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专栏>沂源党建

认识了解公务员、事业人员“三龄两历一身份”

发布日期:2021-10-04浏览次数:字体:[ ]

在公务员和事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三龄两历一身份”一词汇经常被提及,并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和约束条件,也是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和任前审核中审核认定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干部的政治前途。《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不准涂改干部档案,或者在干部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学历、经历等方面弄虚作假。”

简单来说,“三龄”是指年龄、工龄、党龄;“两历”是指学历、工作经历;“一身份”是指干部身份。

三龄

(一)年龄。“三龄”中的年龄,组织掌握的基本形式是干部出生日期,与通常所说的不同,组织掌握出生日期是根据干部人事档案相关记载进行认定,不一定与干部真实出生日期和身份证所含日期、户籍材料记载日期一致。干部年龄与干部退休、干部使用等方面息息相关。

(二)工龄。工龄言外之意就是工作的年限,具体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其全部或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就会产生一年工龄。工龄也关系到干部的任用提拔,对工资收入、福利待遇有着直接影响。同时也与带薪年休假、探亲假等劳动权利息息相关。

(三)党龄。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入党时间,是从预备之日开始算起的,这也就是说,预备党员是有党籍的,但计算党龄,只有正式党员才计算党龄。党龄代表着党员在党内生活工作、参与党内事务的实际经历。根据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提任党的领导职务的,应当符合《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党龄要求。

两历

(一)学历。学历是指一个人最后也是最高层次的一段学习经历,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实施学历教育、由国家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所颁发的学历证书为凭证。值得注意的是,组织认定干部学历,重点审查四方面内容,一是是否为国家承认的学历,二是是否当时符合报名资格和要求,三是是否存在报名时虚填学习工作经历等信息情况,四是是否干部人事档案中的入学登记表、成绩单、毕业登记表,论文答辩资料、学历学位授予证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等材料齐全,单张毕业证书无法认定学历。学历不一定单指全日制学历,在职期间获得的非全日制学历也会得到认可。从目前的要求来看,处级干部最低学历要求是本科(含非全日制)。

(二)工作经历。工作经历也就是干部的履历,一定程度上干部的履历代表着其工作经验的丰富程度,尤其是拥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对于干部任用提拔极其重要。工作经历是干部档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部档案专审中,会根据档案的记录和资料,对干部的各阶段履历内容和起止时间进行明确,具体体现在干部任免表中。

一身份

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主要是和工人身份相对应。通过国家统一招生、毕业分配、在干部岗位上的全日制大中专毕业生,经过转正定级,具备干部身份。在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中,转正任职代表着拥有干部身份的开始,也就是说,拥有转正后级别工资的时候也是具有干部身份的开始。这也就是档案中必须要有《转正定级(任职)表》的原因了。

“三龄两历一身份”涉及到每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晋升和发展,也是被提拔的重要参考指标。随着现代干部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组织人事部门对于这些信息的准确把握程度还是很高的。在干部调动、晋升、提拔使用等环节,均需通过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三龄两历一身份”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档案重点审查项目,会直接关系到考察阶段的结果。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