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发展和改革局
标题: 沂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索引号: 11370323004223076K/2011-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11-03-28 发布机构: 沂源县发展和改革局

沂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发布日期:2011-03-28
  • 字号:
  • |
  • 打印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根据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统一部署,制定和实施符合我县县情、顺应时代发展特点和要求的《沂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凝聚全县人民意志,主动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十一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全县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统筹推进,全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预期目标,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63.1亿元,比2005年增长1.02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28908元,达到427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9.6亿元,比2005年增长1.87倍,年均增长23.5%;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3.5亿元,年均增长28.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0亿元,年均增长16.4%。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3.09:53.28:33.63调整到2010年的12.34 :50.27 :37.39。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粮经比例达到1 :9,有机品牌农业发展步伐加快,“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到67个,认证数量全国县份最多,打造了“北京奥运专用果”、“十一届全运会专用果”、“上海世博会专用果”、“悦庄牌有机韭菜”等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农业特色品牌,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被确定为“全国农村经济动态监测点”。新型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6家新增2家上市企业,2家企业实现二次融资,3家企业实现股权挂牌交易,我县成为全省上市企业最多的县份之一;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达到9家和19家,设立了2处院士工作站和4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为全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最多的县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6.2%,为全省最高,比2005年提高20.1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活力增强。深入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牛郎织女、沂源鲁山溶洞群等重点景区开发建设实现新突破,成功举办三届七夕情侣节,成为全省首批 “山东旅游强县”;实施了商务大厦、中房翡翠山居、安信大酒店等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发展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05年提高3.8个百分点。

3、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县城建设步伐加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7.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3.4万人,预计城镇化率达到40.1%。修编了县城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县城风貌、绿地系统、水系保护等专项规划;对沿河购物长廊和沿河东路南段、沿河西路南段实施了拆迁改造,建设改造了新城大道、南外环路、健康路北延等16条城区道路,形成“八纵八横、外环内网”的城市道路网络;建成了沂河源民乐园、文化广场等精品游园项目;实施了城区循环水供热、管道天然气工程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铺开并稳妥推进了“两区三村”住房建设改造。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投资6.1亿元完成省道、县乡道、村道改建和硬化442条622公里,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县长途汽车站新站建成投入运行;济青南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过境铁路开工建设,结束了我县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历史。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完成了田庄水库和96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农村灌溉工程168处、“五小”水利工程3.6万处,治理河道64公里,完成农业综合开发6万亩;实施了村村通自来水、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户用沼气等工程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条件。

4、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依法关闭了县造纸厂,淘汰关停了全部立窑水泥生产线,关停了2条酒精生产线和一个7500KW小火电机组,预计“十一五”期间,万元GDP能耗和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25个和3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目标;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我县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县,4家企业入选全省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环境治理成效显著。狠抓“打造生态高地、建设美好家园”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了县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和升级改造工程,实施了雨污分流、点源治理再提高等环保工程,关停了39家污染企业,沂河韩旺出境断面COD和氨氮浓度稳定控制在省、市政府要求范围内,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3059吨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完成造林绿化20.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1.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6%,绿地率达到37.8%,人均公园绿地19.9平方米。实施了沂河生态修复等生态保护工程,完成小流域治理157平方公里。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园林县城” 和“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

5、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创新型县建设步伐加快。培育了4家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被确定为首批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教育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改革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化解了义务教育学校债务,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校舍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完成中小学布局战略性调整,小学和初中巩固率分别达100%、99.1%,高中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5%,累计向高等院校输送本科生8201人,是“十五”期间的1.65倍;竞技体育实现重大突破,我县运动员杜丽获北京奥运会射击金牌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普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深入挖掘并精心打造了“牛郎织女”爱情文化和“沂源猿人”生命文化,“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文化中心建成使用,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基本形成,荣获“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称号卫生事业取得新成就。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和疾病防控、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明显提升,被评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省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广播电视事业较快发展。实施并完成了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荣获 “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先进集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协调发展。稳定了低生育水平,提高了人口素质,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9‰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9以内。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连续被评为“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

6、城乡居民生活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4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15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9516元和3828元,年均分别增长15.6%和15.1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1216元,比2005年增长1.1倍,年均增长15.9%;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30.05平方米和29.28平方米,分别比2005年增加2.45平方米和3.28平方米。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完善了“十二条保障救助线”制度,全面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在乡镇卫生院推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了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全面推开了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强了对城乡低收入家庭和各类困难群体的救助,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建设保障性住房1435套,建成全省县级最大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开展了农村住房改造工程,改造农村危房5500多户,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建立起覆盖城乡、涵盖小学到大学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扎实推进固本强基维稳工程,建设“平安沂源”,着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安全生产等工作,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获“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二)“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既面临难得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总的看,机遇大于挑战,是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后劲,提升优势,科学发展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期。

