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统计信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标题: 2007年沂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索引号: 113703233130158447/2011-None 文号:
发文日期: 2011-07-01 发布机构: 沂源县人民政府
  • 标题
  • 正文
  • 手机

2007年沂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2011-07-01
  • 字号:
  • |
  • 打印

沂源县统计局

  2007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工业立县、调整富民、开放拉动、旅游带动、环境兴县”五大战略,紧紧围绕“建设殷实小康、构建和谐沂源”的任务目标开展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协调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继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据初步统计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0310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增长16.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0117万元,增长9.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86134万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6844万元,增长23.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11.854.134.1调整变化为11.853.135.1,变化趋势为第一产业与去年持平,第二产业下降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对全县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达到11.59%48.69%39.72%,对全县生产总值的增长分别拉动1.96个百分点、8.23个百分点和6.71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县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达到4处,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家,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3.49%,比上年同期提高了3.09个百分点。

  外经外贸增速加快,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2181万美元,增长31.1% ,其中出口13805万美元,增长31.1%

  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截止到年底,全县个体私营经济业户达到9390户,其中私营企业1006家,个体工商户达到8384户。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53067人。

  全县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人均GDP达到19741元(按现价汇率折算为2824美元),比上年增加3583元,增长16.8%。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79元,增长2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05元,增长16.9%

  2007年,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竞争力与先进区县比还有较大差距;二是经济结构不够优化,服务业发展活力不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不高,新型服务业态发展不足,旅游业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空间较小,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四是受地域环境、基础条件制约,招商引资规模小,难度大,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和解决。。

  二、农业

  全县各部门始终把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确保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积极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农林牧渔业得到较全面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71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增加值13.01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分别实现增加值7.47亿元、1.55亿元、3.49亿元、0.38亿元。

  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农产品名称

面积(亩)

总产量(吨)

增长(%

粮食

174818

55535

3.8

#小麦

57457

14966

-1.6

#玉米

79646

28596

14.7

#地瓜

29442

10606

-9.4

棉花

3111

299

7.6

花生

49000

10749

16.5

烤烟

16473

2700

15.7

蔬菜

71081

302143

8.6

蚕茧

446.6

54.6

水果

346621

599631

25.0

干果

2152

5201

58.8

  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截止到年底,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56082千瓦;农用载重汽车580辆;农用拖拉机3100台;排灌机械动力7.52万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340公顷;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72%。全县农业化肥施用量(折纯)21873吨;农村用电量19132万千瓦时;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5059吨;地膜覆盖面积6225公顷。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主要畜产品产量和家畜存、出栏数不断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实现45141吨,其中猪肉17562吨;猪出栏21.42万头,猪存栏4.99万头;牛出栏3.14万头,牛存栏1.84万头;羊出栏41.34万只,羊存栏32.15万只;家禽出栏1068.6万只,家禽存养262.7万只。全年水产品产量实现2862吨,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320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07年全县工业完成总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销售收入171亿元,增长26.4%;实现工业增加值51.6亿元,增长14.7%。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 万元以上非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简称规模以上企业)个数达到101家,比上年增加了1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548186万元,同比增长37.43%。①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9089万元,集体工业完成15531万元,股份合作企业完成93531元,股份有限公司完成433086万元,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33996万元,外商投资企业完成330783万元。②从产业结构上看,重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20232万元,增长43.03%;轻工业完成627955万元,增长26.2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408482万元,同比增长23.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411697万元,同比增长39.8%;完成利税227367万元,同比增长38.25%,其中利润146253万元,同比增长39.82%,年利税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达到了2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18%,比上年提高了0.34个百分点。

  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市场需求情况,适时调整产品结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具体如下: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工业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总产量

增长(%)

原煤

万吨

18.9

-34.67

发电量

万千瓦小时

45078

-0.14

供电量

万千瓦小时

141709

59.61

水泥

万吨

183.5

10.55

合成氨

131722

6.74

浓硝酸

111776

62.42

碳酸钠(纯碱)

28852

7.22

玻璃纤维纱

17362

94.73

万米

9394

-4.61

啤酒

千升

83038

19.24

白酒

千升

234

41.82

化学原料药

274

17.68

皮革服装

万件

2.85

-42.77

塑料制品

21960

29.33

轻革

万平方米

132

-66.78

铁矿石原矿量

778253

8.66

鲜冻畜肉

27667

-1.3

耐火材料制品

103568

41.49

  全年有资质级别的建筑企业达到34家,实现施工产值109869万元,比上年增长48.2%;完成增加值21530万元,比上年增长5.1%;实现利税6941万元,增长17.7%;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0307/人,增长17.6%。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8.8万平方米,竣工房屋建筑面积74.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为68.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7145万元,同比增长22.92%,其中:5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346269万元,增长23.7%;50万元以下项目完成40876万元,增长20.6%;房地产开发完成34784万元,增长69.5%.分城乡看,城镇项目和农村项目分别完成194228万元、152041万元,分别增长24.22%23.05%

