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东里镇2020年第四季度突出抓好全域旅游统领,抓好全域旅游创建进展、执行情况 | ||
---|---|---|---|
索引号: | 11370323004223340Y/2021-5135002 | 文号: | |
发文日期: | 2021-01-29 | 发布机构: | 沂源县东里镇人民政府 |
东里镇文化旅游情况
东里镇位于淄博、临沂交界处,是淄博市的南大门,交通便利,景色宜人。全镇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辖64个行政村5.3万口人,七山一水二分田,是典型的山区农业镇。是全国重点镇、国家卫生乡镇、省级中心镇和山东省特色小镇。2020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91%;固定资产投资9.16亿元,同比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3元,同比增长8%,发展前景良好。
东里镇北距济青南线高速张家坡出口10KM,2小时车程可辐射到济南、青岛、泰安、莱芜、潍坊、日照、临沂、曲阜、济宁、德州等省内10余个大中城市。
东里镇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有西汉时期东安郡古城遗址、隋唐时期摩崖造像、唐朝皇家寺院弥陀寺、宋代李逵打虎遗址和清代闵仲书院等历史文化古迹,是《西厢记》故事发源地和抗战时期国民党山东省临时政府驻地,自古是商贾云集之地。1928年,沂源县境内第一个党支部在东里店小学成立。
东里镇文化旅游发展情况及重点项目
近年来,东里镇将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与省级特色小镇核心区深度融合,一体谋划、双区共建,整合政策、资金、人才,形成区域发展的集成优势,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东里镇“凤驿小镇”针对“原住民、探访民与回归民”,通过“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美丽山居”的发展模式,深度体现文脉传承、构建旅游服务要素,展现自然生态风光、原味田园乡风、特色文化氛围,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主要以田园柳舍、凤驿花开、逸品山水、灵龙山居4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为站点,按照全域旅游理念,打造旅游环线,突出传统乡村底蕴特色,不断扩展项目体量、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旅游体验。
田园柳舍项目
田园柳舍项目位于东里镇下柳沟村,紧邻九顶莲花山文化景区南门。项目定位以田园生活、乡村记忆、生态饮食及农事体验、观光采摘为主。主要建设游客中心、青年旅舍、柳沟人家、伴山精舍、民俗街、手工作坊街以及相关旅游配套设施。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由村党支部领办柳兴乡村旅游合作社负责打造兴建。
项目自2015年开始建设,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发展理念规划设计。柳兴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引导201户村民入社,通过流转村民房屋、土地等资产,建成了青年旅舍、柳沟人家农家乐、悠然民居乡村民宿、柳沟苹果采摘园等项目;突出“记住乡愁”主题,较好地保留了石拱桥、石碾、石头坪、烤烟房、永久窖等乡村旅游元素;同时,配套建设了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停车场等服务设施,铺设了2800米石板路,建设了4900平方米的连村景观步道,将下柳沟村打造成为山水相依、乡愁记忆、居旅皆宜、充满活力的最美乡村。
下一步,将在田园柳舍基础上,开发建设伴山精舍,利用古屋、古道、古树、古井、古磨等乡村记忆点,建设20个精品民宿院。建设民俗及手工作坊一条街,利用村民闲置院落,打通两条街巷,吸引绘画剪纸、手工制作、面食加工、根雕木艺、陶艺纺织等民间传统手工艺人入住,建设民俗民风展馆、动手作坊等,增加游客参与项目、体验项目,拓展乡村旅游内涵。
凤驿花开项目
“凤驿花开”园区位于九顶莲花山西麓梅花山下梅家坡村旧址,由梅家坡村党支部领办的东盛梅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利用旧村复垦土地、流转村民土地、房屋入社建设。主要打造现代农业园区、伴山隐居民宿、乡村饭堂、花田步道、滨水休闲等项目。
