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发展和改革局
标题: 沂源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
索引号: 11370323004223076K/2023-5335229 文号:
发文日期: 2023-01-11 发布机构: 沂源县发展和改革局

沂源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

发布日期:2023-01-11
  • 字号:
  • |
  • 打印

 

 

沂源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3年计划草案

——202317日在沂源县第十九

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聚焦突破提升、走在前列,深入落实“66966”工作体系,坚持三县战略不动摇,聚力推进四新四创,着力打造六个高地,实现六个走在前列,全县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良好态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县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力稳经济促增长,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成立县经济运行指挥部,全面落实各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切实稳定经济运行基本面。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位居全市前列。一是供给质量提升。预计农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1%、增加值同比增长13.2%,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2%、全市第一。二是需求协调均衡。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8%,均好于全市平均水平。三是效益不断改善。预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3亿元,同口径增长5.1%,税收占比达到57.9%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款、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8.4%17.9%均列全市第一四是就业收入稳定。城镇新增就业3854完成年度计划任务。预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727元,同比增长7%经济运行综合评价中我县5个月全市第稳居全市前四。再次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二)加力提速动能转换,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一是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聚力做大做强做优经济开发区、西部宜居新城、南部产业新城、东里低碳绿动力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推进华源节能材料产业园、药用包装材料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园中园建设,构筑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平台。不断完善经济开发区配套设施,建成11座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厂房启动运营热电联产二期项目铺开化工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有序推进经济开发区 标准地改革二是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开展项目突破提升年行动,策划实施重大项目112个,完成投资170.7亿元其中:40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8.5亿元;72个县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2.2亿元;开工率和年度投资完成率均超100%。其中青岛啤酒产业园等12个项目列为省级重点项目。加强专项债项目争取,12个专项债项目列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落实债券资金11.6亿元。三是工业转型升级提速换挡深入实施四强产业攀登计划,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四强产业增加值占比达78.5%。突出五个优化,共策划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21个。开展新经济培育沃土行动,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省级单项冠军企业2,省级瞪羚企业4,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入围山东民营企业1004。深入数字化赋能新建5G基站233处、充电桩820个,获批省DCMM贯标试点企业3,列入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7,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2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2四是服务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开展专项攻坚行动,引入沂兴数农、鲁中掌控供应链公司,实现平台经济、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新业态零的突破成立东里中晟双招双引股权投资基金,实现创业基金投入零的突破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9家。东里凤驿特色小镇、沂河源乡村艺术特色小镇列为省首批特色小镇,7个,我县数量最多。专班推进牛郎织女景区、初心家园等8个重点文旅项目,红心向党起成长研学旅行线路获全省一等奖,争创省级景区化村庄7个,鲁村镇龙子峪村获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三)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城乡融合纵深发展一是城市更新步伐加快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3公里。完成螳螂河东路、胜利路等5道路8.29公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创设张良社区工作法有序实施12居住区改造项目,建成高庄社区、张良社区一期等2254套安置房。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完成3个老旧小区、1236户改造工程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扎实推进,城市文化会客厅完成主体工程,虡盛文化公园、滨河公园盛装开园,建设拇指公园、精微景点32。建成数字沂源运营中心,初步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二是交通路网不断优化临临高速沂源段改建工程征地拆迁工作基本完成,已全线展开施工。华源路、沂邳线建成通车康源路完成总工程量的77%。新建、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56.8公里超前谋划铺开总投资16.1亿元的G341黄海线改建工程。是乡村振兴深入实施推进果业振兴为主的农业振兴完成果园更新改造32万亩,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33处,发展蔬菜、黄烟、中药材特色产业8.5万亩。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数字农业示范应用场景25处,2处入选省数字乡村发展创新实践典型案例。做强农业品牌,沂源金黄金桃成功申报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陈燕一号核桃获评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建设高标准农田1.28万亩。培育市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4家。创新实施一村一业”“携手共建助力村集体增收行动,44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沂河源示范区入选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中庄镇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十亿元镇,西里镇红源新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东里镇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镇,13个村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我县入选全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三年强基行动试点县。