1、面临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外部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将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进程提速,为我们承接先进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带来良好契机。国家将着力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经济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渐次突破,使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从我县已具备的基础条件看:一是发展思路更加明确。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新实践、新发展,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品牌惠农、旅游带动、以城带乡、环境兴县”发展战略,规划并确立了 “一城两园一基地”的产业布局,为“十二五”期间转方式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过境铁路动工建设并在“十二五”期间建成投入运营,基础承载能力将大大增强,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通过持续打造鲁中生态高地,县域生态环境优势更加彰显;通过积极打造经济、文化、生态品牌,县域知名度不断提升。这些“硬环境”的持续改善与“软实力”的不断增强,为“十二五”时期我县加快开放、吸引投资、扩大对外合作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三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实施的大批工业重点项目将在“十二五”投产达效,为工业经济和财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有机品牌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旅游业特色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步伐加快,将在“十二五”期间形成新的增长点。同时,区域统筹、城乡统筹、产业统筹、政策统筹的共同推进,必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面临的挑战。一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依然很大。工业能耗水平偏高,核心竞争力不够突出;农产品附加值偏低,产业化水平不高;服务业比重偏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强;产业结构的整体层次不够高。二是瓶颈制约因素依然较多。由于地处沂河上游,环境容量支撑经济发展的压力较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繁重。三是统筹协调发展任务依然艰巨。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城乡差距和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有拉大的趋势;公共财政相对不足,收入增长与刚性需求差距较大;社会保障压力加大,社会公共服务尤其是农村公共服务亟待加强,结构性就业矛盾比较突出,等等。另外,随着经济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将不断产生,加强民生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应对这些挑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科学分析,准确判断,有效把握,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转变中求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迈向新阶段。

 

二、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县为目标,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大力实施“工业立县、品牌惠农、旅游带动、以城带乡、环境兴县”战略,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与保增长、扩总量协调统一,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创新优势;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统一,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发展,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同时,统筹推进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内涵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富裕文明和谐新沂源。

主要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1、坚持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和确保增长有机统一,协调推进产业经济发展。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加快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精准农业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坚持提质增效、节约资源和生态保护有机统一,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增长数量与提升质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立足基础条件和资源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增强比较优势。加快经济内涵式、集约式发展,合理开发和集约高效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环境吸引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坚持产业布局、城乡规划和社会服务有机统一,协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制定功能区划,优化产业布局,完善城镇体系,推进城乡经济社会集约发展;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创新,着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坚持经济发展、人的发展和民生改善有机统一,协调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立足人才第一战略资源,创造良好的人才引进和成长环境,构建转方式、调结构的人才支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二)主要任务目标

1、实现一个目标: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二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以上。

2、优化两个结构: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格局转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加快工业经济内涵式发展步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积极发展。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0:47:43。(2)优化城乡结构。全力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15年达到45%以上;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三个层级”的城镇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3、提升三个水平:(1)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以上;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加快发展,万元GDP能耗、水耗、污染排放量等资源约束性指标达到或超过市计划要求;森林覆盖率达到59%以上,生态环境优势更加明显,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程度明显提高,打造“鲁中生态高地、休闲宜居胜地”名片。2)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招商引资取得更大进展,全县引进外来资金年均增长10%以上;全县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累计利用外资1.28亿美元以上。3)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11%以上;城乡就业水平提高,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繁荣。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功能区划和产业布局

(一)功能区划

坚持“优化结构、保护自然、集约开发、共同发展”的原则,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现状和发展潜力,将县域空间划分为三类功能区,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

1、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县城、中心镇和一般镇驻地。建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平台。县城驻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人口比重,鼓励实施“退二进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生态环境可承载的产业,建成区域性的经济密集区和政治、文化与产业服务中心。中心镇和镇驻地加快推进城镇建设,发展镇域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成为吸纳人口集聚、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2、限制开发区域:主要包括一般农用地、山林绿化区、滩涂湿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作为全县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和生态保护区域,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严格实行区域产业和土地用途管制,进一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特色生态产业,加强生态环境整治。

3、禁止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地、历史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用途和生态管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禁大规模的生产开发活动,控制人口流入,鼓励企业和人口迁出,加大对保护区的财政扶持和转移支付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适度发展生态型产业。

(二)产业布局

按照“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和社区集中”的总体要求,推进实施“一城两园一基地”产业规划布局。“一城”即中心城区,“两园”即牛郎织女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和沂源鲁山溶洞群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一基地”即有机农业产业基地。