目前,完成了全村土地流转,现代农业园150亩核心区已经建成,农业园区采用集约化栽培模式,选育栽植维纳斯黄金、沂源红苹果、金黄金桃、黄金油桃等名优特果品15种,配套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系统、质量追溯体系、物联网等智慧农业设施。对园区旅游基础服务环境进行了配套优化;完成了参禅步道、听水寻禅等项目建设,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省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农业大学产学研基地和“金黄金桃”选育院士工作站点。
该园区全面建成后,将成为集“现代农业推广、观光采摘体验、滨水休闲游乐、养生养心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年产高品质果品达300吨,可有效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推动全镇乡村旅游发展。
逸品山水项目
“逸品山水”乡村旅游项目位于东里镇王坪村口、马庄河畔,与“凤驿花开”产业园毗邻。该项目一期工程—“逸品山水”民宿,定位为一处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有品质不一样”的精品民宿,由支部合作社领办、逸品山水旅游公司投资建设。概算总投资1500万元。
项目建筑面积2400㎡,目前已投资700余万元完成了基本打造。建筑内部设置了多样化功能空间,包括采纳异国传统游牧民族生活方式打造的极简主义风格客房,集美食、娱乐共享于一体的“音乐餐吧”;多功能小茶楼及礼品展厅。拥有池边茅草小栖厅、小茶园、真人CS射击场等配套服务设施。整体设计在粗糙与精致的搭配间,力求展现一种充满岁月感和现代感的生活模式,满足不同的旅游体验。可同时容纳7个家庭住宿,接待30余人就餐。
灵龙山居项目
“灵龙山居”高端民宿项目位于东可乐山村的灵龙山自然村,与九顶莲花山对望。该村地理位置偏远幽静,自然环境优美,建设高端山地休闲度假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双招双引,与天津国邦投资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项目于去年9月份正式开工。
项目规模在50套民宿左右,利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式样、原结构,打造乡村原环境,恢复古井、古碾、古街等古村景观,运用东夷特色、传统中国风等标识元素提升整体艺术氛围,再造“数着星星入睡、听着虫鸣入眠、伴着鸟叫醒来”的乡愁美景。 打造兼具休闲度假、观光体验的鲁中风格民宿。
项目概算总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5000㎡,建成后可同时容纳400人住宿,提供就业岗位80个。将与凤驿花开、田园柳舍、逸品山水3个风格各异、档次不同,主题鲜明的乡村旅游点共同形成以九顶莲花山为核心的乡村旅游聚集区,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区提供良好的借鉴,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目前,已投资100万元建设完成了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原村内15户居民进行了妥善安置,对村内房屋、树木进行了流转。5套民宿主体工程已建设完成,进入装修阶段。
凤驿智慧果园
凤驿果园占地150亩,总投资约360万,由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46户村民以土地入股,打破原有地界,伐除老果园,建设新果园。建设资金通过乡村振兴专项扶持、村民自筹、政策奖补等方式共同筹集。
建设运营过程中,深化改革思维,打破传统种植模式,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技术、推行新模式,着力打造质量高、效益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标准化园区。①品种选择方面,主打易丰产、口感好、认可度高的“沂源红”和维纳斯黄金苹果。②种植技术方面,应用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数字监控等智能一体化系统建设,运用无人机飞防、智能绿色防控等现代化农业技术,打造智慧数字果园,③运营管理方面,推行合作社“十统一”模式,带动林果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④收益分配方面,农户以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按比例获得基础股本,并以此为基数按占比出资投入和享受分配。