  就50万元以上项目来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6626万元,占1.91%;第二产业完成282606万元,占81.61%;第三产业完成57037万元,占16.48%。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79%23.26%28.15%。工业投资势头强劲,2007年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22759万元,同比增长24.63%。全年施工50万元以上项目203个,新增固定资产563830万元。

  五、交通.邮电业

  积极改善城乡交通条件。争取省市支持实施了博沂路悦庄至石桥段13.5公里改造工程,完成了15公里南崔路改造二期工程、130公里的“村村通”硬化路扫尾工程,积极配合支持了济青南线高速公路建设,并顺利通车。采取综合措施,积极稳妥地处理了870辆“三轮机动车”非法载客经营问题,新上6辆公交车和50辆出租车,改善了城市交通秩序,方便了群众出行。全年公路通车里程达687.7公里,好路率达到96%,公路密度达到42.1。全年完成公路货运量904万吨,货运周转量51741万吨公里,客运量429万人,旅客周转量13670万人公里。

  邮电通讯业高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通讯业务总量18570万元,比上年增长7.61%。基础设施逐年加强,客户满意率不断提高。年末宽带用户8616户,移动电话数用户234000户,同比增长51.95%;无线市话用户11202户,市话和农话年末到达户数分别为34401户和62574户,市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9376门,农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1728门。

  六、国内、外贸易.物价、旅游

  城乡集市贸易繁荣,商品销售稳定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42588万元,比上年增长18.62%。 其中,从行业分类看:批发业完成48957万元,增长0.54%;零售业完成284165万元,增长21.4%;餐饮业完成84473万元,增长25.79%;住宿业完成4219万元,增长59.33%;其他行业完成20774万元,增长1.12%。从经济类型分类看:公有经济完成57650万元,增长11.17%;非公有经济384938万元,增长19.82%

  外经外贸增速加快,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22181万美元,增长31.1% ,其中出口13805万美元,增长31.1%,进口8376万美元,增长31%;实际利用外资126万美元,增长15%

  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截止到年底,全县个体私营经济业户达到9390户,其中私营企业1006家,个体工商户8384家。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50451人。

  市场物价全年走势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呈现微升趋势。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7%,非食品价格指数100.6%,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1.4%,消费品价格指数103.1%,扣除鲜菜鲜果总指数103.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分类表

分类项目

分类指数(%

食品类

105.1

烟酒及用品

99.6

衣着

99.9

家庭设备及用品

101.2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1.1

交通和通讯

100.6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1

居住

101.5

  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一是通过召开旅游工作会议、多方位抓好宣传、完善政策激励机制、调整工作考核导向等一系列措施,引导全县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关注旅游、支持旅游、参与旅游,形成了全民齐抓共管、人人为旅游献计出力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聘请中山大学编制完成了《沂源县旅游业发展整合提升规划》以及鲁山溶洞群、圣佛山、龙洞湖等景区概念性规划,并顺利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截至现在,我县编制完成并严格实施的各类旅游规划达到10部,为全县旅游开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投资8000万元,实施了“因景植绿、因景治水、因景修路、因景治污”四大工程。四是积极组织开展了景区创A、饭店餐馆创星、旅行社创强、农业旅游示范点创级、农家乐创佳等活动,创建了一批代表沂源旅游形象的旅游服务品牌,先后创成国家AAA级旅游区2个,国家AA级旅游区3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市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省级地质公园1个。2007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60万人次,同比增长68.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59%。接待过夜游客82万人次,国外游客0.7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

  七、财政.金融

  紧紧抓住全市支持沂源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积极对上争取扶持,综合运用财政手段,集中支持工业、服务业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狠抓城市经营、房地产开发和国有资产运营,促进了投资性财源持续稳定增长。狠抓乡镇工业发展,增强了乡镇财力。继续推进乡财乡用县管改革,增强了县级财政调控能力。足额安排并及时兑现各项涉农补贴,认真落实各类经费保障及资金补助政策,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强化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控制和监管,有效防范财政风险,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2007年,全县财政收支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境内财政总收入108355万元,比上年增长24.5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2801万元,增长 26.90%;财政支出93167万元,增长33.24%,地方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79%

  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640560万元,较年初增加110531万元,增长20.8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8643万元,较年初增加58327万元,增长16.65%。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23390万元,较年初增加72600万元,增长20.70%。银行现金收入161.04亿元,增长30.65%; 银行现金支出164.49亿元,增长28.49%