1、一城即中心城区。主要包括县城规划区及南麻镇、悦庄镇部分区域。作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着力打造经济承载能力强、服务功能完善、生态特色彰显、适宜居住休闲的山水生态城市。核心产业为高端工业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主要发展医药、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商贸、物流、房地产、休闲度假及文化娱乐、信息中介等产业,重点规划五个功能分区。东部工业高端产业聚集区。主要涵盖现有沂源经济开发区,沂河城区段以南、过境铁路沂源经济开发区预留专用运输线接口以东的部分区域,以及悦庄镇部分区域。集中打造医药和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西部旅游休闲度假区。即高速路西连接线以西的区域。全面推进生态休闲旅游度假产业发展,重点实施天湖旅游度假区建设,形成山水旅游度假中心。南部现代物流聚集区。即沂河以南,高速路连接线以东的区域。依托过境铁路火车站和高速路,规划建设以仓储物流园、商品批发城等为主体的综合物流园区,打造鲁中南物流中心。北部生态适宜居住区。即北外环以北及瑞阳大道以东振兴路以北的区域。重点规划建设山地生态居住区,积极发展都市观光农业中部商业服务中心区。即北外环(博沂路)以南,沂河西路以东、瑞阳大道以西的区域。实施老城区改造提升,重点打造文化产业、旅游购物、餐饮美食聚集中心区,构建便捷、舒适、以人为本的商业区

2、“两园即牛郎织女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和沂源鲁山溶洞群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以牛郎织女和沂源鲁山溶洞群两大龙头景区为核心,主要涵盖燕崖南鲁山镇,辐射带动唐山、圣佛山、凤凰山、翠屏山和北部林果大观园等特色旅游景点。重点发展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山地生态观光、乡村旅游等旅游业态及相关服务业。按照“打造龙头(牛郎织女景区、沂源鲁山溶洞群景区)、扩展两翼(生态休闲和民俗文化)、突出特色(山水生态与地方特色文化有机融合)、形成格局(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格局)”的旅游发展思路,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产业经营”的原则,集中建设牛郎织女、沂源鲁山溶洞群两大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区,打造成为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国内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产业园,并辐射带动全县特色景点开发,力争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其中,牛郎织女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要立足牛郎织女传说深厚的爱情文化底蕴,着力发展文化体验、滨水休闲和度假旅游,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休闲度假区和山东省服务业重点园区。沂源鲁山溶洞群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要立足生态特色和蕴含的生命文化、洞穴文化,着力发展山地休闲度假、溶洞观光、文化旅游和会展旅游,建成特色鲜明的鲁中旅游休闲度假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在集中建设两大旅游产业园的同时,加快唐山、凤凰山、圣佛山、翠屏山等特色旅游项目开发。

3、有机农业产业基地。主要涵盖“一城”、“两园”以外的其它大部区域。整建制打造有机农业产业基地,主要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都市农业及相关产业化经营项目。整建制建成全省有机农产品生产规模最大、品牌最响、认证产品最多的有机农业强县。按照“一镇一品、连片发展”的思路,重点规划建5大有机农产品生产区。南部30万亩果品生产区。以中庄、燕崖、大张庄、西里、东里、张家坡等镇为重点,集中发展有机苹果、大樱桃、葡萄、桃等鲜果和大枣、板栗、核桃等干果东部万亩蔬菜生产区。以悦庄、石桥等镇为重点,集中发展有机韭菜、越夏蔬菜等;北部5万亩中药材生产区。以南鲁山、悦庄、石桥等镇为重点,集中发展桔梗、丹参等;西部20万只畜禽生产区。以鲁村、南麻、南鲁山等镇为重点,集中发展有机黑山羊、山鸡、肉兔、奶山羊等;西南部2万亩杂粮生产区鲁村、大张庄等为重点,集中发展有机小米、花生、豆类等。在抓好生产区建设的同时,切实推进产业化经营,在有机农产品主产区,发展一批集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龙头企业,配套建设一批集散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批发市场。按照全功能性大农业开发的思路,加快循环农业示范园、观光农业示范园和休闲农庄建设,着力打造一批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为一体的都市农业示范区。

四、发展和改革的重点

(一)全力推动工业内涵式发展,提升工业高端化水平

“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工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整合资源要素向优势产业、骨干企业集中,提高产业集群度和企业集聚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壮大群体规模,增创发展新优势。

1、着力培植战略性产业集群。结合工业现有产业基础、行业发展潜力、产业带动效应、技术创新能力及产业发展前景,通过规划引导,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医药、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膨胀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强势板块。树立“大产业支撑大工业”的发展理念,整合引导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中,壮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积极培育一批高成长优质中小企业,打造一批细分行业龙头,推进工业集群化发展。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作用,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力争到2015年,医药、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的50%和45%、45%以上,行业地位居国内前10名的尖兵企业达到6家以上,跻身国内知名产业基地,实现产业的高端高质高效。

