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南麻街道:创新政务公开三部曲 让“南”事不难 | |||
| |||
南麻街道持续深入“三提三争”工作要求,以公开范围广泛、公开内容精准、公开方式多元撬动政务公开水平再增值,聚力营造“南”事不难的良好政务公开环境。 一、公开宣传多维度,传播政务公开“强音符” 聚力多元的宣传方式,突出极致便民体验,持续深入推进“点、线、面”宣传,延伸线上线下宣传触角和宣传面,实现“便民信息早知道”街道全覆盖。利用多媒体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的特点,广泛宣传发布街道各项政务公开内容,今年以来共有涉及“个转企”“县镇同权”等30余条政策性信息被各类平台报道宣传。同时,结合社区(村)便民服务日、“便民大篷车”公益集市、“怡心一意”志愿服务、“红色星期六”等活动项目,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到各村居社区对“县镇同权”事项清单、“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等最新改革成果进行现场宣传解读、政策咨询,提高企业群众知晓度,让企业群众少跑腿、就近办、更好办,累计开展活动20余场次,发放宣传单页800余份,惠及居民1200余人。 二、公开内容精准化,奏响政务公开“协奏曲” 因地制宜构建起的街道、村居、网格三级专业化、一体化、网格化管理的基层政务公开体系。其中,许村便民服务站聚焦村情,为服务农文旅发展市场主体,开设农文旅业态集成式专窗,编制“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指南,升级“15分钟政务服务圈”,将“一件事”受理窗口下沉至村级,为申请人提供材料准备、网上填报、沟通联络、证照代发等“一对一”极致服务,以政务公开激发许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一件事”共涵盖个体、企业、合作社、超市、餐饮、理发、浴室、农药、卫生室、民宿10个业态。截至目前,通过支部领办合作社建设26个热带水果温室大棚和发展特色中华寿桃,两大产业年可带动村集体收入超过50余万元,成立老公热带水果园、“京水农家乐小院”、宋风一条街、“秀和民宿”“许村汉服馆”、苍粮峪漂流等各类农文旅产业30余家,吸纳安置超过300名村民本村就业,实现增收超过20万元,十一假期期间日均游客超2000人,彻底扭转村企业营商环境落后、品牌缺失、产业规模效应差发展局面,展现了“村富民强”的强大磁场。 三、公开方式多元化,唱响政务公开“交响乐” 聚焦极致公开体验,创新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坐班与上门相结合、私人订制与大众点菜相结合的“三结合”公开新模式。为了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构建起了实体办事大厅端、电脑PC端、自助服务端、手机移动端“四端”为一体的的公开体系,办事群众可以借助“四端”解决办事过程中遇到的查询、预约、填表、打印、递送等多个问题。进一步升级“网上办事区”,特别是在“一件事一次办”领域,首创“南小帮”服务模式,通过全程网办、窗口帮办和微信代办3种路径,把将两个以上存在一定关联的服务事项优化整合为“一件事”套餐,群众跑一次甚至零跑腿就可以直接办理完成套餐内所有事项,实现了政务公开“随时随地看”、政务服务“随时随地办”;针对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需求,推出“私人订制”套餐服务,通过精准施策、个性化辅导,让企业群众享受到“私人订制”式的贴心公开服务。今年以来,共办理“县镇同权”事项1171件,其中个体营业执照登记、变更、注销、换补共计944件,农民专业合作社设立、变更共计6件;食品经营许可180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2件,“个转企”23件。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