(四)勠力推动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开展大气治理品质提升行动,完成508家企业3785项治理任务。运用激光雷达+走航+无人机等手段,精准溯源整改问题2566项。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0天,全市第一。开展沂河全流域治理,创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96条,水环境质量指数跻身全省前三。完成63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创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示范镇5个。启动国家储备林项目,完成造林绿化1006亩,鲁山林场入选国家级康养基地试点。生态修复废弃矿山7处。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再度入选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二是双碳战略扎实推进。开展减碳降碳十大行动、四减四增三年行动,严格两高项目清单化管理,落实五个减量替代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立足新能源发展天然优势,策划新能源产业项目16个,9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列入省市场化并网项目,装机总规模115万千瓦,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布局总投资300亿元、总规模390万千瓦的4个抽水蓄能项目。全县新能源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50.1万千瓦,发电量7.8亿千瓦时,均列全市第一三是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提升6处城区农贸市场实现升级换代。农村厕所后续管护实现市场化运作。建成各类垃圾分类收集房(箱)216处。开工建设公共厕所27座。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大整治精细管理大提升行动,抓好违规经营、小区违、停车秩序、渣土运输等治理工作城乡面貌发生明显改善。持续推进党建引领、一网三联、全员共治乡村治理,全覆盖开展积分管理,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五)通力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释放。一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在全省率先推出歇业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为180余家歇业企业渡过短期经营困境提供缓冲期。在全省率先创新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信用积分制管理改革,建立告知事项和审批信用的双向闭环立体管理模式。在全县范围内开通沂心沂意号政务服务直通车,打造全市首个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策解读等为一体的政务服务智能流动窗口。实施政务便民全覆盖工程,在全县36个便民服务场所布设40一网通办集成式自助终端。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我县营商环境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前列。二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卓意玻纤技术中心入选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创新平台达到38柔性引进各类高层次专家22人,建省级海外高层次人才专家工作站。药玻公司获评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药玻公司一级耐水药用玻璃瓶项目入选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药玻公司新冠疫苗包装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中以农业苹果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列入省重点研发计划。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获山东省制造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2,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1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29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84.1%位居全市第一、全省领先。三是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创新实施“1+2+6+N”招商新模式,招引落地过亿元项目44预计省外到位资金62.4亿元,实际使用外资4.18亿美元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新增出口实绩企业13家,预计全县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45.7亿元。鲁阳公司与美国奇耐公司完成要约收购,药玻公司完成18.66亿元定向增发,源通公司顺利进入新三板创新层。

(六)倾力发展社会事业,民生福祉明显提升。一是社会保障力度明显提高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80.8%。为市场主体减免缓退16.2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完成农村低收入群体危房改造238户。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9类困难群众保障标准提高10%以上。建成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215处、助餐服务点138处,实现县域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退役军人优抚政策全面落实。二是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动教育三年提升行动,荆山学校建成投用,人民路小学建设项目开工建设,淄博电子工程学校易址新建项目完成规划选址,改扩建幼儿园4所,新增城区小学学位2600个,组建城乡学前教育、幼小衔接共同体44个。三是卫生健康工作稳步推进。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累计接种疫苗123.3万剂次,60以上老年人接种率全市第一。县人民医院新院建成启用新增床位1200张,成立中医药专科联盟医联体。新建中心村卫生室20处。规范提升7120急救站点,建成20分钟急救圈。四是文化供给服务不断优化。建成新型公共阅读空间6处、“5+N”示范点35处,提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30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擦亮文化润源特色文化品牌,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万余场,原创吕剧《那时花开》获全省金奖。有序推进《记忆沂源》编工作。深挖牛郎织女爱情文化,率先推出牛郎织女IP形象,在全国率先出版发行《七夕·沂源》爱情诗集。县委宣传部获评全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是重大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稳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抓好金融风险防范处置工作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等安保维稳任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疫情影响仍在持续,经济回升基础不稳,消费回暖尚需加力县域经济总量小,航母级龙头企业、突破类重大项目少,新动能支撑不足;城乡二元化矛盾突出,以城带乡、以城哺乡、城乡融合的瓶颈尚未实质性突破;城市更新滞后,城市能级和品质有待提升;改革创新力度不大,平台思维、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应用不广泛;民生领域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部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斗争精神、能力作风还不适应新时代要求;等等。我们一定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竭尽全力加以解决。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一年,也是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02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突破提升、走在前列,聚焦“3510”发展目标和强富美优城市愿景,深入实施三县战略,深化落实“66966”工作体系,聚力推进四新四创,聚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聚力深化改革开放,聚力建设高品质民生,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县建设新局面。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左右;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约束性指标。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健全完善六个一体化招引机制,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朋友圈招商、资本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而强项目、新而特产业和高层次人才。力争年内引进过亿元产业项目35个,实际到位外来投资70亿元,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20人以上。着力招大引强扩增量,鼓励瑞阳、药玻、鲁阳等骨干企业规模扩张、兼并重组、靠大联强,推动瑞阳与国药集团、鲁阳与美国奇耐合作项目落地实施。加快瑞阳、鑫泉等企业上市步伐,支持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二是抓好重大项目落地。共策划实施省市县重大项目162个,总投资6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3亿元,充分发挥县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的综合协调作用,完善项目领导挂包、顶格协调、专班推进、调度考核机制,锚定时间点、夯实路线图、压实责任制,保障重大项目落地顺畅、建设高效,确保重大项目开工率、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均达100%以上。抓好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入库纳统,力争全年新增入库项目80个以上。三是全面加强对上争取。积极申报国家专项债项目,策划57个项目均已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债券资金需求121.1亿元,争取落实专项债12亿元以上,推动政府投资项目落地实施。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革命老区政策以及国务院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一系列政策措施,谋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争取列入上级支持盘子。编制2023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做好林地保护等级调整工作,保障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深化金融赋能,加大技改专项贷、创业担保贷、春风齐鑫贷等政策性贷款投放力度,落实好金融机构与县政府签订的410亿元授信协议,推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融合发展,力争全县信贷增速11%以上。