  八、教育.卫生.科技.体育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社会力量办学初具规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杂费和困难学生“一免一补”政策,在城区和13个乡镇建立了扶困助学基金,累计筹集资金354万元,救助学生6029人次;开展了扶贫助学活动,对260名新入学大学生进行了救助。全县5786名教职工分别与贫困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年末全县拥有教育机构203处。其中职业学校4处,普通中学22处,其中完全中学2处,高级中学3处,初级中学13处,九年一贯制学校7),普通小学61处,幼儿园115处,特殊教育学校1处。年末在校学生80542人。其中职业学校学生3560人,高中学生12066人,初中学生30592人,小学生34231人。在园幼儿数达到12745人。聋哑学生9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全年向外输送大中专学生3350人,其中本科学生1691人,专科学生1643人,中专学生16人。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有各类卫生机构18处,乡镇卫生院13处,爱婴医院13处,其中2 处县级医院已达到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标准。投资2800万元的县中医院病房大楼投入使用,完成了4处乡镇卫生院改貌工程和76处市级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施了“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进一步巩固强化了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稳定了低生育水平,被评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县医院病床845,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16人。

  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加快,科技队伍逐年壮大。全年累计完成科技攻关项目27个,获科技进步奖4项,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21370人,其中高级职称1858人,中级职称5314人,初级职称14178人。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8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人。

  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人才辈出。2007年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发展人数为81734人。发展等级运动员160人,等级裁判员20人,专职教练员12人。全年共荣获奖牌236枚,其中:国家级金牌2枚;省级金牌10枚,银牌12枚,铜牌14枚;市级金牌50枚,银牌60枚,铜牌75枚。全县举办城乡田径运动会47次,参加人数达到9000人。

  人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实施了乡镇文化中心和村文化大院建设,县文化馆组织专业文艺表演场次达到39场,观众人次达到59万人次,图书总藏量达到13.2万件册,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2%;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6%,全县各乡镇全部开通了有线电视加密网,数码电视频率信号初步进入居民家中。“牛郎织女”传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获“省级社会文化先进县”称号。广泛开展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

  九、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突出抓好城市建设。编制完成了城区住房建设规划、城市景观风貌规划和县城旧城改造规划。完成了新城路一期工程建设,拉开了新城区建设框架;实施了水上乐园二期工程、沂河小区等旧城改造等一批城建重点工程,提升了城市品位。全面促进城市公用事业发展。实施了城区天然气工程、重点输变电工程、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二期工程、城区环卫便民设施等工程建设,提高了城市公用事业发展水平,完善了城市功能。

  突出抓好城乡绿化美化。提出并强化绿是硬道理的理念,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完成造林补植4.3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6.9%;实施了城市绿化工程,狠抓了高速路连接线绿化,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2平方米。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省级园林城市”称号。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新进展。重点对县内43家企业的水污染及大气污染进行了整治,加大了投资力度,收到明显效果。全年开设治污项目12个,总投资3513万元。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742万吨,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80%;工业废气排放总量166.92亿标立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量533万吨,污水处理率90%

  十、人民生活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据抽样调查,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79元,比上年增加2175元,增长21.5%;人均消费支出7878元,比上年增加1359元,增长17.1%。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有所增加,增幅较大是家用电脑、空调机、微波炉、移动电话等。其中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微机47台,有24台接入互联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如下:

  城市住户耐用消费品百户拥有量

消费品名称

计量单位

数量

摩托车

77

助力车

60

洗衣机

87

电冰箱

87

彩色电视机

103

家用电脑

47

组合音响

10

其他中高档乐器

10

微波炉

24

空调器

40

固定电话

67

移动电话

137

照相机

57

淋浴热水器

70

接入互联网的移动电话

4

接入有线电视网络的电视机

74

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

2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005元,比上年增加724元,增长16.9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58元,比上年增加646元,增长15.72%;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98元,比上年增加474元, 增长16.2%

  农村住户耐用消费品百户拥有量

消费品名称

计量单位

数量

洗衣机

20

热水器

13

电冰箱

19

自行车

98

摩托车

88

电话机

60

移动电话

109

彩色电视机

99

黑白电视机

7

影蝶机

63

家用电脑

8

照相机

5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59052人,工资总额105898万元,年平均工资17933/人,增长34.2%。其中在岗职工人数58971人,工资总额104486万元,年平均工资17950/人,增长34.3%

  人口增长继续得到有效控制。年末总户数达到199121户,总人口55983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4677人,农业人口435162人。总人口比上年增加了2038人,增长0.37%。全年出生人数5128人,出生率为9.2‰;死亡人数3323人,死亡率为5.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

注: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统计快报数或初步统计数。

2.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值的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

3.金融部分数据统计范围仅为人民币口径,不包括外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