度安全卫生工作红旗单位。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建立了校长-分管校长-政教处、团委-教学部-班主任-学生校长-教务处-教学部-教师-学生党总支-工会、团委-团支部-学生社区(家长)委员会-学生会-班委、团支部-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线。加强常规管理,实施活动育人。认真开展学生常规管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严格财务管理,管好钱袋子。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在财务监督上不留死角,严格实行资金审批管理制度和经济事项报批制度,加强生均经费预算执行情况管理,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助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综合素养。高度重视教师分类分层次发展,实施《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关于加强专业技能名师团队、公共基础课名师团队、创新创业教学团队、名师工作室及技师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方案》,通过校本培训、校本科研、参加各级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技能水平。

不断提升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学校对消防水池、院墙锌钢护栏、运动场等校园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维护,为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提供后勤保障。为满足学生实习实训、企业员工技能再提升、社区各类继续教育技能培训需要,学校积极申请利用国家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资金,启动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异址新建一期)。

(五)德育工作情况。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作为学校首要工作任务,贯彻落实以德育人的原则,将德育教育回归教育初心。在常规管理方面,不断加强常规管理,实施活动育人。认真开展学生常规管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从思想上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争取做到以行动改变带动思想改变,思想上规则意识的改变再进一步反映到学生对学校常规的遵守上。2020年度,我校共有8个班级、37名学生获市级以上表彰。其中2017级机械加工技术2班被评为省中等职业先进班集体,高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的崔现强、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郭力源被评为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学生。另有20名在校生获市级优秀学生荣誉,15名在校生获市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

在思想教育方面,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综合素养教育,做到爱心沁人,静待花开。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等活动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尽快脱离假期状态;通过疫情防控等活动加强学生安全意识;通过十八而志,青春万岁高三学子十八岁成人礼等活动,促使学生树立远大志向;通过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传承中华情 诵读新时代等活动,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通过《九一八.勿忘国耻》主题团课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意识,增强学生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学校以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开展感恩励志教育演讲阳光大课间青年大学习、等系列多主题的教育活动。学校实施精细化学生管理,开足开全思政课程,两次举行主题班会课、精品反思课讲课比赛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育人能力,以教师能力提升带动教学质量,以达到能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增强对学生的德育途径与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在学生行为习惯、人文教育、素养教育等方面不断进行德育渗透。学校坚持每周举行国旗下的讲话,将国旗下讲话做成系列主题,创新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将原本单一的演讲式拓展为演讲加合唱,演讲加名言分享,演讲加座右铭等方式。通过家国情怀系列的主题升旗仪式,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家国一体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通过颜值、言值、严值、研值四值系列主题的国旗下讲话活动,从外貌、内在、自我要求、思维等方面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

在加强家校共育方面,学校进一步建立完善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学校开放家长参观日,让家长进入学校更多地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走进学生的学习实习生活,在增加家长对学生了解的同时,引导家长对学生学习与德育方面增加关注。通过开展家委会会议,增强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的意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打造家校共育的完善机制,使学生在校所形成的规范意识与道德修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六)党建情况。健全党建管理体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校党委建立了一套比较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和党建工作制度。体现在重大决策如人事、财务等方面,通过党委班子会进行民主研究决定;体现在比较好的执行了党委成员分工负责制,党委委员大胆、主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根据工作实际,进行党委增补委员选举大会,增补3名党委委员。

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统一思想,统一部署,巩固强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强化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参加县委组织部、教育工委组织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班和师德报告会,组织2次校内师德报告会,组织325名教职工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坚守1200秒》,180余名党员观看了灯塔-党建在线微课堂视频,开展学习强国中榜样人物、灯塔榜样人物、我来上党课、庆七一主题党日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230余人次赴张家泉村、朱家户村参加主题党日活动20余次。走访慰问我校困难党员97人。2020年,学校党委共发展党员1名,预备党员转正1名,新吸纳入党积极分子9名,现有入党积极分子14人。认真执行党组织、党员双报到制度,积极参加华府社区共驻共建活动,每月组织党员到社区听党课、志愿服务、红色星期六、打扫卫生、清理小广告、慰问贫困党员、困难学生、红色文化进社区文艺汇演、职业技术服务进社区、文明礼仪进社区等活动。共联合开展活动14次。

