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财政局
标题: 用好“活财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索引号: 1137032300422305XQ/2021-5176283 文号:
发文日期: 2021-07-02 发布机构: 沂源县财政局

用好“活财政”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1-07-02
  • 字号:
  • |
  • 打印

今年以来,县财政局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用好用活政府钱袋子,强化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潜力,迸发农业发展活力,增强农村内生动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实现了有效衔接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7亿元,支持140个扶贫工作重点村完成脱贫目标,减少贫困人口34144万人,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优先保障,加大真金白银硬核投入

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着力完善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挖潜更多资金乡村振兴进一步做大了乡村振兴的资金池

一是持续扩大预算资金投入。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千方百计筹措更多财力用于乡村振兴。2021全县预算安排农林水支出4.47亿余元,比上年增长6.58%,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3个百分点。县财政仅安排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资金就达1500万元。

二是全力争取政策资源支持。抢抓国家省市政策机遇,主动跑全力争,争取更多项目和债券资金挤进上级规划笼子和财政盘子。积极发行政府专项债券2000万元,支持西里镇高效农业示范园及果树技术全托管模式建设项目。在已到位上级支农专项资金2.1亿元基础上,力争年内再争取三农资金2亿元。

三是统筹推进涉农资金整合。零钱整钱集中力量办大事,将农业农村、水利等7个部门2.8亿元涉农资金纳入整合范围探索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二、招引结合,发挥四两拨千斤杠杆作用

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加大政府引导基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运作力度,畅通社会资本流入渠道,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宽广、更有活力的资金支持。

一是引导基金为支撑政府引导基金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按照基金跟着项目走思路,引进更多高层次、有特色的农业项目,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设立2亿元的沂河源乡村振兴基金,拓宽农业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提供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保障

二是社会资本共参与找准PPP与乡村振兴战略切入点,整合财税优惠政策,着力支持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撬动更多金融、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目前,全5PPP项目中,涉及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带动社会资本投资8亿元。深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引导农户参保,增强农民抵御风险能力,预计全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由财政负担保费总额2100万余元。

三是政银担。对按时足额偿还鲁担惠农贷贷款并支付担保费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承担担保费30%的补贴。目前,全县鲁担惠农贷累计担保贷款金额3.5亿元,本年新增担保贷款金额2.5亿元,新增位居全市第二名。与省农担公司签署《政担合作协议》,对果业等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提供不低于20亿元的担保授信,大力推动山区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精准聚焦,支持乡村振兴主战场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聚焦产业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领域,夯实乡村振兴根基,加快打造乡村振兴发展沂源样板

一是聚力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壮大林果等支柱产业培育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安排2020年度现代农业扶持政策资金2228万元,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投入4313万元,主要用于高效特色农业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特别是已投入使用的阿里巴巴数字农业集运加工中心,实现果品销售量迅猛增长,已完成订单任务300,果品销售量达400万公斤。

二是聚力基础设施发展,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投入财政资金2000完成21个贫困村道路改造复修32573米;投入财政资金3700元,对35个没有自来水管网或管网老化、水源水质有问题的村实施改造;支持水利、四好农村路等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卫一体化、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切实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三是聚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活动能统筹整合资金2250万元,扶持45个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每个村补助50万元,主要通过建设温室大棚对外租赁、土地流转建设蔬菜基地、发展香菇示范园、打造乡村旅游建设精品民宿院落等项目,实现年资金收益率不低于6%,确保扶持村年新增集体经济收入不低于3万元增强村级发展内生动力。

四、强化监管,筑牢资金安全防护墙

不断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政资金监督与管理,严格抓好扶贫资金使用和监管,切实做到专款专用,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一是突出资产运营。积极探索扶贫资产运营管理新模式,明确所有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压实监督权,保障扶贫资产持续保值增值。目前,全县236个产业扶贫项目高效运营,累计收益2663万元。尤其委托第三方公司管理的34个项目,年收益率达7%,受益贫困户7832户、10960人。

二是实时动态监控。按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要求,及时将各级扶贫资金录入扶贫资金监控平台,对扶贫资金的安排、分配、指标下达、资金拨付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管控,提升财政扶贫资金监管使用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三是加强绩效管理。实施扶贫项目绩效评价管理,从项目立项、评审、实施、完工、后续管理维护等方面进行综合绩效评价,对发现问题即时整改,保障项目持续发挥效益,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构建了乡村振兴发展的资金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