医药产业。依托药玻、瑞阳、鑫泉等企业,着力发展医药包装、医药及医药中间体三类产品。坚持产业链延伸和新产品研发相结合,着力提升集群重点企业的研发能力,争创2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国内外重点城市、重点院校设立研发机构6处以上,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到2015年,医药产业集群实现工业产值200亿元、利税43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20%和25%。

新材料产业。依托鲁阳、瑞丰、格赛博、宏泰防腐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新型耐火及节能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新型玻璃纤维材料和新型金属材料。积极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和应用领域拓展,依托龙头企业新培育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1个省级质检中心,开发30项重点新产品、新技术,力争1-2个新材料产业项目列入973、963等国家科技专项计划,集群开发、应用和产业化水平总体上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集群实现工业产值150亿元、利税20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29%和30%。

2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突破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水平。一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科技研发队伍,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高科技人才,完善科技研发激励机制,提高科技人才各方面待遇,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二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引导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金融机构联合,构建多元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和载体,新增院士工作站1-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2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以上,同时更好地发挥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三是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相结合,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融合。围绕生物医药、新型医药包装材料、节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等领域,推进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四是加快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步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造铸造、化工、电力等行业,提高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挥信息技术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的作用,加快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产业互动发展,提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

 3、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围绕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节能降耗,筛选重点项目,安排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优化投资结构,加大技改力度,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一是继续淘汰和限制落后产能。“十二五”期间,淘汰5000KVA以下的小铁合金炉,逐步淘汰湿法窑等落后的水泥生产工艺,坚决关停“土小”企业。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把投资项目审批关,严格限制新上高耗能项目。二是切实抓好节能技术改造。组织实施国家确定的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并举,推进共性、关键和前沿节能技术发展,实施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电机系统节能改造和绿色照明等节能工程项目建设,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优质环保节能的绝热隔音材料、防水材料和密封材料。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延伸产业链、扩大深加工、增加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的比重为突破口,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资源利用,实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余热回收利用等项目建设。四是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加快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开展风力发电测风工作,适时实施风电开发建设项目。实现高碳生产方式向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低碳模式转变,促进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4、加快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进一步完善沂源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创新、孵化、承载和人才聚集等功能,优化功能布局和产业环境,促进产业聚集,重点承载医药、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建设,实现资源配置和要素聚合效益的最大化。进一步拉大经济开发区框架,积极完善开发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入区铁路专用线,继续抓好区内道路和水电配套建设,实施开发大道东拓、三悦路南延、工业用天然气管网、工业废水管网建设。抓好区内村庄合并和社区建设,规划建设企业员工公寓、科技研发中心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和环境要求达到中等以上同类经济开发区水平,创建生态园区、科技园区。推进“退二进三”、“退城进园”,落实企业入区发展的各项激励政策措施,鼓励城中企业及新上项目向经济开发区集聚。抓好土地规划储备,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形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区建设,实现项目投入较快增长。严格项目投入产出密度,提高投资强度,重点保障医药、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及高新技术项目落地。力争到2015年,经济开发区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自我升级、开放竞争的格局。经济开发区工业总投入达到110亿元,区内总投入年均递增15%;工业总产值380亿元,利税60亿元,年均分别递增25%和28%。确保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在全省同类经济开发区中位次前移,进入全省同类经济开发区前50强行列。

(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按照“有机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发展定位,坚持“重点在特色、优势在品牌、关键在管理、根本在龙头”的发展思路,以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为核心,横抓项目促调整,纵抓产业促提高,坚定不移地转方式调结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品牌惠农战略,深入实施全市果业、蔬菜、畜牧、中药材四大产业振兴计划,全力推进整建制有机农业县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推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1、完善农产品生产体系按照精准农业的发展要求,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完善生产过程标准化控制体系,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指导和生产管理监督,实施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建立以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科技创新基地。改变投入方式,把招投标机制引入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项目,鼓励科技人员积极从事农业开发和科研项目,力争到2015年农业科技转化率达95%以上。围绕整建制有机农业县建设,抓好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普及,健全完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修订《沂源县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重点完善果品、蔬菜、畜禽、小杂粮等农产品有机生产技术。把规模化生产作为有机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式,加快基地化生产推进步伐,规范基础生产环境,突出抓好5大有机农产品基地生产区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县80%以上的主导农产品实现有机生产,基本整建制建成制度健全、生产规范、管理到位、产业优质、效益良好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整合各类检测资源,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品牌惠农”战略,建立完善政府奖励、政策扶持等多种形式的农业品牌创建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和协会积极开展有机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中国名牌产品、驰名著名商标争创工作,培育品牌、发展品牌。抓好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做好地方优良品种的保育、提纯和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力争五年内新认证有机农产品40个以上,争创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3个以上,到2015年基本实现全县主导农产品有机认证全覆盖。建立农产品宣传推介奖励补偿机制,开展全方位、多样化的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品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强对品牌农产品的跟踪监管,做好品牌农产品商标、标识、域名等的监督和保护工作,强化对品牌农产品的跟踪监测和市场监控,确保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