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显著。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条例,开展系列廉政教育活动,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做好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学校党委制定下发《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关于2020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党风廉政谈话制度,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开展了以崇廉尚俭筑牢防线为主题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系列方案、制度的出台和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力地促进我校形成风清气正的廉政氛围。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校企合作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模式培育人才。创建校中企、企中校”,“做中学,做中教的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校企双方相互挂牌相认,学校是合作企业人力资源基地,合作企业是学校实训实习、就业基地,引入企业具有生产功能的设施设备,建设人力资源有保障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学校把企业技术标准引入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切准企业需求脉搏,聘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专家为学校客座教师,参与教学计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企业共同优化校本教材,教学内容这一关键环节着手,形成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加强人才互派与交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定期派遣教师到合力泰进行专业实训学习、锻炼,企业派出工程师或技师到学校授课、担任兼职教师,畅通人才双向流动渠道,通过双向交流,激发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生产、教学、科研一线上的创新、创造、创优,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两年,学校还与鲁阳集团、卓意玻纤、三利集团、海尔集团、太平洋保险等县内外企业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搭建高水平发展平台,也利用企业资源培养了大批双师型教师,改善和密切了学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学校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学校以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契机,发挥淄博电子工程职教集团的作用,吸纳更多优秀企业,稳步扩大校企合作规模。将订单培养、企中校办学、现代学徒制、大师工作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生产性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等办出自己的特色。推动每个专业群至少建立一个高端的产教融合平台,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共赢,产教深度融合,培育企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二)学生实习情况。分批组织570余人到南昌合力泰、青岛海尔、青岛三利、辰和、美林电子、太平洋科技在线、广电大厦、宴海酒店、新航大厦等9家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实习人数和实习基地数量显著增加,疫情常规防控形势下,管理难度、安全压力与日俱增。面对新形势,积极推行家文化实习管理模式,引导学生把同学和工友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把实习带队老师当成自己的父母长辈、把实习企业当成自己的家,教育学生,把自己作为一名成年人,要敢于担当,把每一份工作当成实现人生梦想的舞台,尽职尽责,稳扎稳打。学校与企业严格履行实习协议,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选派经验丰富的老师带队指导。带队教师认真履责,经常与公司管理人员、带徒师傅沟通联系,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带队教师更加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工作之余经常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困惑,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同时充分利用企业文化、优秀工匠的敬业精神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用过硬的技能、用爱与责任去承担每一份工作。在家文化实习管理模式的滋养下,我校学生迅速成长,在各个方面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对接企业对我校学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2020年度,在与原有企业保持稳定校企合作关系基础上,增加了南京宁远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新航大厦、张店宴鲜记饭店、山东硕源工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印象沂源餐饮文化管理公司6家单位加入到集团中来,理事单位达到59家。1111日在石柱职教中心成功举办了2020年年会。集团成员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深度进行产教融合。以合力泰订单班、三利订单班为代表,探索一、二、三、四、五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校本教材,共建实训基地,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现无缝对接,进一步丰富了以企业为主导的深层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实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提升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情况。在成人学历教育方面。积极创新招生工作的机制和方式方法,构建全方位、全平台、全天候的招生宣传体系,提高招生宣传力度,加强生源基地建设与维护,不断扩大学校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招生宣传工作的成效。全年度共招收本、专科学员226人。加强农村两委班的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严格按照省委组织部、省电大的文件要求与部署,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细化流程环节,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严格经费规范使用,结合学员特点,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扎实做好我县基层干部学历教育工作。自2016年我校承办省委组织部基层干部专科学历教育班以来,118名基层干部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大专学历。2020年,录取60名新生。与市应急管理局申请特种作业培训资质,已通过财政局采购办单一来源采购低压电工、焊工实训设备。紧密联系培训政策与县人社局、编办联系素质能力提升培训和业务变更事宜。

(二)社会服务。在培训服务方面,强化有解思维,谋思路、想对策、解难题、求突破。开通网络学习功能,提供多种学习模式,方便学员学习。严格按照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规定,认真扎实地完成了全县4196人的道路运输驾驶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积极争取人社局培训计划,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完成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300人,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2019年沂源县社区教育学院批复后,学校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学校师训处(沂源电大)承接社区教育学院具体业务,积极履行社区教育服务职能,申报全市社区教育联盟理事单位。一是积极联系教育主管部门、老年服务机构,对接县内在办老年机构(沂源养和健康养老院、沂源阳光大姐服务中心、沂源县福利中心、沂源县爱贝佳家政公司),采取登门拜访、电话热线、调查反馈等方式,了解居民实际需求,切实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加强养老管理与服务人员及培训教师的培养,主动与县民政局养老科对接组织开展养老服务+”工作需求培训,积极联系省培训机构,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授课,采用理论授课+实训操作方式授课方式,组织全县老年养老管理与服务人员及培训教师培训,提高养老服务机构从业者的护理技能和综合素养,规范养老服务技术标准,打造老人服务与管理专业培训师资队伍。三是在2020年秋季的国家开放教育招生中,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计划,培训内容涵盖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老年人护理基础知识、老年人常见病护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知识、养老护理风险防控与护理危机处理、老年护理基本技能、老年用药基本知识、老年人常见病照护、老年人心理病理、老年政策法规、塑造良好的性格及消防安全等方面。