(二)全力以赴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一是搭建高能级平台矩阵。经济开发区围绕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编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生态区和生活区控规,实施9条、14.5公里道路、管廊、管网、第三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节能材料、可降解材料、药用包装材料等中园建设,争创国家级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开发区。南部产业新城围绕打造产城融合样板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先行实施投资14.5亿元的鲁中数智物流和供应链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打造全链路、数智化物流综合服务旱码头。西部宜居新城围绕产城路学政医等元素,着力推进青岛啤酒产业园、乡村振兴产业孵化基地等项目,打造西部经济隆起带。东里低碳绿动力装备制造产业园围绕打造低碳产业集聚区,加快实施德曼奇空气源热泵、农光互补项目建设二是打造高层次产业链群。着力打造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集群。新医药产业集群围绕医药、医药包装两条产业链,实施原料药及高端医药中间体、一级耐水药用玻璃瓶等项目,集群年产值达到180亿元以上,打造新医药之都。新材料产业集群围绕纤维材料、高分子材料、特种合金材料三条产业链,实施高端玻纤布、建筑装饰新材料、镁铝合金升级改造等项目,集群年产值达到130亿元以上,打造纤维新材料之城。新能源产业集群围绕新能源发电、储能等领域,策划实施9个农光互补项目、2个抽水蓄能项目,推动新能源产业高地高标起势。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围绕摄像头模组、显示屏、电子终端三条产业链,建设华熙光电LCD模组等11个项目,产业链本地化率达到85%以上三是培育高精尖企业梯队。实施企业数质双倍增计划,完善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以上、国家和省专精特新企业6家以上。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年内申报科技计划项目10个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以上,争创省技术转移先进县、省科技创新强县。实施新物种企业赋能行动,培育瞪羚”“独角兽等新物种企业5家以上。突出五个优化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实施技改项目100个以上,推动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以上、增加值同比增长12%以上。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打造高层次本土企业家和新生代企业家队伍。争创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三)全力以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是深入推进重大改革。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以重点改革突破带动全局发展。巩固国企改革成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国有资本运作,增强国企产业组织运营能力。深化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基层治理体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强化亩均论英雄”“碳均论英雄导向,完善投资强度、亩均产出、能源消耗等评价体系,倒逼低效落后企业市场出清。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和三资管理,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基础。二是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度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支持沂蒙革命老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用好RCEP关税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外向型企业,支持药玻公司通过AEO高级认证,推动更多企业开展跨境电商活动,力争新增出口实绩企业10家,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50亿元以上,实际使用外资6000万美元以上。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推动上级利企政策精准匹配、及时兑现。推行项目管家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服务,提高项目落地效率。再造企业开办流程,扩大跨域通办范围,拓展异地代收代办,降低企业开办成本。设立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中心,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严格执行企业免检免扰、涉企检查处罚登记备案等制度,让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抓好人才公寓配建管理,用好人才房票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员工激励机制,营造拴心留人良好环境。深化企业帮扶制度,真诚坦荡同企业家打交道、交朋友,真心实意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以实际行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四)全力以赴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一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工业化、全产业链思维发展农业,推进以果业振兴为主的农业产业振兴,实现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品牌化。新流转土地5000亩以上,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12处以上,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家以上,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个以上。大力发展数字农业,依托中农数院富锶产业研究院,打响沂源富锶健康品牌。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深化一村一业”“携手共建行动,健全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推行齐良保全覆盖,保障农民稳定收益。加快推进6万吨粮食和物资储备库建设,确保粮食安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二是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深入挖掘牛郎织女爱情文化、沂源猿人生命文化、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形成更多彰显沂源文化特征的城市符号,让沂源特色文化可感知、可体验、可传递。加快推进牛郎织女景区、初心家园等5个重点文旅项目。扶持新型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文化业态,加快培育优势文化产业。开展全民阅读行动,创建书香城市。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举办七夕情侣节等节活动30场以上。加快推进《记忆沂源》编纂工作,讲好沂源故事,扮靓城市名片。三是推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开展专项攻坚行动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3家以上,信息技术行业力争实现新突破。完善城市商圈,策划实施中创智慧商贸城等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11个,总投资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1亿元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培育市夜间经济新兴业态示范企业3家、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1处。