3、积极发展都市农业按照全功能性大农业的开发思路,依托农业绿色特质和农村特色地域文化,在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生产功能的基础上,以服务城市发展和市民消费需求为导向,坚持城乡互动、产业融合,综合开发农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功能,加快发展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拓展以旅游休闲观光和农产品展示交易为主的生活功能,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善、生活功能相对齐备、经营模式多样、服务水平较高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加快推进县城北部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园建设,着力打造与县城相配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集生产观光体验一体、多产业融合的都市农业区。开发和保护农业的生态功能,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业生态建设,初步建立起涵养能力较强、生态景观优美、生态服务价值较高的农业生态体系,实现农业发展和城市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依托、共同发展。

4、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加大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成长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和培育力度,促其加快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转变。健全完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关系,真正形成平等互利、风险共担的一体化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层次,力争5年内培育、引进省级以上龙头企业5家以上,争取1家龙头企业上市。加快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开展专业化服务,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探索以协会为核心、市场引领下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更好地实现农户与市场的对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农超对接、网上交易等现代物流方式,加强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企业、基地和市场的网络融合、资源共享。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创新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优化土地要素配置,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集约化生产水平。

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田庄水库和红旗水库灌区节水改造、沂河等河道治理、小流域治理、节水灌溉、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大幅提升全县农业发展基础设施承载力。进一步搞好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切实抓好农技推广体系、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建设。积极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

把服务业发展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特色化、专业化、多元化发展方向,以生活性服务业提高档次、生产性服务业提高效益、新兴服务业提高速度为目标,着力发展大旅游、大物流和新兴服务业,推动全县现代服务业壮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

1、优化服务业整体结构。一是提高消费性服务业层次。坚持满足群众消费与旅游消费需求相结合,大力发展商业、旅游、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特色街区,明确城区沿河两岸发展布局定位,实施高端规划,集中建设旅游购物聚集区、特色餐饮聚焦区和文化产业聚集区,实施鲁中·义乌国际商贸城、螳螂河南端休闲商业街等一批重点项目。二是加快新兴服务业发展速度。大力发展信息咨询、金融保险、会计审计、法律咨询、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提高新兴服务业态所占比重。规范发展房地产业,抓好旅游地产项目开发,实施翡翠山居等重点生态住宅小区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三是提高公共服务业水平。加强社会化服务网络、社区服务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形成配置合理、功能齐全、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社区服务体系。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趋势,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四是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完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条件。加快农业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生产保障水平。

2、集中突破生态文化旅游业。以打造“鲁中生态高地、休闲宜居胜地”为目标,实施旅游发展倍增计划,力争到2015年,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县GDP的8%以上,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引领服务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集中抓好牛郎织女景区、沂源鲁山溶洞群景区旅游综合开发,打造牛郎织女、沂源鲁山溶洞群两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增强旅游辐射带动能力。继续抓好圣佛山、唐山、凤凰山等特色景区开发及北部林果大观园、乡村旅游、生态民俗旅游项目策划和建设。扩大旅游招商,突出抓好天湖旅游度假区、城北温泉度假中心、下崖洞暗河开发等旅游项目招商,力争“十二五”期间,旅游招商实现大的突破,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以大招商、大投资推动大发展。二是狠抓旅游品牌打造和宣传营销。积极开展国家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各类旅游示范点、旅游强镇、旅游特色村等品牌创建活动,新创建各类旅游品牌10个以上,提升景区和旅游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沂源旅游文化软实力。深入实施“沂源优惠二日游”主题宣传推介,继续举办好“七夕情侣节”、“采摘节”等节事活动,坚持创新引领,多平台、多渠道加大宣传产品投放力度和宣传效果,进一步提高沂源旅游的整体品牌形象。三是完善旅游配套服务。继续实施景区因景植绿、因景修路、因景治水工程,抓好景区道路、绿化、生态修复工程。逐步完善旅游信息咨询、电子商务、导游服务等功能,建成游客集散中心。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建设旅游购物放心店20家以上;抓好旅游餐饮住宿接待体系建设,提高接待能力和接待水平。全面提高旅游队伍整体素质,培养一批高素质旅游人才。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维护良好的旅游行业秩序。

3、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一是推进物流园区化建设。依托过境铁路站区,在县城西南部规划并启动建设现代物流聚集区。完善周边物流业基础设施,推行物流标准,整合物流资源,构建信息畅通、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吸引县内外物流企业向园区聚集,培育物流市场,打造连接济南、青岛、日照的现代物流集散地。二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工业企业将自身物流部门实施资产和业务剥离,在此基础上,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整合企业物流资源,按行业或优势经济板块,组建独立运作、独立核算的大型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促进企业物流向社会物流转变,提升全县物流业集约化水平。三是积极发展农产品物流。加强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农产品贮藏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进冷链物流等新型物流业态发展。切实抓好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增加地方粮食储备,增强粮食供应保障能力。四是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物流信息互通互联、数据共享,积极应用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提升物流科技化和现代化水平。