(三)对口支援。2020年,学校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任务,共组织1500余人次教职工完成6次扶贫走访任务,覆盖3个镇15个村,对接贫困户640余户。完成与重庆市石柱县职教中心的对口支援任务,自2017年以来,双方共选派7批次40余人次深入教育教学管理一线互派挂职,双方领导互访20余人次,双方就学校发展历程、招生情况、安置就业、高考升学、校企合作、实训实习、校舍建设、校园安全、学校管理、教师绩效奖励机制等情况进行了讨论和交流,并就两校之间的进一步合作形成共识。通过领导互访、教师互派交流挂职、参与职教集团共建、课程资源共享等活动,实现深入合作,资源共享。学校与鲁山学校结对,每学年选派1-2名优秀教师到结对学校进行交流援教,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受援学校的肯定和表扬。

(四)服务抗疫。疫情期间,学校建立了与当地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通过各种信息传播途径确保了学校、班级、年级、家长四级联系网络畅通。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师生身心安全的同时,学校积极参与南麻街道华府社区社区抗疫活动,学校选派39名党员干部分赴华府社区下辖的鑫苑小区等5个小区进行抗疫活动,通过参与社区值班、卫生清洁、宣传抗疫政策、疫情防控知识等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此外,疫情期间,学校涌现出了隽兆凯、李西鑫、赵俊杰、齐永健等一批勇于担当的优秀学子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并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24:消毒人员对食堂进行无死角、全方位消毒

六、举办者履责

(一)经费。县政府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全面保障落实中职教育经费,一是按照鲁财教〔201358号《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本拨款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 》要求,按专业类别确定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基本标准,纳入单位预算。二是学校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全额用于学校事业支出。三是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支出不低于30%。在管理上学校严把支出关,严格控制标准,杜绝铺张浪费现象发生,保障了学校正常教学及发展的需要。加强收费管理,动态掌握收费执收情况,做好收费收缴工作。从收入、支出、专项资金、往来款项、固定资产、内部监督与审计等方面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管理实施办法,严格实行资金审批管理制度和经济事项报批制度,确保财务监督上不留死角。

(二)政策落实。积极促进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根据《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要求,学校制定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学校现已在加强党的领导方面、省示范校建设工作、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拓宽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途径、提升学校基础设施、履行育训并举职责等方面有序开展工作。

七、特色创新

案例一

加强教科研引领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顺利结束了,感觉发挥得很好,这是苗绘香老师走出山东省第三届黄炎培创新创业大赛教师组赛场的第一句话,其实,从苗老师自信的眼神里不难看出,对比赛成绩绝对有把握。果然,成绩公布出来,苗老师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夺得全省一等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苗老师的成绩既凝结着她辛勤努力的汗水,也是学校青年教师培养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为全面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更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岗位,淄博电子工程学校以青年教师培养为抓手,放活水,养大鱼,抓点带面,青年教师得到快速成长,全面提升了学校教学质量。

实施三大目标五步走的成长战略。学校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道德素质、知识素质、教育教学素质、教育科研素质、身心素质,确定一年上岗合格,二至三年胜任,四至五年成为学校优秀青年教师三大步培养目标,进而实现教师培养五步走(入门、合格、骨干、带头人、专家)战略,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师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为实现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专业成长目标,学校成立教师培养专班,为青年教师量身定制培训形式和内容,通过集中培训和自我培训相结合的形式,着力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教学基本功、学科教学基本功、校本研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等进行培养培训。

