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猿人遗址 | ||||
| ||||
沂源猿人遗址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骑子鞍山东侧崖下,1981年9月18日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先后于1981年11月和1982年5月进行了两次发掘,出土猿人头盖骨化石一块,眉骨两块,肱骨、肋骨各一块,牙齿七颗,及肿骨鹿、李氏野猪、梅氏犀牛、马、洞熊、鬣狗、虎、巨河狸等十几种共生哺乳动物化石。经中国科学院古人类动物研究所和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及戴尔俭教授,北京大学吕遵谔教授,山东省博物馆白云哲同志等学者鉴定,当为更新世中期的猿人遗存,约与北京猿人所处的时代相同,经汕头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海洋地质学团队通过宇宙成因核素埋藏测年法进行测定,沂源猿人化石年代为64±8万年,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山东人。 “沂源猿人”化石的发现,是我国古人类考古工作的又一重大成果。这说明早在60余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沂源猿人”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猿人地理分布的空白,而且对于考查北京猿人,安徽和县猿人同东北古人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专家认为,“沂源猿人”在全国按古人类进化年代当属第五位,按其分布当属第九位。它对于研究第四纪(200万年前以来)哺乳动物群的分布和地理、古气候也有着重要意义。 |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