(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以区域经济、城镇化为载体,深入实施“以城带乡”战略,以“一城两园一基地”产业布局规划为依托,突出县城建设,坚持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城乡一体规划、工作联动推进,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发展。

1、加快县城建设。一是完善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立足“山水生态城市”和中等规模城市的发展定位,修订完善县城总体规划,高标准编制城市重要节点和区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按照“东展、西拓、南改、北延、提升中部”的总体思路,引导资源聚集,集中打造东部工业高端产业聚集区、西部旅游休闲度假区、南部现代物流聚集区、北部生态适宜居住区和中部商业服务中心区五个城市功能分区。二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聚集能力。完善城区道路网络,规划实施新北外环路、振兴路贯通、鲁山路西延、富源路、新城大道三期等工程建设。抓好城市燃气、供水、供暖、供电为重点的综合管线系统建设。加强城市水系保护建设,实施“清水润城”工程,引导和控制滨水地带开发建设形成沂河-螳螂河-埠村河为骨架自然溪流为脉络水体公园为节点的城区生态水系结构,丰富山水城市特色,打造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建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以市场化为导向,采取多样化融资手段推进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县文化娱乐服务中心、政务中心、全民健身广场等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到2015年,县城建成区规模达到23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0万左右,初步建成山水生态宜居中等规模城市,实现人口、经济、生活、服务、环境的城市化。

2、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一是抓好小城镇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优先发展东里镇、悦庄镇、鲁村镇、南鲁山镇4个中心镇建设,落实中心镇发展扶持政策,不断增加建设资金投入,为统筹城乡发展打造战略节点,把中心镇建设成为产业比较发达、功能比较完善、特色比较鲜明、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新型城镇,成为承接县域辐射中心村(农村社区)的重要公共服务平台和新的区域增长极。二是抓好新农村建设。加快培育建设中心村,将全县除中心城区外的村庄以村庄合并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共享型为主要建设模式进行规划整合,稳步推进合村并居,优先推进县城规划区内28个村(居)的改造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搭建服务平台。加快“两区三村”住房建设改造。以改造城中村、城郊村、园区村和大企业周边村为突破口,到2015年完成所有城中村、重点城郊村、园中村、镇区村、中心村的农村住房建设改造。逐步形成以县城为核心、以中心镇为支撑、以中心村为纽带的“一核多级”城乡发展格局。

3、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一是统筹城乡“大交通”建设。“十二五”期间,配合完成过境铁路建设,抓好火车站至城区连接线等道路建设,实施薛馆路沂源段、沂蒙路沂源段、韩莱路沂源段等道路改造工程。到2015年,90%以上的县道达到山区二级路标准,100%的行政村通硬化路。围绕缓解交通拥堵压力,提升既有交通设施通过能力,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加强停车场规划建设,改善城区交通环境。积极推行农村客运公交化,推进城区公交车辆向中心镇、中心村(农村社区)以及产业聚集区全面延伸,逐步实现县域公交无缝连接。二是统筹城乡“大水系”建设。整合供水资源,完善县城供水网络,实施分质供水。加大镇配套管网建设,加快“同源同网同质”为主体的镇村一体集中供水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自来水改造工程。三是统筹城乡“大网络”建设。进一步优化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对农村低压线路和城镇驻地及进村10千伏线路进行绝缘化改造;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实现城镇与农村户表智能化远程抄表。加快城乡燃气、供暖建设进程,在城区普及推广管道天然气,继续完善供热设施,燃气、供暖逐步向中心镇、中心村(农村社区)延伸。四是统筹城乡“大环卫”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逐步建立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制定完善城乡雨污分流网络建设规划,逐步在中心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有条件的建设适度规模的垃圾处理厂,在中心村建设垃圾临时存储设施和污水输送设施。

4、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和保障一体化。一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优化教育资源构架布局,加强农村学校硬件建设和农村教师配备培训力度,推动师资、教学设施、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资源优先向农村倾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新增卫生资源重点向基层薄弱环节倾斜;加强城乡卫生机构之间的联系,加大镇卫生院投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健全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扩大城市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加强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公安、司法、计生、城管等向农村社区延伸,构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二是推进城乡就业与社会保障一体化。健全城乡就业信息服务网络,抓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实训中心和基地建设,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努力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和农民就地就业。加快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标准方面的差距。探索建立社会保障互相衔接和转移机制,促进社保资源配置均等化。