发挥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工程,根据每位青年教师的具体情况,拟订培养计划,为他们聘任思想作风好,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培养出一批思想品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踏实的新一代教学骨干教师。结对师傅手把手地教,心贴心地帮,把培养、指导青年教师成长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工作中当好师者,生活中当好长者,青年教师认真学,重新当好小学生,自身珍惜机会,刻苦学习,锻炼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学校也把青年教师培训与绩效考核挂钩,调动师傅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大校本研修力度,拓展青年教师培养途径。学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开展校本教研,进一步拓展青年教师培养途径。一是组织青年教师自主开发校本教材,既进一步挖掘和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培训形式力求丰富多彩,切合青年教师需求,既有全校性的全员培训,也有贴近班主任、青年教师成长和学科教学的个性化培训;既有教育思想的引领,也有教育教学实践的切磋;既有本校老教师的言传身教,也有校外专家学者讲座;既有青年教师亮相课汇报课,也有名师示范课观摩课。三是以练代训、以赛代训,大胆将青年教师推向各级各类大赛,事实证明,他们果然不负重托,大胆拼搏,在披荆斩棘争创佳绩中不断成长起来。

学校通过加大力度培养青年教师,全面提升了教师队伍活力。经过几年的坚持努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过去的一年中,该校有一名青年教师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指导教师银奖,有三名青年教师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说课比赛均获得二等奖,有一个教学团队获省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有15名青年教师在市级各类比赛中获一等奖。教科研成果突出,青年教师建设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一门,主持开发了四门市精品课程,青年教师发表市级以上论文20多篇,其中国家级论文9篇。3名青年教师获得淄博首席技师荣誉称号,一名教师为市教学名师建设者,三名青年教师被评为沂源县突出贡献技能人才。

总之,学校坚持量身定做,依据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多措并举,促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青年教师队伍,并打造出一批自己的品牌名师,促使学校保持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了学校持续优质内涵发展。

案例二

一 二 三 四 五校企合跳人才培养舞

--“三利企中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2013年开始,淄博电子工程学校与青岛三利集团进行校企合作,为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校企共同探索一、二、三、四、五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一条心,这条心就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共同目标

2019年开始,经过校企双方认真调研,决定采取企中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经过家长沟通、学生报名、企业面试、组建企中校班到青岛三利集团进行专业(技能)学习。为保证效果,学校和企业成立以校长、书记、总经理为组长,分管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了校企领导重视、各相关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齐抓共管的有效责任体系。企业为学生提供专用教室、宿舍、实训设备、实习耗材、专业师资等,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校本教材,企业设立三利奖学金,由学校、企业共同进行考核、评选,同时根据学生的岗位生产情况,给予一定的生产性补贴。企校共同教学与管理,协同育人,走出了一条由浅层校企合作到产教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二、双考核,就是企业师傅绩效与学徒捆绑考核,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捆绑考核

企中校班采用双导师制,专业理论课由学校选拔优秀教师任教,专业技能课由企业选拔专家、技师任教。理论课的学习采用课堂集中授课,技能课的学习采用学生与企业师傅一对一结对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研发编制。在企中校班学习期间,学生吃住在企业、学习在企业,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实施教学,实现学用做零距离。 企业建立师傅考核制度,将学徒业绩与师傅工资奖金捆绑在一起考核。学校建立专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将专业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捆绑一起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关乎校企双方培养人的工作质量评价,有效调动了师傅与专业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积极性。

三、三受益,是指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均能达到各自的需求目标,三方受益

在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模式下,企校共育技能人才,有利地促进了我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校在合作过程中更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企业可以培养自己所需的人才,学生可以在企中校学习过程中,实现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四种身份转换,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关乎将来的就业岗位和薪资水平,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三方受益

四、四促进,创新企中校班教学模式是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的落实来实现的

这个过程中对职业教育发展关系到的多个关键要素有很好的协调促进作用:一是学校在减少了育人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企业也获得了技能水平符合岗位需求的技能人才。双方获益的结果,促进了校企双方深度合作的工作积极性。二是专业教师在企业的实践工作中,提高了技能操作水平,促进了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变。从知识传授型教师向能力素质型的转变,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三是促进了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企业员工要教好学生、当好师傅,仅仅有技能水平是不够的,还要能表达,会交流。企中校班的教学过程促进了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提升。四是促进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企中校班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一一调研解决,通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会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本课程教材的研发,双师型队伍建设等方面修正和固化下来,让教育教学目标更加合理和科学。这些工作的开展,促进了专业建设水平的提高。

五、五育并举,通过企中校班的建设,学生要完成学校人企业人的身份转变

通过在企业参与实践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需要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双重能力,是很好的智育过程;三利集团企业文化中有忠诚、家国情怀、儒家思想等优良的文化元素,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很好的是德育效果;企业的军事化管理和经常性的军事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和纪律意识;企业在“8s”管理下,厂区卫生整洁,车间整齐有序,这样的环境会促使学生对的认识。在学校和企业共同营造的企中校环境下进行的五育,伴随着学生对企业认识的加深,逐步适应企业管理,完成学校人企业人身份转变。

