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2024年教学工作计划 | ||
---|---|---|---|
索引号: | 11370323493219886F/2024-5444950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4-05-13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教育和体育局 |
沂源县特殊教育学校2024年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特殊教育暂行规程》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履行“研究、指导、管理、服务”工作职能,以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核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教研活动课程化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意识,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扎实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着力提升教科研水平,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他们适应社会生活、成为自理、自立、自信、自强的人奠定基础,“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光彩”。
二、工作目标
1.立足质量提升,主动适应特殊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完善教研机制,抓好教研活动课程化推进质量,抓好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抓好教师专业成长。
2.深入推进个别化教育工作,进一步总结和完善“评、定、选、备、教、测”教学六步法,提高教学效果。结合淄博市“一人一案”模板,根据我校实际深入推进“一人一案”工作。
3.扎实开展主题单元教学工作。根据市基础教育研究院和县教学研究室的统一安排,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开展主题单元教学工作,“以主题活动为中心”,以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开展教学,整合各科教学资源,让智障学生能更好地享受优质、适合的教育。
4.探索“走班制”教育教学模式,试行职前班教育教学,优化课程设置。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优化课程设置,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1.开全开齐课程。按照国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要求开全开齐课程。一般性课程在低中高三个学段开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劳动技能》、《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运动与保健》七门。选择性课程在低年级学段开设《康复训练》《自我服务》、《文体社团》;中年级学段开设《信息技术》《居家服务》、《文体社团》;高年级学段开设《信息技术》、《社会服务》、《文体社团》;送教上门班开设《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康复训练》。每周一至周五第一节课程分别为《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安全教育》。
2.根据培智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我校学生的实际划分为认知类课程、康复类课程、技能类课程三大类。认知类课程包括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康复类课程包括唱游与律动、绘画与手工、康复训练、运动与保健、艺术休闲、心理健康教育、绘本阅读。技能类课程包括烹饪、钻石画、扎染、衍纸花、汽车美容、信息技术等社团。上午安排三门认知类课程为主,下午安排康复类和技能类课程,实施走班教学。
3.设置职前班,探索中职教育教学模式。
(二)构建生存教育为主的课程体系。
根据《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立足学生实际,按低、中、高三个学段分别开发相应的生活性课程和社会性课程,构建生存教育为主的课程体系。在使用《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三门全国统编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学校开发的其他各科校本教材,并组织团队开发和完善《自我服务》、《居家服务》、《社会服务》等劳动教育系列校本课程。
(三)扎实开展多彩社团活动。
充分利用绘画、音乐、信息技术、体育、钻石画、衍纸画、扎染、汽车美容等社团活动,加强学生音乐、绘画、职业技术、体育技能等方面的特长培养。
(四)规范教学工作流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认真落实“一人一案”。成立以班主任为组长,各科任课教师、生活辅导员、后勤工作人员、安保人员、学生家长为组员的个别化教育团队,打造全员育人的个别化教育格局,认真组织好开学前个别化教育会商会和期末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及时完善、整理好学生个别化教育工作材料、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优化教学方式,开展多元评价。结合淄博市“一人一案”模板,根据我校实际深入推进“一人一案”工作。一人一案的教育模式,意味着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这包括他们的家庭情况、能力范围、兴趣点、学习方式等多个方面。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出真正符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育方案。这样的教育方案不仅仅是关于知识的学习,更是关于生活技能的培养、社交能力的提高、自我认知的引导等多个方面。它的目标是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在生活上自理,在社会中融入,在心理上健康,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
2.做好淄博市主题单元教学试点校工作。根据市基础教育研究院的工作安排,本年度全面启动主题单元教学工作。在内容结构上,学校结合一年中的四季更迭和重要的活动、节日,一共设置了八个大的主题,即每个月一个主题。第一学期设置了“开学季”“凉爽的秋”“寒冷的冬”“迎新春”四个月主题。第二学期设置了“我是好学生”“温暖的春”“我是小达人”“炎热的夏”四个月主题。各年级在本月的大主题下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子主题,教师再根据子主题要求,结合学科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也可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3.实施“教研活动课程化”。抓实校本培训,一月一主题。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和教师业务提升两个重点,落实好集体备课、听评课、推门听课等教研活动,开展学科教学比赛活动,积极参加市县优质课评比、特教教师基本功大赛等活动。扎实开展基本功训练。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进行粉笔字、钢笔字、普通话等训练。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提高教师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4.认真落实先周备课制度。严把备课质量关,及时落实好检查、记录、反馈和整改,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手写批注修改,青年教师一律写详案。
5.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确保任课教师上好每一堂课。重点抓好任课教师的教学过程管理,加大课堂督查力度,严格落实“教师十不准”,确保每堂课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6.充分利用各功能用室,利用率达到规定标准。凡是有功能用室的学科,确保在功能用室上课,及时做好功能用室的使用和管理。
7.全面做好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按照市县“十四五”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对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工作的要求,制定相关方案、计划,抓好落实,提高家长满意度。
附: 2024 年教学工作月工作要点
月份 |
主要工作 |
1 |
1.联系印刷下学期教材 2.整理档案迎接县目标管理检查 3.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4.开展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 |
2 |
1.完成教师岗位设置和学校课程设置,调整好总课程表 2.印刷校本教材并发放,购买教具学具 3.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4.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5.安排主题单元教学活动 |
3 |
1.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2.开展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 3.组织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 4.安排主题单元教学活动 |
4 |
1. 迎接市县教学视导活动 2.开展听评课教研活动 3.加强功能用室的使用与管理 4.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5.开展市主题单元教学试点校教研活动 6. 开展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 |
5 |
1.开展讲课比赛 2.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3.教学常规专项督查 4. 组织教师粉笔字等基本功比赛 5.安排主题单元教学活动 6.开展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 7.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
6 |
1.开展听评课教研活动 2.开展“教学成果汇报课”活动 4.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5.开展市主题单元教学试点校教研活动 6. 开展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 |
7 |
1.组织教师分类认定 2.组织教职工考核 3.推选县级学科带头人候选人 |
8 |
1.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2.对新招一年级、中职学生进行入学评估 |
9 |
1.印刷校本教材并发放 2.完成教师岗位设置 3.完成课程设置,排好总课程表 4.购买学生作业及学具 5.组织主题单元教学专题会 6.个别化教育目标会商会 7.新教材集体备课培训 |
10 |
1.功能用室的使用与管理 2.新教材集体备课培训 3.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4.开展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 5.组织主题单元教学专题会 |
11 |
1. 学生作业展 2.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3.组织主题单元教学专题会 4.开展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 |
12 |
1.开展“推门听课”“展示课”活动 2.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3.组织主题单元教学专题会 4.开展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工作 5.2024年工作总结,制定2025年工作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