(五)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打好污染防治组合拳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控和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深推环保管家治污模式和全员环保机制,做好挥发性有机物、臭氧、扬尘精细化治理,力争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4.2%以上,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改善。着力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扩建第二污水处理厂,溯源整治入河排污口,确保沂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类以上标准。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规范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监管,实现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安全利用处置率达到100%二是擦亮生态环境新名片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启动8万亩国家储备林建设,造林绿化6000亩,生态修复露天矿山3处,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沂河、白马河、上峪河治理工程,创建省级美丽幸福河湖95条。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减碳降碳十大行动,力争年内减压煤炭消费1.2万吨,单位GDP能耗下降3.5%。持续抓好砂石资源整治,建设绿色化、标准化砂石加工产业园。大力推行垃圾分类,规划建设生活垃圾静脉产业园。三是拓展两山转换新路径立足好山、好水、好生态,加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锶都等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扩大沂源生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发展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科学布局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产业项目,积极探索EOD开发、碳排放权和排污权交易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全力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强县、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六)全力以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加快道路互联互通。配合完成临临高速沂源段建设,铺开黄海线、南崔路、三九路改建工程,争取沂源通用机场项目尽快落地,探索青兰高速沂源段差异化收费模式,拓宽对外融合主动脉。完成淄安路、鲁沟路等道路改建工程。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建设提升农村道路343公里。二是推动城市全面更新。完成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县城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及启动区统筹规划、北部片区和大学城片区控规、中心城区控规编制。实施健康路北延等8条城区道路贯通工程,畅通交通微循环。完成薛馆路、贤山路等4条道路绿化提升,建成拇指公园、精微景点110处。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1815户、23.2万平方米老旧区改造。新建5G基站100处,布局智能充电桩200个,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55%以上。三是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推行全民城管模式,开展城市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加强门前五包”“双沿治理,实现城区主次干道以克论净深度保洁全覆盖。新增公共停车场5处、车位1400个,打造红色物业3个。实施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增强供水保障能力。实施西里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新建改造农村供电线路91.2公里,让农村群众用上可靠电。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落实改厕长效管护机制举措,完成81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完成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持续提升村容村貌。

(七)全力以赴推进社会民生事业。一是守护群众健康安全。因势利导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医疗物资储备和医疗救治服务。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县域医疗救治体系。推进县疾控中心标准化建设,创建市卫生检测检验中心分中心,建成13处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健全县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县。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争创国家卫生县城。二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攻坚推进教育三年提升行动,下大力气推动城乡教育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建成人民路小学,改扩建2所幼儿园,打造2个义务教育示范性教育集团,有序撤并农村学校,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县管校聘改革,优化一线教干教师结构。统筹职业教育发展,启动淄博电子工程学校异址新建。三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落实援企稳岗政策,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年内城镇新增就业4000以上。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抓实兜底保障,加强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救助,扩大齐惠保覆盖面,构建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深入推进全县双拥工作。抓好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建立基本养老补贴动态调整机制,运营好沂源红幸福家园民生综合体,多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四是加大社会治理力度。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规范提升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办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强食安全监管,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持续深化各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常态化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筑牢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202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我们决心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认真接受县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勠力同心、勇毅前行着力打造开放融合的鲁中高地、质效双优的产业高地、城乡和美的宜居高地、活力涌动的创新高地、绿色低碳的生态高地、富足富有的幸福高地,奋力开创现代化新沂源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