5、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一是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产业规划布局,构建无缝隙的城乡规划体系。加大对中心镇的规划统筹,加强城市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衔接,以农村居民点整理带动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二是加强统筹城乡发展制度保障。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统筹谋划城乡社会保障政策。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政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产权转移体系。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创绿色生态新优势

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优先发展生态型产业,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着力打造鲁中生态高地,增创生态环境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提升城乡绿化水平。一是抓好造林绿化。强化“绿是硬道理”理念,努力挖掘碳汇潜力,积极发展碳汇林业。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广泛开展全民植树活动,巩固扩大“国家绿化模范县”创建成果。实施“果树进城”绿化工程,打造富有沂源果乡特色的园林绿化景观。完善绿化投入机制,增加绿化资金投入,深入实施县城周边山体绿化提升工程,力争到2015年,新增荒山绿化面积19万亩,基本完成大片宜林荒山绿化任务,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9.2%。加强林木管理,增加管护投入,壮大公益林管护队伍。坚持依法治林,全面提高林木管护水平,尽快实现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的跨越。二是抓好城区绿化。修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水汇园、姑子坪商周遗址公园、城西公园、城东公园建设。做好城区主次干道两侧绿化。加快住宅小区绿化设施改造和城北新区绿化建设,丰富城市绿化景观,努力营造优良城市绿色生态景观。

2、加大污染防治力度。一是着力抓好水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建立和完善地下饮用水源地管理体系和饮用水源安全预警制度,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强工业污染源管理,抓好沂河的保护与开发及中小河流治理,实施雨污分流、清淤疏浚、截污、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和废水资源化工程,提高水环境质量。二是着力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取缔辖区范围内直接燃煤工业炉窑和10吨以下工业燃煤锅炉,对城区10t/h以下工业燃煤锅炉实施限期治理,整改10t/h上工业燃煤锅炉。加强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建立网络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测体系。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三是着力抓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重点抓好危险废物、工业及医疗垃圾的全过程管理,建设实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处置中心、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等工程项目。四是构建环境安全体系。完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监督执法体系,加强环境监察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装备设施现代化水平,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处置能力。

3、加强节能减排。一是加强节能工作。把节能工作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进一步抓好化工、冶金、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和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积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继续推广使用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模式,大力推广使用节能产品,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二是加强减排工作。在继续抓好“末端”减排的同时,积极推进减排工作前移,重点实施“前端”减排。实施综合性配套政策,进一步拓宽工程减排领域,加强企业治理整顿,强制淘汰高消耗、重污染行业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加速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企业退出市场。切实抓好火电、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及有毒有害废气的削减。加强县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继续抓好城区污水管网配套,完善沂源经济开发区污水管网建设,逐步提高工业污染物排放、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适应城市发展规模,适时扩建污水处理厂。逐步探索排污权交易制度。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4、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资源节约。一是加强生态保护。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切实保护好湿地、森林公园等生态脆弱区域。坚持生态优先,优先发展生态特色型产业。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推进改水、改厕工程,整治村镇环境二是加强生态修复。突出抓好对水土流失等生态脆弱和退化区的保护和恢复,实施沂河源头防护林建设工程及水系绿化、天湖湿地和沂河生态湿地资源恢复与保护等项目建设。关闭清除“三区两线”(重要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规划区、铁路沿线、重要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露天采矿点,全面展开被毁山体、开采矿坑恢复治理工作。三是抓好资源节约。继续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进一步做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强化全社会节水意识,创新管理措施,开展中水回用试点,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的开发秩序,严禁乱采乱挖。

(六)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均衡有序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加强科技和人才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抓好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及技术交易、高层次人才信息服务“三大平台”建设,组织做好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加强知识产权开发与保护,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知识产权奖励、资助制度,鼓励发明人、设计人申请专利,“十二五”期间新申报专利1500件以上;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推进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六支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和培养,实施“215”高素质人才工程,每年引进、培养、聘用20名硕士及以上学位或具有高级职称的高级人才,100名本科学历我县急缺专业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和500名专科层次我县急需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2、促进教育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加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工程,优化城区学校布局,抓好县城东部学校和幼儿园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完善素质教育运行保障机制,大力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提高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动城乡学前教育普遍发展,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快提升高中教育,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和普及水平。有序发展职业成人教育,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调整教育资源布局,促进教育公平。积极发展学校体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实施体育健身设施综合改造提升工程,改善群众健身条件,扶持体育产业发展