几年来,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企中校班有近百人签订10年以上劳动合同留在三利集团工作。秉承高质量的产品是高素质的人干出来的的质量理念,青岛三利集团成为国内供水设备的领军企业,开创了用高新技术提高我国城镇供水质量的新格局。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学校内涵发展薄弱。部分教师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不强,对工作热情不高,业务能力亟待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相比先进学校差距较大,在学校发展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教科研、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技能训练、高考成绩及教师整体业务水平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升和改进。

改进措施:不断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以人为本、注重过程、多元评价、激励引领、自主发展的教师专业成长理念,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管理制度,采取外请专家,内挖资源,学习借鉴,分享交流的策略,落实好教师国家、省、市及校本培训。落实中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工程等,培养造就教学名师和青年技能名师,积极建设专业教学团队。

继续完善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积极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做好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成立各专业学生技能社团,打通师资配备、训练计划制定、激励机制等环节,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力争在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双创比赛及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不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打造育人新亮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续开足开全思政课程,学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和德育教育;加强和丰富社团组织和特长运动队,完善特色教育体系,形成特点鲜明的人文教育新阵地。

(二)校校合作、校企无缝对接的力度不够。学校牵头成立了电子工程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平台更加宽广,但在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力度有待加强,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校企融合等理念还没有得到有效强化,在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安置方面,一次性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改进措施:深化产教融合。学校将以职教集团为平台,稳步扩大校企合作规模,在稳定合力泰校企合作办学的同时,加大与青岛三利等企业合作力度,在订单培养、企业办学、现代学徒制、大师工作室、生产性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加大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等专业与高校的三二连读中高职衔接直通车人才培养力度,探索“3+4”人才贯通培养模式,扩大贯通培养规模,确保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中高职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

九、其他

为加快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拓宽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平台,努力探索学校发展的新途径,推进学校职教高地建设,学校将把以下方面作为工作重点和突破口。

(一)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作用,加强党的建设,健全完善组织体系,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优化管理体制。积极对接、争取政府行政部门支持,落实好管理体制、专业设置、教师待遇、职称评定、校企合作、教师招聘等方面的自主权,探索适应学校发展的内部管理机制,做好人员编制、选聘机制,为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完善学校教科研管理网络,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与到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结合教师基本能力大赛标准,制定科学有效的教研活动计划,围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信息化教学、质量保证和教学诊断等方面开展课题研究,保障省市县校各级各层次课题研究项目顺利进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四)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教师企业实践活动,聘请能工巧匠进学校,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信息技术应用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造就教学名师和青年技能名师,积极建设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和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制定教师分层次培养的计划,让各类教学团队结合各教研组、备课组、教学能力大赛等开展工作,与示范校建设融为一体。

(五)推动学校文化育人工作创新。形成晨诵传统中华经典,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专业课课堂体现现代工业文明的无缝隙文化素养教育,创新德育模式,将优秀产业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文化浸润校园,培育工匠精神,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六)推进信息化教学建设。加强信息应用技术培训,开展课件、学案、教学设计、试题设计等电子资料评选和信息化课堂评选活动,广泛利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新配置教育资源管理平台,促进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做好课程优质资源的创建。

(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不断开展实训基地升级改造。完善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积极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做好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继续与高职院校开展三二连读贯通培养,选取优势专业积极开展五年制高职教育以及“3+4”贯通培养教育试点。

(八)强化德育教育。继续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筑青少年精神支柱,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等规章制度落实为抓手,抓好常规德育活动,利用好运动会、传统节日、法定节日、科普、最美中职生评选等活动契机,自主设计的创新性活动,突出活动引领、活动育人的作用。

(九)推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以职教集团为平台,稳步扩大校企合作规模,在订单培养、企中校办学、现代学徒制、大师工作室、生产性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探索实施基地、招生、教学、科研、就业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推进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探索多元化的建设途径,推动每个专业群建立一个高端的产教融合平台。

(十)提升服务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力。从开放教育工作、农村两委班的教学管理工作、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社区教育等工作入手,开拓企业培训业务,深入社区开展多项服务活动;与省电大联系,积极解决探索成人高考的成人学历教育招生工作,实现招生工作形式和内容的新突破;延展成人学历教育的职能,积极打造终身教育平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