园区内栽种的三年成品苗,可实现当年开花,次年初见效益,比传统果园提前3至4年达到盛果期。3年后,每亩能产6000斤,优质果率可达90%以上,亩收入35000元以上,将成为全镇果业产业升级的样板。
九顶莲花山文化旅游景区
九顶莲花山文化景区由弥陀寺、莲花峰、沂河公园和苍龙岭四个景区组成,总面积5平方公里。景区内有隋唐摩崖造像、弥陀寺、鲁国银杏王、玉皇殿、至元古碑等众多景观。
九顶莲花山,相传姜子牙封神时此地称黄山;唐高祖李渊在此修建弥陀寺,改此山为唐山;唐太宗李世民在此建11层双石塔,又称塔山;又因此山由九个山峰环列,如众星捧月、莲花盛开,故名九顶莲花山。主峰海拔516米,山上千亩古柏四季常青,森林覆盖率达98%以上,是天然氧吧。
弥陀寺坐落在九顶莲花山上,唐高祖武德二年,海岱贼帅徐圆朗以数州之地请降拜兖州总管,战乱平息,天下太平,为保百姓安居乐业,唐高祖李渊即择九顶莲花山之风水宝地,拨库银修建寺院,赐名“弥陀寺”。据《少林志》记载,弥陀寺在唐朝为嵩山少林寺下院,2015年少林寺恢复其下院地位,并确定弥陀寺为东少林寺。这里正是:东少林禅境圣地,弥陀寺莲界净土。
寺内古银杏树相传为莒鲁会盟时,鲁隐公所植,树龄已2700多年,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此树已祖孙四世同堂,被尊为树神。寺内银杏古井,井深而水浅,旱不枯,涝不溢,井底遍扎银杏树根。九顶莲花山主峰南侧山腰悬崖峭壁上,有著名的隋唐摩崖造像,俗称“罗汉崖”。造像分布在山南悬崖中部高20米、宽80多米的峭壁上,共有造像503尊,分刻于两处八个大小不同的佛龛中,造像生动逼真,神情姿态各异,有的双手交叉于腹部做禅定状,有的手按膝上做降魔状,有的闭目诵经,有的却东张西望。对研究佛教在山东的传播,提供了可考的实物资料。此处摩崖造像的数量、规模、文物价值等全国罕见,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农产品——西长旺白莲藕
产品特点
西长旺白莲藕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其外皮呈灰白色,润滑有光泽、与其它藕相比,内腔九孔,外形圆直、通长肥硕、个匀、型正、皮薄的特定品质,脆甜适口,细嫩无渣,生食或熟食皆宜。富含多种营养,每100g藕总糖≥0.10%,淀粉8-14%,蛋白质≥1.0%,水分≤77.9%,粗纤维≤1.0%,钙≥19mg/100g,磷≥51 mg/100g。其安全标准参照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GB/T有机食品执行。西长旺白莲藕产区为山东省中部沂蒙山区腹地的沂源县东里镇西长旺村,地理座标为:东经118°40′,北纬36°005′。海拔400-700米,北面、东面毗邻沂河,西面、南面至西长旺村村坝。
环境条件
西长旺村内的藕塘占地200余亩,已有百年历史。藕塘周边生态天然,风景宜人,西面是海拔516米高的九顶莲花山,山脚下有一山泉,泉水奔涌,常年不枯,流进藕塘。水中含有矿物盐、微量元素、二氧化碳等,水质明亮清澈,无菌无毒无沉淀物。百年来,塘内出产的莲藕品质上佳,清脆可口。
西长旺村特殊的自然条件营造出特殊环境,生产优质的白莲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泉水优质,西长旺白莲藕池西侧是九顶莲花山,山泉水清冽甘甜,无污染,PH值7.56,锶含量0.41mg/L,达到矿泉水标准,是优质饮用水源,供应东里镇驻地及周边十二个村1.5万口人饮水;泉水流经藕池汇入沂河,是藕池的水源,“塘多新水而不浑”,相传此泉与东海相通。二是土壤独特,西长旺村地形属中低山丘陵区,地貌类型山前倾斜平地,每年汛期,沂河水在此处转弯,流速由急变缓,与唐山泉水交汇形成池塘,水中夹带的细腻泥沙沉淀堆积,历经百年,沉积的肥厚淤泥成为天然有机肥,PH值在6.8-7.1之间,有机含量在3%-3.8%之间,促进池藕根茎膨大。三是纯生态种植,西长旺白莲藕采用不使用化肥农药的有机种植方式,莲藕在优质的泉水、独特的土质下生长,品质突出。
发展规划
一是突出特点,打响品牌。在西长旺白莲藕品牌宣传上增加成本,提升产品知名度,通过与当地甜小鲜等电商品牌合作,拓宽产品销售面。延长莲藕产业链,发展莲藕精深加工,开发生产藕粉、藕带、清水藕片等,做大做强西长旺白莲藕品牌。
二是与文旅产业融合,开发生态观光农业。藕池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周边生态环境具有天然优势,花期时藕池与山水环境相得益彰,拟充分利用其附属价值,打造旅游观光景点。结合当前农产品采摘体验的发展趋势,设置规范化体验点,打造特色民宿餐饮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