3、推进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大公共服务体系覆盖率,强化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遗产保护,抓好以牛郎织女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工作。推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实施县文化娱乐服务中心等项目;积极保护传统文化产业品牌,培育区域特色和新兴文化产业品牌,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品牌、文化服务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样式的文化活动,巩固“社会文化先进县”成果。抓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加强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4、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加快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中医院康复楼、妇保院迁建及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规范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积极实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机构管理,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救治、卫生监督体系和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和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完善城乡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药品价格监管,减轻群众用药负担,加快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提高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5、加快发展其他社会事业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和2.6‰以内,人口出生性别比控制在108以内。妇女儿童和青少年事业。改善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完善妇女儿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妇女儿童社会福利。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老龄事业。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和设施建设,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和银色经济,推进养老方式多元化。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工作。慈善事业。做好慈善组织管理工作,提高慈善事业规范化、法制化水平。积极发展“红十字会”事业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始终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放到突出位置,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1、积极扩大就业。坚持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两手抓,注重提高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增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多层次的就业服务网络。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转移就业工作,多渠道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落实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劳动关系调整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十二五”期间,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3.5万人以上,其中再就业1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合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构筑和完善社会保障网络。到2015年,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全面推行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实现现行农保制度与国家新农保制度的衔接,到“十二五”末,适龄人员参保率达到85%以上,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确保新增被征地农民实现“即征即保、先保后征”。积极探索建立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解决城镇居民的社会养老问题。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灾害救援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对贫困人口、特困人口与残疾人等弱势群众的财政救济救助力度,实施低保边缘家庭救助工程和高龄老人补贴扩面提标工程。继续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政策,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3、深入推进“平安沂源”建设。继续实施固本强基维稳工程,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着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大治安防控格局,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坚决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抓好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预防重新违法犯罪。以群众工作为统领,切实抓好信访工作,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一刻不放松地抓好安全生产,完善监管体系,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确保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证城乡居民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应急体系,实施人防地下指挥所、人防指挥通讯和报警系统及4处疏散地域、19处应急疏散避难场所建设。建立健全消防、防洪、抗震等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切实防灾减灾。加强安保设施建设,增强消防、恶性交通事故处理、危险品处置等综合防范和应急救援能力。认真做好国防动员和国民经济动员工作,健全管理机构,完善各项预案,提高全社会动员能力。

4、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支持和保护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职能,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公开、政务公开,依法保证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法治沂源”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强化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公德建设,弘扬文明高尚的社会风气。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的科学、文明素养。

(八)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坚持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改革中创新体制机制,在开放中增强发展活力,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

1、继续深化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电子政务和政务公开,规范提升行政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改革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规范和完善各种矿产资源的价格调节基金征收制度,适当调整垃圾、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建立健全生态资源补偿机制。加快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村生产要素流动。推进水管体制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加强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努力扩大保障范围。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等四大体系,初步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系。

2、提高经济外向度。一是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落实和完善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各项政策措施,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进一步优化出口结构,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高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加强医药、陶瓷纤维出口基地和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推动外经贸转型升级。二是抓好招商引资。立足招大项目,引大资金,以现有的旅游资源、有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化工医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招商项目为重点,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全力进行对外宣传和推介,努力引进一批重点项目。力争引进外来资金年均增长10%以上。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一)保持消费与投资协调拉动。积极推进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型向投资、消费协调拉动转变。一是继续保持投资适度较快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五年累计投资600亿元。拓宽投融资渠道。推进多元化投资和多渠道融资,支持民间资本扩大投资,继续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借助淄博股权托管中心和齐鲁股份交易中心,抓好非上市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债券;积极引进金融机构来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加强担保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优化投资结构,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鼓励新上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生态环境可承载的产业,限制和禁止“高耗能、高排放和高污染”项目,把好新上项目关,避免重复建设和低效竞争。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项目策划储备制度,对规划期内的重点建设项目,要采取有力措施,健全完善项目推进机制,在土地供应、环评手续、资金保障等要素方面重点支持,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二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适时调整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水平和离退休人员退休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增资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按照上级部署,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积极改善消费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各级促进消费的政策,适应居民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提高消费领域服务供给品质,健全征信体系建设,促进城镇居民信贷消费。健全流通网络体系,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加强市场监管,营造放心的市场消费环境。

(二)进一步优化政策服务环境。一是营造更加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消除市场壁垒,维护市场秩序。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和审批手续,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二是营造良好的财税金融环境。大力培植涵养财源,强化综合治税,加强税源监控,增加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规范财政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加大对民生领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信贷支持,提高服务和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落实产业布局政策。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深入实施“退二进三”、“退城进园”,加强产业和投资引导,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制定落实产业扶持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优先扶持发展。积极对上争取与主体功能区定位相一致的区域政策和项目资金,增强外部支撑。

(三)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一是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引导。根据总体规划要求,科学制定完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计划,分年度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二是加强规划的考核监督。建立完善规划考核机制,构建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挂钩完善规划监督体系加强人大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定期公布规划实施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增强规划实施的透明度三是建立评估修订机制。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完善规划调整实施机制,增强规划可操作性四是注重对规划的宣传。充分发挥规划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导向作用加大对规划的宣传力度,及时公布规划进展情况,营造更加开放的规划实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